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中报业绩新亮点:新能源汽车版块崛起


近期,蓝思科技公布了最新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蓝思科技业绩持续增长,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41%,其中包含汽车业务在内的“大尺寸防护玻璃”产品营业收入为30.12亿元,同比增长29.35%,占总营收14.08%。


作为一家深耕消费电子赛道的企业,蓝思科技为何同步开拓新能源汽车业务?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版块的崛起意味着什么?未来,蓝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又将走向何方?


从手机盖板玻璃生产商成长为汽车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回顾蓝思科技发展历史,其创始人的传奇经历已不必多说,作为视窗防护玻璃行业的技术先驱,紧跟时代机遇抓住了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首创将视窗防护玻璃应用于手机屏幕,于2003年创立了蓝思科技。创业之后短短数年,蓝思科技就抢占了全球绝大多数视窗防护盖板玻璃的市场份额,在技术水平与行业口碑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


2017年起,蓝思科技开始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通过在已有的消费电子用防护玻璃相关专利积累和技术基础上积极创新,快速抢占细分市场,跻身特斯拉全球一级核心供应商。

从中小尺寸防护玻璃到大尺寸防护玻璃,从手机部件到汽车零部件,从细分赛道到“一站式服务”供应商,蓝思科技的业务布局可谓多点开花。


在2021年半年报中,蓝思科技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一站式汽车电子服务及解决方案”。在其将近150亿元的定增项目中,蓝思更是将其中的45.31亿元,近三分之一资金投入了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显然,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上升到蓝思科技的战略层次高度。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蓝思科技以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为圆心,研发并批量生产了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结构与功能零部件及组装)、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车载装饰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如侧窗玻璃等)、反光镜、后视镜等一系列产品,同时也发挥在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领域优势,推动各类新材料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从中报来看,2021年前6个月,蓝思科技以消费电子业务为主的中小尺寸防护玻璃产品收入仍占收营收大头,但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相关产品业务正在起量,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蓝思为何开启“新能源汽车时代”?


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蓝思科技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节能减排、“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碳中和”长期趋势赋予了新能源汽车新的历史使命,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成雷霆万钧之势。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由于起步早、重视程度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赶超德美日系企业的传统优势,占据产业链高附加价值的环节,获取科技创新带来的高利润。据IDC预测,2035年全球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传统燃油车市场有多大,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空间就有多大,据中信证券数据,2020年国内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约为115万辆左右,渗透率约为4.4%左右,尚处于电动车渗透率曲线的推广期,而一般而言,渗透率只有接近50%左右才会增速放缓。据此推测,新能源汽车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大约有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蓝思科技将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同幅共振,共同迈向高增长。


另一方面,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正在成为继手机之后最大的智能终端,除了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苹果、谷歌、华为和 BAT等国内外互联网科技巨头都在积极部署智能汽车赛道,为下一波智能化浪潮攻城掠地。


浦银国际研究指出,传统汽车制造以车企内部平台为依托,按照分层分级的供应商体系,负责汽车供应链。智能手机则更多以代工制造为基础,水平化管理供应链,更加适应快速迭代升级放量生产的需求。由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增长,电子零部件占整车的成本将达60%-70%,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的10%-20%。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制造、供应链管理方式或将更接近智能手机制造升级和供应链管理方式。


万亿新能源汽车赛道,蓝思科技驶向何方?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硬件到软硬结合的过渡期。例如,在交互上,新能源汽车正在实现从机械仪表盘到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大屏的转变,以前汽车交互一般通过按键交互,如今各大车厂都在弱化按键的存在感,更多交互方式采用中控大屏实现,就如一台“放大版的手机”,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蓝思科技这样的供应商来说,依靠在消费电子外观防护领域优势,通过相通的加工环节和机器设备,打造差异化、高端化竞争力,在技术层面上不需要太多更新迭代,开启此类业务自然驾轻就熟,从智能座舱起步切入新能源汽车业务有着绝对的优势。


中金公司分别从三个方面指出了蓝思科技发展汽车业务的前景。一是随着盖板玻璃的大尺寸、异形、弯曲、强化及镀膜等技术在车载组件的重要性增强,各类电子模组需求也将提升,蓝思科技在车载盖板玻璃及中控/仪表、B柱等模组的机会将持续提升。二是考虑到动力电池对新能源汽车重量有较大增加,而传统玻璃有望通过减薄等技术实现减重效果。蓝思作为玻璃减薄龙头企业之有望率先受益,并在2H21实现交付。三是车载夹层玻璃对隔热、调光及气氛灯等功能需求提升,蓝思具备消费级玻璃加工及贴合能力,有望切入车载夹层玻璃供应链,提升单车价值量,贡献新的成长动能。


在中报里,蓝思科技已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业务新型超大尺寸玻璃的产能补充列入了下半年工作要点。同时,据蓝思科技近期公告,公司升级了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并任命了业务型的事业部总经理,向新能源汽车业务进一步倾斜投入资源,组建独立的、高标准的研发、管理、业务团队,全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广公司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在蓝思科技产业版图占据更重要的分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思科   新能源   盖板   汽车   赛道   版块   组件   新亮点   业绩   防护   尺寸   优势   传统   领域   玻璃   业务   智能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