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一季报背后,小米的科技原力觉醒

19世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做了一个小模型向大家展示,但当时,一位夫人讥笑他的研究,说∶您的发明很好,可它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根据法拉第的研究发明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整个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就此展开。


现在看来,这段对话解答了人们心中的一大疑问——科技的价值。而法拉第的回答则代表了近代科学诞生之初,多数科学家们对科学价值的认识——科技的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显现。


婴儿终将长大成人,公司也是如此。一家成立刚过10年的公司,持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投入,其科技实力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凸显,正如投资者追寻的“时间的玫瑰”。小米的最新一季报正是例证。


这份成绩单远超市场预期。一季度,小米实现营收768.82亿元,同比增长54.7%,经调整后净利润达60.69亿元,同大增163.8%,均创单季历史新高。


小米的手机业务延续了过往的高增长。得益于高端化突破,及海内外渠道的大力拓展,手机业务营收达515亿元,同比增长69.8%;全球手机出货量达4940万台,增长69.1%,出货量排名稳居全球第三。


势如破竹的手机业务,不仅夯实了小米的基本盘,也为其手机×AIoT战略升级、互联网服务业务带来更多可能。小米的核心发展逻辑之一即是,产品结构改善带来盈利能力提升,此次一季报完美验证该逻辑。


而无论是站稳高端市场,还是AIoT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背后都离不开小米十年如一日的科技创新投入。


与此同时,小米宣布对美胜诉,被移出制裁名单,其全球化业务发展隐患得以消除。一言蔽之,多年的硬件基础、技术投入与产业互联网大势耦合,小米正进入生命周期中最美妙的阶段之一。


/ 01 /

高端市场大突破,

手机业务“内外开花”


智能手机业务一直是小米集团的基本盘,也是此次财报最大亮点之一。


一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69.8%。据canalys数据,小米一季度出货量达4940万台,增长69.1%。出货量排名稳居全球第三,市占率14.1%,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出货量强势增长,得益于小米手机业务“内外开花”。


在国内市场,小米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74.6%。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小米的双品牌战略持续推进。小米品牌推出10S、11青春版、11Pro、11Ultra和MIX FOLD折叠屏手机,Redmi品牌发布K40系列,两大品牌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的产品选择。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小米全渠道营销的持续推进。线上份额由去年同期的18.5%提升至38%;截至4月底,小米之家门店突破5500家,较年初新增超2300家,全渠道合力推动小米国内市场出货量大幅增长。


并且,小米新零售战略正在提速。目前小米之家已覆盖60%的县级市场,未来要在乡镇市场开10000家小米之家乡镇授权店,加速下沉市场布局。这无疑会极大增强其在县级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海外市场,小米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1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欧洲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首次超过苹果,排名第二。这既得益于小米不断提升的产品力,也得益于其持续深耕海外渠道。


截至3月31日,小米已与全球超过150个运营商渠道(包括运营商子网)建立合作。一季度,除印度外的境外运营商渠道,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超500万台,同比增长超310%。


与此同时,小米通过法律途径,胜诉美国,被移出制裁清单,正式撤销了美国投资者购买或持有小米公司证券的全部限制,为自己的全球化发展扫清障碍,也为其他中国企业打了一个样儿。


整体来看,除渠道深耕外,小米海内外出货量的强势,也离不开高端市场的突破。这也是小米手机业务的核心看点。


一季度,小米新推出的11、11Pro和11Ultra三款高端机型技术创新明显,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自1月1日至4月30日全球订单量突破300万台。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3000元及以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高端手机全球出货量超400万台。


根据第三方数据,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4000-6000人民币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5.5%提升至16.1%。这意味着小米已然站稳高端市场。


这对小米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高端机型丰富小米品牌矩阵,满足更多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吸引新用户。这一效应已经显现,小米11上市首月用户超50%为新用户。


另一方面,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将带动小米盈利弹性上行。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售价达1042.1元,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1009.1元,环比增长明显。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由去年三季度的8.4%、四季度的10.5%,提升今年一季度的12.9%。


手机业务的强势,不仅是小米交出最强一季报的基础,也是小米互联网生态活力蓬勃、价值升维的底层支撑。


/ 02 /

广告业务再创新高,

互联网服务价值升维


此次财报,另一大亮点则是小米互联网服务。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1.4%。


其中,小米互联网广告收入再创单季度新高,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46.3%,互联网商业变现能力显著增强。事实上,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小米互联网广告收入已连续三个季度不断创新高。由去年三季度的33亿元、四季度的37亿元,持续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39亿元。


整体来看,小米互联网业务尤其是广告业务的增长,得益于两点:


其一,覆盖用户更广。小米手机业务的持续爆发,带动全球MIUI月活高速增长。2021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数28.6%至4.25亿。


其中,重点市场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国内,月活用户提升至1.19亿,创造了自2019年以来的月活新高;海外,MIUI月活用户持续增长,达3.07亿,西欧地区MIUI月活跃用户则同比增长95.5%。


