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苏轼献给苏辙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指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苏东坡写的这首词,是为了远在他乡的弟弟。有才华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准确且完美地用文字表达,流芳百世。不仅记录了自己,也让华人借用他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前不知道这首词是为苏辙而作,作者能凭借自己的才情和人生阅历,把这么美的词献给弟弟,这也是手足之情的最好见证。虽然我自己觉得这样的感情也掺杂着苏东坡和其他人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神宗   诸城市   大醉   太守   手足之情   水调歌头   婵娟   李白   起源   明月   中秋   语气   弟弟   美好   思想   文字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