动铁入耳耳塞里的顶级——UM Mason V3

国内入耳式耳塞的专业厂家Unique Melody真的是专业研发很多年了。我数了数,最早得知这家厂是10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应该今年是庆祝十周年了。然而它一直很低调。即便是首先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很好评价之后,也没有象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厂家那样采用高调的宣传手段来做国内市场。十年来不管海内外的成绩如何,不管市场如何变换、定制入耳式耳塞如何从冷门开始红火,这家被发烧友称为UM的珠海厂家一直保持着当年的低调。

然而厚积薄发,UM的产品一直在演进着,而且在做着各种不同的尝试。其中有些尝试也许太超前了,还没有上市,只是处在实验阶段,我就听过其研发而最终未上市的技术方案。有些技术方案则最终上市了,并成为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产品,如2017年的ME1平板振膜耳塞——非常有个性的一款耳塞。

实话说UM在产品方面做各种技术方案尝试,最后对“上市”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因此不是那种每年搞出很多新款产品的厂家。举例来说,圈铁耳塞近年逐渐流行,UM当然也不会不理,很早就搞出了几款不同技术方案的圈铁,并在小范围内征求了包括我在内的几位KOL玩家的意见。最后上市的Merlin和Martian“火星人”都是精选方案的结果,而且是有着差异化的兄弟产品。

UM厂家似乎对这种存在差异化的兄弟产品有着特殊的兴趣。其最多单元动铁耳塞的方案——Mason和Mentor,从第一代开始,就引起了我格外的兴趣。同为多单元动铁的方案,价位差异不大,而Mason的声音更趋于浑厚饱满和宽松、接近很多烧友喜爱的“超级动圈耳塞”的走向,而Mentor的声音则相对更偏于Hi-Fi一点,略更强调解析、线条感、冲力等Hi-Fi素质因素。从性格上讲,也许可以说Mason的声音更沉稳而具有中年成熟男人特质,而Mentor的声音相对更年轻化。

2017年10月份,第三代的Mason和Mentor顶级耳塞正式上市了。我很早就拿到了Sample并第一时间做了初步印象的报道(所谓的First Impression),但之后未详细谈过其声音,本篇是“补交作业”。

动铁入耳耳塞里的顶级——UM Mason V3

动铁入耳耳塞里的顶级——UM Mason V3

动铁入耳耳塞里的顶级——UM Mason V3

(注:图中的Mason V3耳塞线非最终上市版,后来又做了改进。角上的金属小圆钮是一个声滤波器,可微调漏音和低音特性。)

简单地说,我的标题就说得很清楚了——Mason V3耳塞不愧为耳塞里的顶级。作为一款16单元四路分频的旗舰,它把中频段细分为中低和中高,整个频段由4个低音单元、4个中低、4个中高、4个高音单元构成。一直有些发烧友不太理解多路分频、多单元动铁耳塞的意义。由于单个动铁单元的频宽有限,是不可能照顾到20-20000赫兹这一人耳有效频带的。依靠多路分频,多个动铁单元的共同运作,首先是可以照顾好人耳的可闻频带。其次,多单元动铁耳塞里常常用到多个并联单元,比如Mason V3里每个频段就是4路动铁单元并联输出的。这是为了达到满意的、接近动圈耳塞的声音能量感和厚度,并减小每个单元的失真度。

有一些耳机发烧友是推崇动圈单元的,认为动圈单元有着最好的声音浑厚感和全频一致性。不喜欢多单元动铁耳塞的还有一类人是反对分频、喜欢单动铁全频单元的。这个问题类似于喇叭里的多路分频和单个全频单元喇叭。我们应该看到,单个全频单元的喇叭确实有其优点,包括灵敏度高、音色一致性好,但由于单只单元的频宽有限,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喇叭和耳塞一样,两头延伸和细节解析存在局限,不失真的动态范围也有限。头戴式耳机由于单元大,难以实现多单元和分频,而对于入耳式耳塞来说,由于采用了微型动铁单元,单元体积极小,可以方便地实现多路分频和多单元覆盖,因此高档耳塞采用这样的方案是“技术最优解”(虽然不是“理想解”)。

