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的屏幕

屏幕的好坏分为以下几点,今天就让我来为你解解惑叭如何全面地评价一款手机的屏幕?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句话,这一两年手机圈流行一句话“LCD永不为奴”,真的是LCD屏幕就好吗?当然不是,产业链的人也不是傻子。如何判断一个屏幕的好坏呢?我想了想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是屏幕硬件,然后是驱动调光,最后是系统层级的支持,因为手机是一个综合体验体,同一块屏幕在不同厂家的手中也会得到不同的效果,用手机屏幕浏览内容是我们的体验而不是一块单纯的屏幕。这样的话,除了屏幕硬件,评价一块屏幕还应该涉及到调光驱动等,甚至系统模式等,我们一点点来说。

最好的的屏幕


硬件是屏幕的基础

先说材质,目前主流的手机屏幕分为LCD屏还是OLED屏,这两种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OLED是自发光而LCD是有背光源的,所以OLED更加的薄,LCD可能会有阴阳屏的问题。不管是LCD还是OLED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的高端OLED屏幕已经足够好了,又因为更加薄,可以做出更多改变替换LCD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所有高端手机的屏幕都已经采用OLED屏幕了。“LCD永不为奴”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OLED不好已是过去而且是未来。这段主要讲LCD和OLED的区别

但是不管LCD还是OLED,衡量屏幕的指标基本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评价一块屏幕要从屏幕的指标来判断而不能看到屏幕就下结论,下面说一些常用的衡量屏幕的标准;

最好的的屏幕


色域:sRGB、NTSC、AdobeRGB、P3都是常用的色域标准,一般用NTSC描述的屏幕都不太好,好的屏幕一般如何描述呢?sRGB或者DCI-P3,比如公认的对屏幕要求很高的iPhone就是用DCI-P3标准描述;

对比度:现在不太提了,因为自发光的原因OLED的对比度远远大于LCD

最大亮度:最大的影响是强光下的屏幕亮度;

刷新率:从去年开始手机市场刮起一股90Hz刷新率的旋风,刷新率肯定是越高越好,缺点就是费电;

采样率:早些年我们讨论屏幕的时候还在讨论OGS、On-cell、In-cell等形式,现在屏幕和触控就是一体的,采样率就是描述触控的采集手机触摸的频率,体现出来就是跟手度,屏幕的响应速度;

分辨率:分辨率大家都很清楚了,因为标准的分辨率都是按16:9的比例来定的,现在很多手机屏幕的比例都变了,所以分辨率叫法就很多了,用PPI或者DPI描述可能更加的精确;、

JNCD:色差;

最好的的屏幕


△E:色准;

屏幕不仅仅是硬件

相信很多人看过电脑显示器的调色,比如我手上这个调色仪

手机屏幕跟我们的显示器是一样的,都需要色彩管理,屏幕是硬件,这没有错,但又不仅仅是硬件,其实我们上面说到的JNCD、△E等都是色彩管理的一部分。去年,很多人在说的DC调光,这也是屏幕驱动管理的一部分,DC调光一定就好吗?未必,其实是个取舍的关系。

系统决定屏幕的上限

最好的的屏幕


如果说屏幕涉及驱动涉及色彩管理很多人理解,但是说涉及系统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我们最常见的三个跟屏幕有关的功能:护眼模式、夜间模式、自动亮度就是系统提供的。换句话说,系统是为用户控制屏幕、调整屏幕提供交互接口的,除了上面的功能还又有调整色温,调整刷新率等等。手机的屏幕给人的是一种观感,对于发烧友来说硬件和驱动就是屏幕,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系统跟屏幕密不可分,比如很多普通用户看到阳光下屏幕较暗就认为是屏幕不好,其实这只是系统的自动亮度不好使而已。

