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文明,体现的是素质,温暖的是人心。小小斑马线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文明礼让,从点滴做起,践行“礼让斑马线”,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共建共享文明和谐的交通秩序。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杭州东站出发平台,斑马线被涂装成彩色立体的样式。(资料图) 东方IC供图

01

北京坚定不移推行礼让

近日,为落实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北京进一步严格执法,对217个路口的“电子警察”进行升级,开始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的违法行为,凡被拍摄的车辆,司机将被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同时,北京市开展了“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针对“斑马线礼让行人”,在市区两级均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改善通行环境、深化宣传教育、加强违法整治、完善闭环管理等15项措施,力争创建出车辆行人严格遵守交通信号、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首都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近年来,北京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更加重视,为让交通参与者建立礼让意识,从管理、执法、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本次北京市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从各行各业逐步渗透礼让意识,决心将礼让进行到底,未来北京的“礼让”一定蔚然成风。

02

杭州“礼让斑马线”经验

谈到礼让,不得不让人想到有礼让“金名片”之称的杭州,实际上,杭州“礼让斑马线”已经实施十多年了。十几年来,杭州逐步将“礼让斑马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让行规定,塑造为社会大众认同且遵守的社会共识和习惯。杭州究竟做了什么?

礼让意识深入人心一定离不开其相关管理经验。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四个方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杭州的“礼让斑马线”是怎么做到的。

●杭州在打造“礼让”品牌的过程中,推行了先“公”后“私”的策略

杭州的礼让行人首先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家车”做起。2005年杭州公交集团从规章制度层面提出公交车应礼让行人,在其《章程》明确规定:“公交车行经人行横道前需礼让行人”。2007年杭州公交集团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公交车行经人行横道时需减速礼让”,并实施内部监管,违反者扣除当月安全奖奖金,奖惩机制的建立使得公交车礼让行人逐渐普遍。此后,杭州公交集团又相继修订了《安全行车100题》《司机违章肇事记分待岗培训办法》《行车事故处罚规定》《营运司机“五个一点”行车操作要则》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标准。

2010年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发布的《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单车考核细则》中规定出租车在斑马线前不减速、未停车让行、未避让的,一次扣10分。

同时,交通部门督促公交车、出租车企业加强对从业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增加“礼让斑马线”在企业和从业人员信誉评价中的权重,并在制度上把“礼让斑马线”与财政补贴发放、出租车经营权指标投放、行业评先评优等项目挂钩。

对于公务员和公务车辆驾驶员,如果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不仅要接受交警部门的处罚,而且还将把违法行为通报给其所在单位进行批评。在“公家车”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加入了文明礼让的行列。

●出台相关的制度及措施保障礼让落实到位

2010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交通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后,杭州交警部门制定了《杭州市打造交通文明示范城市三年规划》,明确将“礼让斑马线”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2011年杭州交警部门绘制了“斑马线前礼让图”,通过图解规范了礼让标准,按照行人行经斑马线时对应车道、相邻车道和绿化带作为区域进行划分,让市民和驾驶人能更直观地了解如何礼让行人。并开展了“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整治行动,在斑马线前不让行的扣3分,罚款100元。

2014年,杭州交警部门针对“礼让斑马线”创新监督手段、加强监管力度。专门在无信号灯的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智能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经后台审核无误后,给予罚款100元、扣3分的处罚。

2015年10月30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写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一地方法规,条例中规定机动车在经过人行横道时需礼让行人,违者将受到处罚,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将会被记录到个人信用信息。

2016年,市民行车记录仪拍到其他车辆斑马线前不礼让的情况可上传交警部门APP,后台审核通过后,将对违法车辆进行处罚,并对举报人员给予奖励。同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礼让斑马线”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成为杭州向世界展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7年,杭州交警又以“斑马线礼让”管理工作为发力点,强势推进“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系列整治行动,着力构建起有序、安全、畅通,民本、精细、和谐的城市交通管理环境。