从动铁单元的特性来说,单只微型动铁单元确实存在着声音偏纤细、厚度和能量感不足的问题,不失真的最大音压也有限。多只动铁单元分频及并联输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Mason一直是UM耳塞产品里单元数最多的旗舰机型,也因此保持着UM耳塞里声音最为醇厚而宽松的优点。这里的“宽松”感其实和多单元工作也有着密切关系——频带内的声音能量由多个单元分担之后,每个单元需要承担的能量就相应减小,因此可以工作在更轻松、更佳的状态。

写到这里,其实已经把16单元的Mason V3耳塞的优点都点出来了——是的,它有着入耳耳塞里顶尖的频宽、细节表现力、极好的醇厚饱满感和能量感、极好的动态范围和极低的失真度。这些都是四路分频、16个单元精心调教的结果。

多单元动铁耳塞做“解析”似乎很容易,很多耳塞都有着很好的细节展现和线条感,但是更重要、更影响听感的其实是细节的“呈现方式”。很多耳塞声音不够耐听的原因就是被“解析力”搞的——很多的细节、偏亮的高频细节、偏紧绷的细节,很容易造成听觉疲劳。

动铁入耳耳塞里的顶级——UM Mason V3

Mason V3耳塞的声音是细节丰富的,但同时也是我所听过的入耳耳塞里细节表现最“宽松”的,因此在实现超多细节的同时,它的声音是一点不累的,听觉疲劳极低。听觉疲劳极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很低的失真度,每个单元都工作在很宽裕松弛的状态下,不紧绷。在欣赏大动态交响的时候很容易听到Mason V3很大的动态范围表现力,也就是当乐队全奏的时候、给出一个大动态高潮的时候,声音依然是松弛圆润、不紧绷的、失真度极低的。这个优点很象是依靠大口径低音单元、多路分频而实现的大型音箱系统。

因此Mason V3也是一副音乐表现力异常全面的耳塞产品。近2个月来我拿它听过各类音乐,小编制爵士乐到大编制古典交响和电影原声、流行人声、古典器乐等等,表现都是满意而平衡的。如果非要说它的“强项”,我觉得还是大编制大规模大动态的音乐,倒不是因为Mason V3的性格真的喜欢此类音乐,而是因为这本是耳塞的天生弱项,而Mason V3在这方面的表现超出了几乎所有的耳塞,显得一枝独秀。这是它的高信息量、大动态范围、低失真的技术素质保障的。

即便聆听那些比较“容易表现”的流行人声之类,Mason V3所表现出的宽松耐听、沉稳醇厚的听感,也是很吸引人的。它不会去把人声加以“突出”,而是给出一个完整的音响画面,这和那些“人声毒塞”还是不同的呈现视角。由于天生具备耳塞里很大的信息量,Mason V3无论播放什么音乐和录音,总能给出一个更庞大的声舞台规模,也总能表现出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轻松优裕的乐感。拥有耳塞里超高的素质,而这种素质表现出来时,并不体现在刺激性的亮度和细节解析,而是体现于能大能小、收发自如的雍容成熟感。比起那些突出某些方面“素质”的耳塞来,Mason V3在我看来要更高一筹。

因此最后,当必须说到Mason V3缺点的时候,我觉得也许可以一提的是它的声音不是很“年轻”。一般而言,非常全面的hi-fi器材,似乎声音都不会很“年轻”。年轻的声音活泼和跳脱,带一定刺激性,但就不可能同时作到圆熟和稳重。有些声音特质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不可能同时拥有,而全面性好的顶班器材基本都是圆熟沉稳宽松型的。当然,说起来Mason V3下面的小弟Mentor V3(12单元)我认为就是声音更年轻化一些的顶级耳塞,和Mason形成差异化。这个,下次再细说。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耳塞   频宽   发烧友   频带   分频   入耳   人声   宽松   单元   能量   细节   素质   声音   方案   动态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