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4月26日,在位于太行山绵河河畔上的一座石屋内,宋海云将玉米粒倒进中间的磨口,随着水磨不停地转动,金黄色的玉米面缓缓地流了出来,散发出清香的味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曾经碾米磨面使用的石磨,逐渐被电力机器所取代,成了一代人永久的记忆。而如今在太行山深处、绵河河畔的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峪村,仍有一盘石磨随着缓缓的河水转动着。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靠水吃水”,创造出令人称奇水磨工艺。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南峪村地处晋冀交界处,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距“天下第九关”——娘子关仅7公里。从娘子关流出的绵河水,流经南峪等村,丰沛的水资源造就了绵河两岸古老的水磨工艺。据记载,清代中期是当地水磨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那时家家户户依靠绵河水建起了水磨,以此为生,还有一些人利用水磨发了家。因此,当地至今还流出着“家有连轴转,赛过做知县”的说法。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水磨的原理,就是将湍急的水流转化为动力,以此来推动水轮,进而带动石磨的转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从山西娘子关流出的绵河水被抽回了省内,用于灌溉。另外,加之遇到干旱少雨,绵河经常发生断流现象。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水磨的运转,失去了动力,水磨坊不得不关停。如今,在绵河流经的岸边随处可见当年水磨坊的残垣断壁。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近年来,随着生态的恢复和农田的合理灌溉,绵河水流开始变得丰沛起来,为水磨的转动提供了动力。图为宋海云正在调整水闸,准备为村民们碾米磨面。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均匀的水流动力在将米面等粮食作物碾碎的同时,还能很好地保留下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变质。而使用电力机器,很容易使其营养成分流失。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在当地,除了磨食用的米面粉的水磨外,还有专门磨用于制香原料的水磨。图为玉米粒经过反复的碾压,变成金黄色面粉,缓缓地从磨石中流出来。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随着水轮的传送,石磨的下扇开始跟着转动起来,而上扇由于被铁链牢牢地固定在木桩上则纹丝不动,通过上扇和下扇的摩擦,玉米粒就变成了细腻的面粉。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在水磨坊里,还有一台传统设备格外显眼,据宋海云介绍,这是一台连接水磨的白面加工设备,已有50多年了。通过传送带,将碾碎的小麦面输送到设备中进行最后的筛选。这就是最传统、最古老的一种白面制作工艺。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水磨工艺渐渐消逝。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工艺,南峪水磨被入选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当地投入资金、技术对其加以保护。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生活在绵河两岸的的古人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令人称奇的水磨工艺,并且延续至今,希望后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探访大山里的千年“连轴转”:村民曾靠它发家,今成了“活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井陉县   石屋   太行山   石家庄市   活化石   丰沛   水轮   水磨   石磨   米面   白面   娘子   河水   村民   玉米   千年   动力   工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