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6月8日晚,走进位于雄安新区雄县东北方向15公里处,一片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映入眼帘。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有着“亚洲最大高铁站”之称的雄安站,正呼之欲出。自2018年开始,雄安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这座“超级工程”从选址、破土动工、大规模建设、主体完工等主要节点的瞬间,见证了“未来之城”崛起。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现在从画面上看,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北方司空见惯的一个小村庄。然而,2017年12月,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发布的《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改变了这个小村的命运。雄安站最终确定在这个村——关李马浒村西位置。一时间,面积和人口并不大的关李马浒村成为焦点。图为2017年12月19日,雄安站位置确定后,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的搬迁前的关李马浒村,一片宁静。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随着雄安新区规划政策的不断出台,雄安站的开工时间、设计规划、建成规模等逐渐明晰,人们对这座大型高铁枢纽充满了期待。图为2018年11月28日,在关李马浒村西处,一片平坦的土地被绿网覆盖,远处停放着很多大型机械。3名懵懂的小学生坐在土堆上望着眼前这片土地,他们或许还体会不到即将远离热土的感受。两天后的12月1日,随着大型机械的一阵轰鸣声,雄安站正式开工建设。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大型机械进场,关李马浒村西俨然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吊车林立,机械轰鸣,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周边的村民前来观看。而摄影师也不例外,他用无人机记录下雄安站建设之初的繁忙景象,而此时,关李马浒村征迁工作也在部署进行中。图为2019年1月27日,航拍雄安站开工之初的施工场面。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时隔6个多月后,再次来到雄安站施工现场,此时已是塔吊林立的场面,工程由地下全面转入了地上主体结构建设。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30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第一线上,雄安站建设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今年4月底,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图为工人们在炎炎烈日下,坚守岗位。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图为夜幕下的雄安站依旧灯火通明,从空中俯瞰雄安站椭圆造型已经显现出来,犹如白洋淀里荷叶上的一滴露珠,极具设计感。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5月29日,迎来雄安站建设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随着最后一根钢梁缓缓吊装完成,自此雄安站主体结构顺利完工。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雄安站施工工期为24个月,分为地下2层和地上3层,总面积达47.52万平米,总规模13台23线,是一座集智慧、绿色于一体的高铁站。于今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车,届时,从雄安站乘坐高铁列车只需半小时可直达北京。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从最初的选址确定、破土动工,到全面转入地上,再到现在的主体结构完工,在仅仅十几个月时间里,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雄安速度”和“雄安质量”。这一切,摄影师一直用镜头记录着。千年大计,未来可期!

从小村庄到“超级工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雄安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白洋淀   雄县   摄影师   无人机   破土动工   节点   北京   村庄   灯火   新区   景象   主体   地上   镜头   速度   结构   时间   机械   工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