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老人开网店的独特优势。

文/吴鹤鸣

编辑/范婷婷


“亲,有什么需要的吗?”


对所有电商平台客服来说,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开场白,熟练到成为了一种本能反应。


但是对退休阿姨刘琳来说,这句话她践行了7年,从一开始打一句“你好”都要两分钟,到现在可以两只手机左右开弓、同时和五六个客户聊天,除了速度上的提升,她也用自己的经历诠释这个“亲”,能有多温情。


她的店铺装修平平无奇,宝贝图片只是经过简单的PS,没有视频,也没有直播,整个店铺几十个SKU,卖的也是厂家代理的东西,很多人即便刷到,可能也会直接选择跳过。


不做钻展不做直通车,每个月的流水不过万余,在千万电商卖家里,她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在刘琳家买过东西的顾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阳光开朗,都喜欢喊她一声“姐”。她不像个生意人,倒像客户的邻居长辈,平日里唠嗑聊天,生活上慰问关心,卖不卖东西不重要,在茫茫网络相遇就是缘。


“好欺负”的店主


-“姐,我最近缺钱,能不能少给20块。”“好。”


-“姐,我老是长痘痘,痤疮还严重,怎么办啊?”(痘痘老是好不了的小男孩,有些自卑)“你先拍个照片给我看一下。”


-“姐,我有点胃疼,在医院呢。”(月前买过面膜的小姑娘)“那要注意身体啊!记得按时吃饭。”


-“姐,我还有点面膜没用完,但是我脸已经好了,能不能退剩下的?”(一个住在农村的女人,家里比较穷)“可以的。”退回来的面膜刘琳一般就自己用了。


……


刘琳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起床到睡觉,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她好像不懂拒绝,顾客提了什么要求,她总是一口答应,比起自动回复,刘琳更愿意自己敲键盘。


刘琳今年58岁了,儿子担心她身体吃不消,闲暇的时间就跟老婆两人分担店铺的打包发货工作,“忙,但是很开心”,不止因为赚了点钱,也因为网店让刘琳改变了许多。


做了半辈子的行政工作,2013年10月,刘琳从当地的园林局退休。拿着三千块钱的退休工资,刘琳原本可以在洛阳过上悠闲的退休生活,但她闲不住。


退休一年后,她听说朋友的女儿硕士毕业,不去上班,在家开网店,每个月最少也能挣五千块,“我不打麻将,也不跳广场舞,总想找点事儿做做”,于是刘琳就在网上开了店,从朋友推荐的供应商那里进货,卖皮具。


起初刘琳不会打字,就像所有初学电脑的人一样,把眼镜架在鼻梁末端,一根手指一根手指敲字母,敲一下就看一眼屏幕;上架第一件货物,坐在电脑前花了三天时间才搞定,后来还自己摸索最优的上架时间;为了学习运营知识,花钱报名网课,“我也记不住那些”,于是老师一边讲,她就一边操作,一遍,十遍,五十遍,用肌肉记忆代替笔记;为了让图片更好看,自己学习美图秀秀的操作。


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刘琳家的蚕丝面膜


没有想象中的月入五千,三个月后刘琳才接到第一单。开店起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月均销售从100到300再到500,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刘琳的爱人和儿子都劝她放弃,但她不死心。


“朋友说皮具周期长,要卖点快消品”,于是刘琳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护肤品行业,在1688上“海选”供应商。回到熟悉的领域,刘琳渐渐得心应手,专业的建议、细心的服务和颇为“复古”的社群运营,让她获得不少铁粉,月营收在去年终于破了万,“等到月入3万,我就把店交给儿媳妇打理”。话虽如此,但刘琳未必舍得。


疫情过后,刘琳的儿媳妇失业,全职在家帮婆婆。因为她卖的是护肤品,需要自己指导顾客选购,一聊就是个把小时,经常有咨询一天的客户,最后也没有下单,但刘琳不放心把客服的工作分给别人,“怕他们粗心、敷衍”,这块工作是她最为看重的部分,儿子和儿媳妇却没少因为刘琳维护顾客的方法而担心赔钱。


