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感不好如何提升?

培养孩子的“数感”有多重要?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内容”的阐述,最大的亮点是修改、充实了十个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这十个概念中,排在首位出现的就是:数感。

数感,在全国中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数感不好如何提升?

到底何为“数感”?

教育部课标解释“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例如即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一般看一眼就知道:自行车有2个轮子,三轮车有3个轮子,小轿车有4个轮子。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对数的感觉。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

孩子数感不好如何提升?

比如1000-99这样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普通人都会直接运营减法法则算出结果,有的人则会用1000-100+1来进行计算,这就是数感。

其实,小朋友在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数感。面对眼前的好几块蛋糕,孩子选择了最大的一块,这是他们对于“多”和“少”的最初认识。本来有5个心爱的玩具,一个不见了,孩子会哭闹,这是他们对“减法”的初体验。

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数感”最佳?

美国著名数学家John A Van De Walle,在他所著的教科书 《Teaching Student Centered Mathmatics》中就有提到,数感的训练,从3-5岁开始最佳。

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也证明,3-6岁是儿童智力发展和思维模式建立的最佳时期。学习数学,培养数感,能帮助儿童的思维模式从具体形象思维模式发展到更高级的抽象逻辑思维。

孩子数感不好如何提升?

家长朋友们请注意,在学龄前,就应该培养宝贝的数感了!

如何专业系统性培养孩子的“数感”?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无处不在”。家庭教育固然是培养宝贝“数感”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选择通过专业系统性的课程,提升孩子们的“数感”。

比如,贝尔云课堂中的鲸幂数学思维课,即是专注3-8岁孩子的数学思维启蒙培养,旨在提升孩子的数感运算、空间图形、逻辑推理三大核心数学能力。

孩子数感不好如何提升?

鲸幂数学思维课程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采用新加坡CPA教学法,课程分为G1(幼儿园小班)、G2(中班)、G3(大班)、G4(小学一年级)、G5(小学二年级)五大阶段。

以适用于3-4岁幼儿的G1课包为例,此阶段的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逻辑,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

3-4岁是数感发育的萌芽期,本课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探索发现隐藏的规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逻辑,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

如果想给孩子进行科学、系统性数感训练,培养数学思维,那就快来找鲸幂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华罗庚   贝尔   萌芽期   孩子   教育部   减法   数学家   轮子   认知   思维   数量   不好   阶段   能力   课程   数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