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资源循环利用需求迫切,政策驱动行业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国内外形势来看,资源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需求迫切。《“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在国家政策催化驱动下,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增长,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加快发展。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1.资源循环利用需求迫切,政策驱动行业加快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的需求迫切。

1) 从国际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潮流,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路径。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系统部署新一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推动循环经济加速发展。此外,当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价值 链和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严重冲击,国际资源供应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对我国资源安全带来挑战。

2)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 、国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使得资源能源需求刚性增长,同时 我国一些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转,资源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因而,综合国内外发展形势来看,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较为迫切。

政策驱动行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从当前国内外形势来看,资源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需求迫切。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 展规划》出台,在国家政策催化驱动下,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增长, 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加快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标准,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强化行业监管。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2.循环利用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到 2025 年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十三五”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20 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15 年提高了约 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 能源消耗继续大幅下降,单位 GDP 用水量累计降低 28%。2020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56%。

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020 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 50%;废纸利用量约 5490 万吨;废钢利用量约 2.6 亿吨,替代 62%品位铁精矿约 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1450 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 23.5%,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为 325 万吨、740 万吨、 240 万吨。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加完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 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到 2025 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单位 GDP 能源消耗、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别降 低 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60%(较 2020 年提升 4pct),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达 60%(较 2020 年提升 10pct),废纸利用量达 6000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9.29%),废钢利用量达 3.2 亿吨(较 2020 年增长 23.08%), 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 2000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37.93%),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 400 万吨、1150 万吨、290 万吨,分 边较 2020 年增长 23.08%、55.41%、20.83%。同时,《规划》提出, 到 2025 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资源回收量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逐渐增加,废钢回收量增长明显,到 2018 年,我国废钢回收量已达到 21277 万吨,同比增长 22.34%;2017 年我国废有色金属回收量为 1065 万吨, 同比增长 13.66%,增长快速。2018 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为 1830 万吨, 同比增长 8.09%。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3.突出重点领域,引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以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三大任务,为保障这三大重点任务有效完成,《规划》进一步提出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五项重点工程,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六个行动计划。

随着《规划》提出的上述工程和行动计划落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将不断完善,废旧物资、固废、建筑垃圾、废弃电器电子、 废旧动力电池等资源再生利用程度实现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装备制造、 再制造产业、塑料回收利用等产业规模有望显著扩张。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4.投资建议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将驱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发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汽车拆解、废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危废资源化利用、废纸回收利用以及塑料循环利用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领域:华宏科技、怡球资源;汽车拆解领域:贵研铂业;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格林美;固废处理领域:瀚蓝环境、三峰环境、上海环境;危废资源化领域:高能环境、浙富控股; 塑料循环利用领域:英科再生(拟上市)。

2025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

风险提示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若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将会导致设施建设规模不及预期,对行业市场规模扩张带来不利影响,对行业内企业的业绩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 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若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盈利情况,使得企业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对企业市场表现带来负向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若市场竞争加剧,将会使得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和收入增长趋缓,对企业业绩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影响行业内企业的市场表现。


报告出品方:中泰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谢鸿鹤

精品报告来源【远瞻智库官网URPRO,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体系   产业   废钢   资源   迫切   有色金属   产值   再生资源   效率   需求   领域   我国   环境   政策   数码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