这不仅使得国内互联网业务增长明显,境外互联网收入也保持高增长。一季度,海外互联网收入达9亿元,对小米整体互联网收入贡献为14%,变现效率明显提速。


其二,运营效率更高。一方面小米利用技术优势对MIUI系统信息推送进一步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好内容。这直接表现在,高毛利的广告业务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广告毛利率本身也得到一定提升。


另一方面,在增值业务上,小米游戏与优质内容深度合作,并在互联网电视业务提供丰富内容,随着终端数量持续提升,小米增值业务前景乐观。


很明显,随着“手机 X AIoT”战略继续推进,手机和IOT硬件的日积月累,小米互联网服务的“私域领地”正变得越来越大。


一季度,小米IoT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1%,超出预期,大屏电视机、扫地机器人和电动滑板车等爆款品类高速增长。截至3月31日,小米智能电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470万,同比增长8.2%。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从个人使用到家庭生活的延伸,小米逐渐向更深、更多场景迁移,用户价值也将获得极大提升。截至3月31日,小米AIoT平台已经连接3.51亿IoT设备,以此延伸的广泛场景,极大提升了小米互联网服务的商业空间。


相比过去更多的依靠硬件变现,当下小米也迎来更多依靠服务变现的机会。而场景延伸、万物互联,也将保证小米互联网业务在相当长时间内的高速增长。


事实上,互联网业务早已是小米净利润的重要来源。小米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毛利率分别为12.9%和14.5%,而互联网服务毛利率一般在60%以上,一季度更是首次突破70%,达72.4%。


可以看到,小米的互联网商业变现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互联网服务不断优化,变现能力持续提升,小米的价值增长值得期待。


/ 03 /

小米季度新高背后的科技创新认知差


纵观国内外的科技公司,在研发层面无一不是大规模投入,不成功不罢休。而无论是高端手机市场的突破,还是互联网服务的价值升维,背后都离不开小米持之以恒的科研技术投入。


近年来,小米研发开支从2018年的58亿元,增至2019年的75亿元,至2020年的93亿元,研发费用增速均远超同期营业收入增速。今年一季度,小米集团研发投入达30亿元,同比增长61%。


在一众互联网科技公司中,小米的科技创新价值是最被低估的一个。要理解这一点,先要搞清楚,什么才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技术创新?


当下,真正能够引领实体产业实现指数增长的生产力要素,不再是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而是更具破坏力、穿透力的技术。比如,智慧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智慧生活领域的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AI等与传统产业的深度混合,最终形成“化学反应”式创新表达,来为全社会带来增量供给与需求。如此方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技术创新。


产业逻辑如此。在与时代大势共振之中,在智慧生活、万物互联维度,小米无疑走在最前沿。而大多数人仍将小米看作一家领先的智能手机公司,这也是为什么说其科技创新价值被严重低估。


于小米而言,科技创新应用于高端旗舰手机,呈现给市场极致的产品。


比如,MIX FOLD应用小米首款自研独立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在对角、曝光、白平衡三个方面进行了升级,同时该手机全球首发手机液态镜头模组,集长焦与微距于一体,进一步提升影像水平。


在此之前,小米先后推出120W有线快充以及80W无线秒充技术,并于今年1月推出自研隔空充电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小米打响硬核科技创新名头,站稳高端市场。不过这还只是“前菜”。


在新时代,产品是基础,互联互通是未来基调,科技创新最终体现在用户体验的提升。小米以技术创新推动重点品类持续发力,提高智能生活体验升级,实现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和用户体验。在AIOT领域,小米先后推出“一指连”小米UWB技术、畅快连、发布物联网软件平台Xiaomi Vela,推出MIUI+服务等,加强物联网体系互联互通的顺畅体验。


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服务收入与用户体验的平衡是核心目标。小米通过持续优化MIUI系统,提高用户体验,并通过优质内容反哺硬件,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来分析专有数据,不断优化算法,提升内容推荐的精准性,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


多年的硬件基础、技术投入与产业互联网大势耦合,小米正进入生命周期中最美妙的阶段之一。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多年高投入的科技创新,为小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盘,为其原有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可能。此次交出创出史上最强一季报成绩背后,正是小米科技创新的原力觉醒。


其二,科技创新的不断投入,也让小米的内在逻辑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互联网服务价值升维,还是小米宣布造车,从以手机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拓展至智能汽车。凡此种种,没有足够的科研实力很难支撑。


这些被市场选择性忽视,许多投资人仍倾向按“硬件公司”给小米估值。目前小米股价动态市盈率仅20倍左右,与传统家电企业估值处于同一水平。


但随着对美诉讼胜利,手机业务持续站稳高端市场,小米已进入增长快车道,其AIOT和互联网业务的巨大潜力也日益显现。这三大业务结合,小米的生态系统很可能在持续的积极循环中扩展,从长远来看会触发行业范式的转变。


市场终将逐渐发现小米的长期价值。正如投资者总爱讲“时间的玫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会在时间的积累中,静悄悄地绽开,怒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法拉第   小米   毛利率   出货量   科技   智能手机   新高   最强   渠道   收入   价值   业务   用户   全球   手机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