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短信」火不过三个月

「子弹短信」火不过三个月

这两天朋友圈到处都在刷屏子弹短信的二维码,这个像极了网易公开课的那些刷屏海报,能在朋友圈刷屏的除了海报、h5、小游戏等,还有拼多多,这次又增加了一个app子弹短信,大家看着兴趣很高涨,但是终究还是和那些刷屏的海报一样,刷屏过后只会一地鸡毛。

你要说罗永浩吹牛逼天下第一我信,但是你要说罗永浩做个app能打败微信我不信,每次看到罗永浩的公众号在我的公众号下面的广告,我就会想起老罗的粉丝估计掉的很厉害,老的粉丝已经流失,有的人被其吹牛逼忽悠的满脸泪花,但是当有的人真的买了锤子手机之后,才忽然发现自己就是其眼中的傻X啊,曾经在公司体验锤子手机的时候发现push通知文字无法完全显示,还有很多切换功能也是让平常人无法接受,搞的测试的同学说买锤子手机的都是个傻X,我想傻X总有清醒的一天,清醒的时候就会流失,要么变成锤黑,不然你看老罗花那么多钱通过广点通买粉丝,一边通过买粉树立自己是超级大V的形象,一边还要做产品。还要给大家吹牛,确实不容易。这不感动的很多行业人士差点快哭的发朋友圈,感谢老罗的坚持不懈,为锤粉撑起一片天空,我真想说,你要是真支持老罗,就把老罗的产品都买下来啊,但是现在确实不是,他们心里支持老罗,但是行动上却用的苹果手机。

既然说老罗的子弹短信终久是昙花一现,我是有两个看法的。

第一:子弹短信没有稳定的用户流量来源

我们可以想想微信是怎么起来的,微信早期的第一批用户都是通过QQ导入进来的,QQ有多少用户,大概10个多亿,而微信刚推出的时候,正处于QQ的疲劳期,QQ从70后,80后,到80后,很多人用了QQ都超10多年了,而智能手机的推出,以及用户年龄的变化,很多人其实已经对QQ产生了疲劳,而QQ也不适合年龄提升的70后,80后,90后这一群人,当时米聊却快速发展,迎合了中国这些年龄代的交往需求,这个使得微信看了机会,正好可以做另一款米聊。所以微信快速推出,再加上QQ大量的用户导入,使得微信在推出7年后,很快就达到了10亿用户。而本就差点发展起来的米聊,彻底被击垮,所以微信的快速推出和机遇,都处在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

如果慢一点推出,很可能被米聊占得先机,如果快一点推出,前面的飞信等都是对手,蚕食中国运营商的地盘,也会影响微信的发展。好的时机和好的用户流量资源背景,使得用户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当然有的人说,可以花钱买流量啊,买用户啊,那你给我买1亿用户来啊?你再有钱难道比阿里还有钱,来往花了多少钱,不是还没有做起来嘛?阿里都做不起来的事情,你说罗永浩能做起来,我就是不信。你说罗永浩能像阿里一样花那么的钱砸子弹短信,你放心,肯定不会,老罗的核心业务是锤子。

第二:IM核心的东西是人脉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让你一个去原始森林过日子,你能受得了吗,肯定受不了,除非是被逼的,正常人是无法忍受的,同样的对子弹短信也一样,如果子弹短信上没有你的好友,你愿意用吗?肯定不会。当然有的人说,我已经发了朋友圈拉好友到子弹短信上了,按照微信人均朋友圈人数500人计算,你发个朋友圈能拉来多少人?能拉来50个人,就非常不错了,但是相对于微信的社交圈,你的社交圈人数是多少呢是500人,那么一个人最大的社交圈人数是多少呢?150人,而微信人均500人正好涵盖了150人,也就说让你有500人的时候,通过漏斗筛选优化,真正能满足你交往需求的只有150人,如果你只有150人,可能能满足你交往需求的只有十几人,当然这么少的人数是无法满足你的需求的。

同理,拿子弹短信来说,你拉了50人的好友进入子弹短信,能满足你需求的交往人数就更少了,按照10%的漏斗转化是五六个人,你玩个子弹短信就为了和五六个人交往?不会的,一个用户玩不了多久就会立刻子弹短信,因为这么少的人数是满足不了一个正常人的交往需求的。所以子弹短信无法撼动微信背后的强大人脉圈和交往圈,人脉圈才是IM微信背后的核心东西,这个东西是无价之宝,谁都无法偷走。

第三:用户习惯的迁移成本

你天天用微信,忽然有一天,有人让你用子弹短信和他通信,你会习惯嘛?比如老板都在用微信交流,你亲戚都在用微信交流,你同学同时都在用微信交流,就你一个人用子弹短信?放心,你会乖乖的回去用微信的。用户的高粘度特征,让用户不愿意离开微信。

在微信这一个平台上用户已经习惯了刷朋友圈,看微信的看一看,发红包,以及用微信买菜,买早餐,视频......无数的微信习惯都已经形成了,而且这个习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你去看看卖早餐的,卖菜的都摆着微信收款二维码,你让他们用子弹短信收款?不好意思,你只有换微信。微信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慢慢建立了以用户使用为主的强大生态系统,你要把用户的这些使用习惯都搬到子弹短信上,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啊。我们可以思考下,你是要改变10亿人的使用习惯啊。所以子弹短信根本改变不了。

那么子弹短信能刷屏是为什么?这个就和朋友圈的海报刷屏一样,只是老罗买的粉丝太多造成的人群从众效应,毕竟老罗花了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多新粉丝,总会要有点效果的,而且转发的很多东西都是老罗的微博截图,这个说明信源还是老罗的粉丝转发引起的转发。当然,当你的传播源头足够多的话,也会引起刷屏,比如网易公开课的每次通过一个群的扩散都是同样的套路,如果有500个人,每个人朋友圈都是5000人,通过一次刷屏能覆盖250万人,那么如果再进行二次转发,那么转发覆盖人数是250万X500,就是12亿人,所以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能看到一条了。当然,我们使用的都是绝对算法,但是第一步转发覆盖的250万人,是可以通过发红包做到的,后面的只要我们的策略足够多,也是可以刷屏的。只不过老罗的粉丝多,1500万,我们的粉丝少而已。

刷屏只是营销手段,能带来用户,但是你不能说刷一次就能颠覆微信了,微信要小心了,能不逗比嘛?正像有人在朋友圈说的,子弹短信火不过三月,我们拭目以待?想想曾经的飞信、米聊、来往、百度HI、网易泡泡等那些IM烈士,我们也祝愿子弹短信能撑到3个月。

「子弹短信」火不过三个月

作者:移动互联网李建华,微信:beijinghutuxiong,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子弹   人脉   短信   社交圈   漏斗   阿里   锤子   朋友圈   海报   粉丝   人数   习惯   需求   用户   手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