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时代真的变了。

20多年前,流行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是保健品,其中代表性人物有2个,一个是济南三株的吴炳新,另一个是巨人的史玉柱。

如今开始谈“下沉”,前几年是互联网企业,阿里、京东、百度等大佬,像当年的三株一样,将广告刷到了农村的墙上。最近两年,海底捞开始了急风骤雨般的“下沉扩张”。

“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1、从“农民包围城市”到“下沉”,来自同一个理由

领袖说了,人多力量大,从人口的分布看,当然是个好生意。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1998年之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不到30%,那时候农村是广袤的天地。

很多企业界人士喜欢研究领袖,吴炳新和史玉柱更是相当热衷。

当年,三株在全国有16万销售大军,在各地建有600多家公司,设有2000多个办事处,人员遍布中国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号称是除了邮政之外当时中国最牛的网络,一度把广告刷到农民的猪圈、茅房的墙上。

史玉柱在第一次失败后,曾专程到济南向吴炳新请教。不知道是不是受吴的影响,第二次创业时,他盯准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曾亲自带人去当地农村一家一户地推销。当时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头老太太,见到人来特别高兴,史玉柱就此东山再起。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第一次突破了50%,到2020年末达到了60%。从比例上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

但几年前互联网大佬之所以“下沉”,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城市的流量已经见顶,触摸到了天花板,再怎么“内卷”,池子里的水就那么多了。

况且,根据一个关于“下沉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到2018年,所谓“下沉市场”(指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6.6%,达9.3亿人。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下沉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近年来,“下沉”成了高频词。

2、海底捞“下沉扩张”有多猛?三线城市疯狂开店

从去年以来,被称为“火锅茅”的海底捞是真刀真枪“下沉”,而且力度相当大。

其实,海底捞本身发源于“下沉市场”,由张勇、舒萍夫妇和施永宏、李海燕夫妇(当时还没有结婚)于1994年创办于成都下辖的县级市简阳,不过,真正名声称大振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

最近两年,海底捞突然在“下沉扩张”上发力。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但海底捞逆势扩张,根据其公告的数据,去年共新开了544家,其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开的店达257家,接近一半。到2020年12月31日,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达到了451家,接近了二线城市的499家,占总数1298家的1/3强。

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2020年之前,其大多数店在一线城市,其次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只有不到200家。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新开的门店数量分别为75家、204家和344家,在三线新开的门店数量,超过在一、二线城市新开门店数量的总和。

其“下沉”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

原因当然不难理解,一家饭店不可能无限制地在一个城市增加门店的数量,这会形成“内卷”。一个数据或许可以佐证,2017年和2018年,海底捞的日翻台率达到5次,2019年下降到4.8次,2020年下降到3.5次。当然,翻台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海底捞的数据看,他们“下沉”的效果不错。

根据海底捞2021年半年报披露的数量,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达到69.30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82.7%。

众所周知,三线及以下城市房租要低得多,有的业主方,甚至为了引进海底捞而补贴装修费等优厚条件。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海底捞单个门店承担的租金在100万元左右,而到了2020年下降到了不到20万元。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扭亏为盈,“下沉”应该功不可没。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3、“下沉”真的是好生意吗?

从商业的角度上看,人口和市场不一定是成严格的正比关系,否则就不用现在才提“下沉”了。

收入和消费能力上差距很大。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万元,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达到了6.9万元、6.5万元和6.3万元,人均消费支出,上海、广州和深圳都超过了4万元,北京也达3.9万元。

而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万元,大部分省份低于平均数;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万元。这两个数据均为北上广深的一半左右。

但从海底捞的数据看,他们受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大。仅以客单价为例,一、二线城市为114.9元、104.6元,三线城市为99元,差距不是很大。

不过,最近其河南安阳二店在开业不到1年就突然闭店,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其中一个疑问是,是否意味着开新店受阻?

史玉柱农村包围城市,海底捞“下沉扩张”,“下沉”是个好生意吗

三线城市的客单价与一、二线城市相差不大是好事,但如果仔细想想呢?人均消费支出只有一线城市一半,三线城市的老百姓有多大的可能经常吃海底捞?北上广深每月人均三四千元的消费,吃一次海底捞问题不大, 三线城市1千多元,每次100元,是不是压力有点大?再说,刚开业时,花100元吃个新鲜没问题,接下来呢?

以安阳为例,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为2.55万元和和1.48万元,平均月消费支出为1200多元,只够吃12次海底捞。

而三线城市人口数量显然也无法与一、二线城市相比,能容纳的店数也要少得多,可能1家店就够了。一个城市1家店,运营、管理成本显然要比开几家店要高。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各地口味和消费习惯相差很大,三线以下市场更是如此,这是餐饮企业几乎没有在全国开花的原因。

对比一下做快餐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他们也是近年才大力开拓三线以下市场的。2020年,肯德基58%店开在三线以下,麦当劳约50%。但其消费要低得多。

“下沉市场”很大,大家都知道,但生意是不是好做,是另外一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海底   大佬   安阳   农村   麦当劳   肯德基   城市   北京   中国   上半年   包围   人口   很大   数量   数据   市场   科技   史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