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 追踪全球前沿科技 探寻行业最新风向 //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打击全球经济的同时,对创业投资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也有一些行业/企业在经受冲击的同时,实现了逆势增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近日发布,对相关行业进行了数据梳理与分析。一起来看(本文为该报告部分内容节选)↓↓↓

关于《全球创新观察》

本报告是由国创会创新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新驱动研究院)、资本实验室(北京猎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联合推出的订阅式高端研究产品,每两周发布一次(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报告分为“大变局”“变形记”“新物种”“熊出没”四个模块,详细汇总了全球最前沿的创新探索、产业变革、投资孵化、创新环境构建等活动、案例及数据,旨在帮助用户尽早识别发展机遇、深刻洞悉潜在风险,为中国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支持。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1.大变局

●中国正在缩小与美国的研发支出差距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科研经费支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但其主导地位正受到中国的挑战。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两年期《科学与工程指标》最新版报告,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研发总支出从7220亿美元增长到2.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研发支出平均每年增长4.3%,而同期中国的研发支出每年增长17%以上。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按购买力评价(PPP)计算,2017年,美国的研发支出达到5490亿美元,为全球最高。同期,中国的研发支出增加到4960亿美元,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目前,中美两国合计占全球研发总支出的近一半,分别为23%和25%。回到2000年,当时中国的研发支出仅为330亿美元,美国是2690亿美元。由此可以发现中国研发支出的增长之快。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但是,从研发强度(研发支出与GDP比)来看,韩国2017年的研发强度达到4.6%,为全球最高;其次是日本(3.2%)、德国(3%)和美国(2.8%)。同期中国的研发强度为2.2%,与上述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聚焦与中国的竞争,“新美国安全中心”提出“打造联盟创新基地”

3月底,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了一份名为《打造联盟创新基地(Forging an Alliance Innovation Base)》的报告,该本报告提出了一个“以美国及其盟国为基地的技术创新和保护共同体” 的蓝图。

报告开门见山地表示,重点关注与中国的技术竞争,并提出:除非美国建立这个“联盟创新基地”共同体,否则它将在与中国争夺21世纪技术制高点的竞赛中稳步失去领导地位。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利用其令人难以应对的规模优势,例如研发(R&D)支出、数据集、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风险投资以及领先的技术公司等竞争实力,来参与竞争。美国要与之抗衡,对自己有利的唯一方法是加深与盟国的合作。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数据来源:引自该报告

为建立该基地,报告提出了5个设计原则:1.为联盟创新基地采用灵活的架构,可以容纳具有不同威胁感知和独特能力的国家;2.创造切实的经济利益,以激励盟友采取更严格的技术保护措施;3.把技术合作聚焦于一些范围较小的问题,以便于协调大家对国际威胁体系本质的不同看法;4.培养“共同受益”的精神,消除根深蒂固的国内支出和采购偏好;5.从一开始就整合政府、公众和私营部门,对联盟创新基地的建设提供重要推动力。此外,该报告还对如何逐步构建起联盟创新基地做了详细阐述。

●一季度全球创业投资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亚洲地区受影响最大

在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打击全球经济的同时,对创业投资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根据CB Insights最新统计数据,在一季度,北美、亚洲与欧洲地区的创业投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从投资数量来看,亚洲地区同比下滑20%,环比下滑28%,在各地区中下滑幅度最大。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从投资金额来看,亚洲地区同比下滑20%,在各地区中同比下滑幅度同样最大。但与2019年四季度相比,亚洲地区投资额度反而实现了14%的增幅。这主要是因为本季度中国几起大额投资的带动:贝壳找房、自如租房和猿辅导分别获得10亿美元级融资。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在一季度,印度创业投资活跃度均经历了季度性收缩。与2019年四季度相比,本季度投资数量下降16%,投资额度下降26%。

2.变形记

●疫情期间全球区块链应用呈现出三大新趋势

根据国创会创新院及资本实验室的不完全统计,在2月到4月的三个月间,全球共有典型区块链应用356起。通过数据梳理,我们有几个关键发现:

第一,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治理到贸易融资,中国显然已经走在全球区块链应用的最前列。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构件,区块链必将继续加速与各行业的融合,并发挥出更可靠、更普及、更具实效的作用。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第二,在此期间,全球区块链抗疫应用达到65个,占比达到18%。其中,仅中国就占了52个。同时,国内在利用区块链抗击疫情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敏捷性。在2月份,这些应用主要发挥了应急响应功能;而到了3月份,就开始向着更主动、更广泛、更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第三,在4月份,随着疫情在全球更多国家出现,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也开始推出一些抗击疫情的相关应用。但总体而言,这些国家在该领域的应用活跃度低于中国。

●疫情之下,耐克数字化战略成功实施,中国市场线上销售大增30%

在疫情之下,全球众多零售商不得不“关门大吉”,并已经或将持续经受前所未有的业绩冲击。但是,耐克公司在经受冲击的同时,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

据耐克于三月底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截至2月29日)数据,该公司在本季度的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101亿美元,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98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对业务的影响,耐克在中国的季度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出现六年来在该市场的首次下滑。

但值得关注的是,耐克在中国的线上业务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一方面,耐克线上平台Nike Training Club在中国的注册人数和参与度都有着快速提升。截至本季度末,耐克所有运动app的每周活跃用户数量比季度初增长了80%;另一方面,线上应用与交互平台直接带动其线上渠道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6%,在中国的数字业务销售额则同比增长了30%以上。目前,耐克在大中华区80%的门店已经恢复营业,这将进一步减少疫情对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

“我们知道,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强大的品牌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开始复苏,没有人比耐克更能适应当前的环境。”

——耐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Donahoe

总体而言,耐克在本次疫情期间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而这一切来自于其数字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据报道,在中国疫情爆发期间,随着线下销售的暴跌,耐克管理层调动了所有资源来支持数字渠道。

●从负债1亿美元到收入增长98%,读者文摘集团如何实现数字化重生?

