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蜀相》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儿》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人之憾,今人之叹!

叹迟到的邂逅,叹诀别的夫妻,叹永别的挚友,叹不归的故乡,叹未竟的事业,叹国破家亡!

归纳、总结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以由下面几句话来描述:人生即意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想要得到的总是难以得到。

想要守护的总是轻易失去。

想要实现梦想总是如梦似幻。

世事无常,世间本无路,即便是成功的加冕,那也是一顶荆棘王冠!

古往今来,莫过如此……

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并不完美,人生总有不足——所以呢?

想起余华的小说《活着》,它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是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是残缺不全的,是充满遗憾的。

进壤广地,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海茫茫,红男绿女,白云苍狗。

有可能,人之所以会希冀完美,只是因为这世间最缺乏的本就是完美吧?

所以留些遗憾在心底里埋着也好。

走在追寻完美的路上,在不断进取的同时清醒的面对不完美的现实,不至于在愚妄中迷失。或许……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如是我闻:“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愿心   东平   乡音   愚妄   无路   节妇   渊薮   白云苍狗   国破家亡   意志   艰难   遗憾   过程   完美   人生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