●进一步完善行人过街设施,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和守法

2013年,浙江省开始实施城市交通五年治堵工程,杭州深化“礼让斑马线”行动作为交通治堵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完善行人过马路设施,以老百姓“看得懂、行得便、得安全”为标准,改造人行灯,新增语音提示音箱与人行按钮、行人等候区、LED文字提醒等设施,保障行人通行权益。近几年,杭州在斑马线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1、“Z”字型斑马线。通过设置隔离设施,使行人过马路的轨迹由直线变为“Z”字型,让行人过街速度降下来,行人和驾驶员都有更充裕的时间观察路面情况。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Z”字型斑马线

2、斑马线前左转车道的停止线后置,有助于拓宽相邻车道的驾驶员视野,使其能充分观察到斑马线上正在通行的行人,有效预判,减少事故发生。

3、在斑马线前施划了黄色网格线禁停区,使停止线后移。并且为了减少相邻车道车辆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设计了多种大小的黄色网格线。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黄色网格线禁停区停止线后移

4、斑马线前漆画了菱形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提示驾驶员,前方已接近人行横道,应减速慢行,并须注意行人横过马路。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菱形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

5、斑马线前车道两旁设置纵向减速标线。主要给驾驶人产生车道变窄的视觉压迫,让驾驶员提前放慢车速,引起警觉。同时,提醒驾驶人前方即将出现斑马线。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纵向减速标线

6、斑马线前设置反光道钉,为提醒夜间行车的驾驶员,注意前方通过斑马线前,提前减速慢行。

7、斑马线的底部喷涂着“向左看”。提醒行人向左观察是否有车辆通行。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斑马线的底部喷涂着“向左看”

8、3D立体效果的彩色斑马线,由交通标识的常用颜色白、黄、蓝组成以凸显立体的视觉冲击,提醒来往的车辆礼让行人、文明行车。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3D彩色斑马线

9、“会发光”的斑马线。该斑马线有光感感应系统,不仅夜间,阴天、雾天等能见度低的天气,只要有行人靠近,两侧地灯就会自动点亮。同时,感应系统还能检测斑马线上的人流量和车流量,用大数据分析路段拥堵状况,为设置调节车流等提供数据支持。

10、对角线斑马线。当路口的行人信号灯全部为绿灯时,行人可选择走对角线斑马线斜穿路口,让行人过街更省时间。

浅谈杭州如何推行“礼让斑马线”

对角线斑马线

车道上的“车让人”“礼让行人”标志,车辆上的驾驶员在三四十米外就能看清看到,提醒其注意前方路口,随时准备停车让行。

●组织活动、扩大宣传,让文明礼让深入人心

杭州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宣传标语,推动文明礼让的交通出行习惯深入人心。

一是通过组织文明交通先锋队、交通安全引导员、青年和社区居民及学驾人员等在重点路段开展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联合媒体开展“路上礼让零意外,品质杭州人人爱”“礼让斑马线、红灯不越线”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礼让”行列。

二是在道路上设置“文明从脚下起步”的宣传牌和“严管区域文明驾驶”警示语;公交车车身上“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的标语和公交站牌“遵德守礼,文明礼让”的标语;斑马线旁边的LED屏上“严管重教”“扣3分,罚100”标语。

三是2018年,杭州公交集团倡议打造“1·11斑马线互敬日”主题公益活动,因“1·11”与斑马线的造型相似,建议把每年的1月11日定为“斑马线互敬日”。2021年,“1·11斑马线互敬日”全面升级,覆盖范围从“杭州市”升级为“浙江省”,实现全省联动,让杭州的温暖传递得更远。

03

“礼让斑马线”杭州一直在路上

从“公家车”再到其他社会车辆践行“礼让斑马线”,通过十多年的倡导和管理,“车让人、人让车”的文明交通习惯在杭州蔚然成风,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直到现在,杭州“礼让斑马线”仍然在不断创新升级,管理、制度和设施等方面也更加精细化。

法律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附件四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中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九十八条第十项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遇行人通过时,未停车让行的,处200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斑马线   杭州   驾驶人   人行横道   杭州市   车道   标语   驾驶员   机动车   行人   公交车   行车   车辆   公交   交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