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所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去工业化”

11月17日的国新办吹风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在他看来,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迈入了3万大关,但制造业占比仍然保持在20%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GDP是1万美元左右,制造业占比就已经低于30%,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必须要警惕起来。

中科院所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去工业化”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制造”始终没有占据产业链的制高点,很多高端零部件和电子元件都不能自给自足,今年的芯片危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如今这个国际环境下,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低成本出口导向,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工业化,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尤其是RECP签署完成后,亚太地区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和市场格局,势必会迎来一番重新洗牌,“中国制造”肯定会迎来一次巨大挑战。

中科院所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去工业化”

面对这个形势,中国也定下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战略。也就是说,加速各种先进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关键。

如前两天在江西南康,当地政府就联手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准备通过‘反向定制、品销合一’的模式,在未来五年内孵化出20个十亿级家具品牌,推动当地家具产业带整体完成转型升级。

中科院所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去工业化”

这可以算是互联网+制造业模式的一个典型了,通过前端需求来调动生产端的发展,不仅是对打造品牌的一种助力,也会把头部工厂资源与不断完善的线下服务能力,开放给上下游合作企业,让整条产业链得到提升。

当然,这只是制造业整体走向高端的冰山一角。随着5G、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涌入,制造业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变化,也能创造出更多价值。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白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中科院所长: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去工业化”

今年这场经济危机,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抵抗外部风险时的强大作用,口罩、呼吸机等装备瞬间成了全球各地的硬通货。而在随后的经济复苏大战中,实体经济也对稳就业、促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

因此,未来几年内必须稳住制造业的占比,才能让中国经济稳如磐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国经济   南康   磐石   硬通货   中科院   产业链   所长   中国   实体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   作用   风险   家具   模式   未来   产业   品牌   数码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