说到了手机屏幕的自动亮度,我们就就说一说它,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我们可以手动进行调整,这是好事儿,不过有自动亮度我们还经常手动调整是因为自动调整的效果不好。如何才能让自动亮度调整变的好用呢?需要增加传感器监控环境光,这样可以调整成较为合适的亮度,但是可能跟你想要的亮度还是有一点差距,怎么办呢?自动学习!学习用户调节亮度的习惯,久而久之手机屏幕就会越来越懂你。

有很多用户觉得6500K色温的屏幕偏黄,认为是屏幕不好,其实这是LCD/OLED的标准色温,这与用户的习惯有关也与环境色有关,一件衣服在装修豪华的店里看和在阳光下看可能有很大差别,手机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也需要增加一颗独立的色温传感器,这样才能很好的调整。色温和亮度传感器能否合二为一呢?我也不知道,应该可以。

目前小米10增加了一个传感器来测环境光MIUI自动调节亮度,OPPO Find X2也增加了传感器除了自动调整亮度外还自动调整色温,似乎更领先一点,望其它厂加把劲。

从去年开始手机屏幕的刷新率开始不断的提高,在使用了几部90Hz的手机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内容跟不上,很多时候是徒增耗电,今年120Hz刷新率的屏幕将越来愈多,如果不改善这点将会真的只是个噱头了。想要改善这点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有两条路,先说“节流”:

最好的的屏幕


同一块屏幕刷新率越高越费电,这是肯定的,对于那些根本不支持高刷新率的APP,完全可以自动调整降低刷新率,因为示60Hz的内容在60Hz、90Hz、120Hz三种刷新率下展示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看介绍高刷新率的内容时经常会看到一个鼠标在不同刷新率的显示器上的轨迹,这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刷新率在操作交互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静止的画面根本体现不出来,在手机上如果在触摸操作的时候才触发高刷新率其它时候维持60Hz刷新率这也是一种解决功耗问题的思路

接着说“开源”:

督促APP厂商早点适配高刷新率屏幕

最好的的屏幕


内容厂商支持90Hz、120Hz这样的高刷新率是需要时间的,那就必须要等内容厂商吗?也不全是,比如电视上早就支持视频动态的插帧,目前好像还没有厂商将它引入到手机上。手机同样可以通过支持MEMC(运动插帧补偿)将30帧的视频提升至60帧甚至120帧,观看更流畅、清晰,这在球赛等高速变化的场景中非常有用。

HDR增强画质,这同样在电视上已经有的功能,对于SDR内容也可以转为HDR,增强

目前采用90Hz刷新率屏幕的机型有一加7 Pro、OPPO Reno ACE、Realme X2 Pro、小米10/10Pro等,采用120Hz屏幕的有OPPO Find X2、三星Galaxy S20系列等。目前能根据不同场景自动降分辨率的好像只有OPPO Find X2,这点ColorOS做的不错,MIUI没有提供这个功能有点出乎意料,呼吁各厂抄下ColorOS的这个功能。

最好的的屏幕


题外话:说到降低刷新率其实我也挺支持自动调整分辨率的,比如矢量图为主的应用在分辨率上要求不高,1080P与2K没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地图,这种完全可以降低分辨率,对于游戏等降低分辨率则会明显的影响画质,降低分辨率实用且好用但是要分情况。

总结

屏幕硬件决定了屏幕的基础和下限,驱动和系统决定了屏幕的高度和上限,一块好的屏幕需要好的调教也需要好的应用发挥。科技应该以人为本,好的屏幕应该让我们感受到而不只是冰冷的参数。

酒窝

是的手机屏幕是一个综合体,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我比较认可是屏幕的评判不只是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同等重要,这个有必要提一下coloros操作系统,最直观的体验就是顺畅,操作起来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建议尝试一下

当初叫唤“LCD永不为奴”的除了一部分屏幕调教确实好的iPhone用户,更多的是那些自己用的牌子没用OLED的人,自己没用的都是不成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三星   调光   屏幕   刷新率   色温   亮度   传感器   手机屏幕   分辨率   功能   硬件   标准   内容   数码   系统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