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0年,新冠疫情逐渐蔓延开来,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前景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给中小微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如何快速实现复工复产成为了中小微企业迫在眉睫的难题。

5月26日,艾瑞咨询基于多年的研究领域经验,推出“艾瑞直播分享课”系列线上直播活动,本期由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张玉将主要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层面分享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之路。

以下为线上直播部分演讲内容(文末可观看直播视频回放):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挑战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GDP占比达60%以上,就业占80%以上,市场主体占到95.6%,纳税占比达到50%以上。由此看来,我国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解决民生就业的重要载体。

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微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呈现负增长。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房产投资市场萎靡、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共同叠加下,我国处于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加之疫情影响,预测我国2020年GDP同比增速将大幅度下滑至2.3%。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由于中小微存在自身抗风险能力偏低、融资困难等问题,对于经济下行更加敏感,2017年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就降为了负值,并不断加速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艾瑞预计2020年中小微企业利润下滑比率超过30%。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与此同时,疫情使小微企业“雪上加霜“,多数中小微面临生存危机。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接近1/4的中小微企业表示受疫情冲击,经营已陷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风险。67.1%的小微企业预计现金流无法维持三个月以上,只有15%的小微企业现金流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因此,如果无法在三个月之内快速地改善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在资金上给予有力的支持,那么我们可能将会在三个月之后面临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倒闭潮。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单靠中小微企业自救或者单靠外部政策扶持都难以完善解决当下中小微企业的难题,通过内部自我提升和外部政府扶持的相互协作可以更好助力中小微企业突破生存困境。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小微企业的“突围之路”

数字化升级是中小微企业最有效的“突围之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数字化升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转型、互联网转型以及基于新技术的数字化重塑。而当下我们正处在第三波数字化升级的大浪潮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企业级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赋予了企业乃至行业重塑管理、生产、经营模式的巨大动能。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总数在1.2亿左右,其中实现初级数字化的中小微企业数占比总数不及10%。整体来看,中小微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存在极大空间。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数字化升级服务带来了机遇,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长期被迫”宅“在家中,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消费,许多中小微企业的线下获客渠道被阻隔。而疫情前就已经完成线上+线下布局的中小微企业只占到整体较小的比重,因此疫情期间集中产生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构建线上“云小店”的需求。

艾瑞分析认为,疫情客观上加速了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进程,服务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众多细分领域将迎来风口。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方向

融资宏观现状

目前融资的宏观现状是:小微对经济贡献大但融资难,政策高度鼓励小微融资。我国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2019年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整体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庞大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家近两年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整体而言引导政策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台硬指标,要求金融机构“扩面提质”,增加“首贷户”占比及同比增速的硬性考核指标,督促金融机构重视小微企业融资业务;

另一方面,定向降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资金成本,使其业务开展更具经济效益,鼓励银税互动,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使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开展中积极性更高。

融资模式特征

当前,我们国家之所以存在对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不足的情况,风控是最大的短板,具体而言,小微企业风险难判断,传统线下模式,不尽调坏账成本高,尽调运营成本高,在单笔利息收入低的情况下不具备经济效益,这是金融机构不愿意做小微企业融资的核心原因。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小微企业融资中抵质押模式占比超过5成,其中2018年的抵质押模式占比同比17年还有小幅的提升。但是小微企业本身就具有缺乏抵质押物的特征,指望依靠抵质押模式快速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供应量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大力开展信用保证模式才能在短期快速填补小微企业的巨大融资缺口。

但是基于信用保证模式下,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以企业主的个人信用为风控考核指标,下放大额消费贷款,但我们认为基于企业经营需求发放大额消费贷款产品属于南辕北辙,当信贷需求来自于企业时,以企业为风控对象的判断结果与实际风险更匹配,能使得利息定价更合理,模式更具备可持续性。最终我们得出结论,下一个风口机会:线上、信用保证、风控对象为企业的小微贷款产品

融资规模构成

从供给端来分析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规模的构成情况,2019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为11.7万亿元,其中银行自营模式占比84%,助贷模式占比16%,银行自营模式仍是市场主力军。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融资数字化的主要路径

以银税贷、支付贷切入小微企业融资数字化的优势明显。小微企业融资线上化就必然需要能从线上获取可以很好衡量企业风险的数据,目前市场上可用于小微企业风控的线上信息主要包括供应链信息、税务信息、发票信息、支付信息、用电信息、信息系统数据等;其中供应链金融进入门槛较高,核心企业往往掌握着关键信息,但核心企业在合作中更倾向于选择体量较大、资金成本较低的银行作为合作方。

那么,税务信息、发票信息、支付信息等哪些更适合金融机构作为切入口开展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业务呢?需要我们从信息真实度、信息丰富度、与风控关联度以及覆盖企业的广度四个维度对于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最终可以看出税务信息、发票信息、支付信息优势明显,以银税贷、支付贷作为切入口开展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业务是最优选择。

「精彩回顾」中小微企业终将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技术普惠下的数字化时代

在技术普惠的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迎来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逐渐衍生出标准化的落地产品,使得技术服务成本快速下降。原本只有大型企业能享受到的前沿数字技术红利逐渐下沉惠及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智能金融服务等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此次活动的演讲资料可在“艾瑞咨询”公众号后台回复“艾瑞直播分享课”,即可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企业   疫情   余额   金融机构   融资   贷款   成本   需求   快速   模式   我国   业务   数据   精彩   经济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