感性生意经


去年,刘琳的一个顾客买了几盒面膜,收货后跟她说少了两盒,刘琳觉得奇怪,发货前都是反复确认的,从没出过错,但刘琳二话没说给买家补了货。第二次对方来买面膜,过两天又说少发了两盒,这次刘琳还是给她发了,但多给这个买家留了几句话,“下次收到货一定第一时间查一查,每次都会少一两盒,我不得不重视是不是我们工作出现了问题,我不怕给你补,送你都行,希望下次不再有少货的情况出现”。


真实原因刘琳至今不得而知,只是这个买家后来再没说缺货,只是说了句“对不起刘姐,可能我前些天用了忘记了”。留给彼此一点空间、一点自尊,以善意和耐心对待所有人,是她的生意经。


她赚吗?也许这单她真的没赚到钱。她亏吗?也许她因此挽救了另一个人的善意。这个账谁又算的明白呢。


刘琳的很多顾客都成了她的朋友,因为她总是对症下药,推荐给顾客最合适的产品,不强推任何东西,也因为她常常关心顾客的生活琐事和烦心事。她会关注经常上夜班的小姑娘的身体状况,像母亲一样嘱咐她要按时吃饭。


2019年,一个做手串生意的顾客告诉她,孩子得了白血病,治病还差一点钱,刘琳觉得可能跟他常年在家喷漆有关,一边在自己的顾客群里发起“水滴筹”帮助筹款,一边叮嘱他别再在家里上漆。她一直关注小孩的病情直到康复,即便这个人后来再没有买过她的产品,她也从来不以此作为得失计较的度量,“成单只是生意的三分之一,后面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一次生意,一生朋友”,刘琳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刘琳店铺买东西的人很少有退货的,唯独有两次退货她记忆深刻。一次是一个农村妇女,跟刘琳支支吾吾地说,“姐,我这脸都好了,还剩几盒面膜,用不了挺可惜的,能不能帮我退了?”此时距离她确认收货已经超过三个多月,脸上的痘痘也消了,刘琳觉得她生活不容易,当即给她退了,最终寄回来的散装面膜自己用了,“人家的售后可能7天包退,我不限时间”。


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刘琳时常去山区帮助孩子,这些孩子都叫她“妈妈”


还有一次发货,快递小哥已经等在人家的门口,买家说“出去旅游了,没人收货,就退了吧”,刘琳一样给人退了。一个月后买家又重新下单,刘琳的儿媳妇说“要不不卖他了,上次亏的邮费都不够赚的”,刘琳没同意,还是给人家发货了,“你不给人家发,上次的邮费白亏,你还失去一个顾客”,这里面的账,刘琳的算法和其他人不一样,别人算的是钱,她算的,是情。


善意换善意


前不久,河南大雨,刘琳的仓库也没有幸免,货物被泡了一半,一部分面膜的盒子泡坏了无法销售,刘琳就想留着自己用。她的几百个铁粉们听说后,就让刘琳卖给他们,“他们说姐你发给我们吧,反正面膜能用就行,盒子好坏没关系”。


回敬善意的,往往也是善意,刘琳的群里可能只有区区几百个粉丝,比不上那些动不动就几百上千万的大V,但他们是刘琳放不下这个店铺的理由。收获的每一点善意,刘琳都感激在心,网店里每成一单,她就会往群里发一个红包,金额有时多有时少,用来感谢他们的信任。


儿媳甘拜下风,老阿姨卖这个月入过万,竟成家中老大


因为常年久坐,刘琳有些腰椎间盘突出,最近搬进山区庄子村养身体,庄子村就夹在5A风景区老君山和4A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中间,每年盛夏酷暑都有很多来这里避暑的洛阳人。去村里之前,儿子悄悄地将她的手机设置为“陌生来电拒接”,刘琳过了很久才发现,“儿子心疼我,毕竟我年纪大了”,虽然这种善意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现在,店里的打包拣货工作都交给了儿子和儿媳妇,但刘琳还是放不下她那群可爱的顾客们,即便在休养,她依然每天上线,和每一个来店铺里的客户聊天。


身处深山,但是在网线的两端,“亲”和“姐”之间从来就没有隔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铁粉   都会   儿媳妇   儿媳   收货   面膜   善意   阿姨   家中   店铺   买家   顾客   儿子   东西   客户   时间   朋友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