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泛文化写作营#

  丰神俊朗,华星秋月。历史赋予了它一个雅致而又充满朝气的名字——丰华。

  这里是一方美丽的家园,这里是一块创富的沃土。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丰华村,位于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东南面,东靠老君山脉,南连八十一社区,西接水俸村,北枕黄松村,剑兰公路穿村而过,总面积5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36亩、林地67737.6亩,下辖黄木、分江、盖场、东山、西山5个自然村,共692户、3084人,其中农业人口2950人,劳动力1384人。白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丰华村

  放眼新时代的丰华村,一幅幅现代乡村的盛世图景。满目的翠绿映入眼帘,平坦的乡村道路一路顺畅,特色民居错落有致,村舍民巷荡漾着欢歌笑语,田间地头弥漫着希望和幸福……

  回首岁月春秋,由于社会、经济和地域等历史因素的制约,丰华村产业结构单一,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1978年,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2.5年……

  多少年来,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丰华村历任各届村干部心中共同的企盼。

  随着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深入落实,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大计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光辉再一次温暖怒江大地。

  丰华村作为大理和怒江交界的门户,民族聚集的核心区,得到了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开启了翻天覆地的蝶变之旅。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丰华村建设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通村公路、通组公路、入户道路硬化、绿化工程落地建设,打造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让村民致富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心系发展,关注民生。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通甸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科学规划,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不断落实真正惠及民生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推进。

  2018年,丰华村委会盖场自然村整体提升涉及8类25个工程项目启动,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工程、保障安全住房建设工程,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村间道路硬化工程、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扶持项目,素质能力提升等一系列工程落地实施,使盖场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和样板项目。

  漫步丰华,现代化环保太阳能路灯伫立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已接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村民祖祖辈辈幸福安居的梦想;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安居丰华

  崭新的小学里,琅琅书声此起彼伏,渴望知识、憧憬未来的莘莘学子正开启梦想的旅程;美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开心玩耍,愉快成长;

  村卫生室的普及,医疗设施的配套,家庭医生的签约,解决了村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新建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为各民族群众搭建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男女老少齐聚于此,聊天谈事,娱乐休闲,荡漾和谐春风,洋溢团结友情,纵享欢乐时光。

  201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361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5元,粮食产量164万公斤。2014年至2018年,全村共脱贫出列285户2100人,减贫率95%。

  预计2019年底,丰华的贫困发生率将低至0.05%,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可以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丰华的历史文脉厚重深远,人文古迹历经百年依旧保存良好;文化正成为丰华村特有的魅力。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文化兴村

  重现古迹光彩,丰华人当仁不让,先后通过集资捐建了黄木魁星阁和分江本主庙,为丰华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韵味。

  丰华村文人陌槿所写的《丰华村简史》,记录了很多丰华村的村史沿革、民俗文化及许多逸闻趣事。

  村史馆和民俗馆以实物遗存、图文资料等方式,展示村情村史、风俗民风、特色民居、村规民约等乡土文化,增强了村民的乡土情谊,提升了村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丰华村一直延续的传统;在战争年代,丰华村的祖辈们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热血;

  和平年代,为家乡建设不懈努力,新建的剑兰公路上有他们辛勤奉献的汗水,黄木完小有他们无偿捐献的翰墨书香;黄木水库因为他们的大力支援,才有了粼粼波光;兰坪丰华通用机场因为他们的铿锵付出,才有了驰骋长空的彩虹。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兰坪丰华通用机场

  农业是丰华村的根。丰华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土地流转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激活社会资本,吸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种养殖,开辟丰华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丰华村的产业发展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深耕细作,已然初具雏形。

美丽丰华•创富沃土

丰华村现代农业种植基地

  900亩高标准蓝莓基地已完成建设,苗木正在吐露新姿;

  600亩车厘子示范基地里,嫩芽渐绿,长势喜人;

  300亩现代化草莓基地也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0亩的天麻种植基地里,“红乌”杂交天麻鲜脆可口……

  产业致富的示范引领下,丰华的外出青年也返乡创业,发挥自身特长,建立农民合作社,共同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华兴合作社的碱水面和火腿初具名气,萱萱合作社的菊花茶和玫瑰酒远近飘香……一个个产业项目逐步发展壮大,带动了许多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

  兰坪丰华通用机场正式通航投入运营,将为丰华村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丰华村的幸福画卷,是一场化茧成蝶的蜕变。从传统到现代,从清贫到富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务实担当、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使命写照,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新希望,丰华村必将迎来更多发展的机遇,成为万众瞩目的创富热土。

  风正时济,未来可期,一幅幸福的蓝图正在丰华璀璨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怒江   村史   剑兰   民族政策   自然村   脱贫致富   天麻   沃土   合作社   村民   乡村   公路   幸福   美丽   基地   项目   文化   科技   丰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