自1922年创刊以来,读者文摘集团的旗舰产品《读者文摘》一度成为全球发行量和读者数量最大的杂志之一,覆盖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亿的读者。在进入21世纪后,该集团陷入困境。《读者文摘》的发行量和营业额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其它的杂志也销量惨淡。2007年,利普伍德控股公司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集团;2009年和2013年公司两次申请破产保护,并陷入巨额债务危机。

2014年,Bonnie Kintzer担任读者文摘集团的CEO,领导公司进行品牌重塑和数字化转型,将公司业务转变为“数字优先+多平台运营”的媒体公司。2015年,读者文摘集团更名为Trusted Media Brands(简称TMB)。

2015年,Vince Errico担任TMB的首席数字官,实施了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措施:1)重新评估并整改公司网站,打通内容管理系统、后台技术、数字编辑和测评工具。2)扩大数字编辑团队,大规模招聘搜索引擎优化和社交媒体员工,根据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生态特点创作内容。目前新媒体编辑和杂志编辑每月可以撰写500-800篇文章,而过去杂志每月只能发表30-75篇文章。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及消费意向,2018年4月,TMB成立了“洞察实验室”(Insights Lab),为品牌营销人员提供关于消费者和营销趋势的数据和信息。该实验室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现代美国家庭消费趋势和品牌营销的研究报告,为广告合作伙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目前,读者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75%,涵盖了订阅、图书销售、线下活动、报摊销售等领域。

TMB还积极探索新产品业务。2019年4月,公司旗下杂志《家庭勤杂工》推出了名为“家庭勤杂工内幕”的会员计划,会员费每年为179美元,为用户提供DIY项目计划、在线课程、学习建造棚屋或安装厨房挡板等技能学习服务;2019年9月,公司首个只做数字内容的在线健康资讯平台TheHealthy.com上线。据统计,该网站的月访问量已达到260万。公司计划还将推出更多垂直领域的网站。

在过去五年中,TMB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效果明显。据公司称,2017年,公司偿还了所有债务;2015-2019年,公司数字收入总额增长了98%,复合年增长率为19%;每月访问公司数字平台和印刷读物的用户达到6000万人。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的同比数据显示,TMB网站的独立访客的年增长率达到30%。

对比其它传统媒体巨头的倒下,读者文摘集团是数字化时代转型重生的典型代表。当下,数字化、移动化和社交化大行其道,那些倒下的巨头都败在对技术进步的漠视、对用户需求变化的视而不见。

3.新物种

●AI初创公司Unlearn.AI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加速临床试验

双胞胎在医学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临床试验领域。利用双胞胎的遗传相似性,通过对比测试,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考虑到双胞胎的寻找和招募比较困难,人工智能正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新技术。美国初创公司Unlearn.AI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通过开创性的计算临床试验来加速药物开发。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Unlearn.AI已经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平台DiGenesis®,可以处理数千名患者/志愿者的历史临床试验数据来建立特定疾病的机器学习模型,从而构建“数字孪生/数字双胞胎”及虚拟病历。数字孪生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测试结果和临床试验中的生物标记记录。通过这种生成的对比数据,可以减少药物临床试验所需的患者数量,无需招募双胞胎,同时保持严格的研究证据标准,并保证试验的随机化与盲法。

Unlearn.AI的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大幅减少招募试验患者所耗费的时间,并减少安慰剂的使用。通常,在临床试验中,50%的受试者需要使用安慰剂。此外,数字孪生可以减少因受试者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变异性,同时,还可以获取每个受试者的个性化治疗反应,从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日,公司完成了由8VC 领投的1200万美元A轮融资,已累计融资1800万美元。

●初创公司SOMATIC利用VR技术训练清洁机器人打扫卫生

美国纽约初创公司Somatic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商业场所清洁机器人供应商,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员工完成脏乱差的清洁工作。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目前,公司正在使用VR技术训练机器人执行工作,以引导机器人在何时、何处进行擦试、吸尘、喷涂和吹干等工作。机器人依靠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传感器进行导航,可以在公共卫生间内自由移动,并能完成开门和乘坐电梯等操作,还会根据需要自行完成充电,重新补充清洁剂。

据Somatic称,其清洁机器人可以应用在机场、赌场、办公室和其它带有大型商业卫生间的设施,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清洁工作。

此外,公司正在推出机器人租用服务,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租金1000美元。在美国,清洁工每月薪酬在4000-10000美元之间。相比之下,清洁机器人可以大幅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目前,公司已经获得Y Combinator和SOSV提供的30万美元融资。

4.熊出没

●国际能源署:疫情造成70多年来对全球能源系统的最大冲击

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报告,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度全球能源需求将下降6%,相当于失去了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印度的全部能源需求。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是70多年来对全球能源系统的最大冲击,而这种需求下降也将使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形见绌。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报告数据显示,疫情对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影响最为严重。例如,美国的需求将下降9%,欧盟的需求将下降11%。从能源构成来看,本年度石油需求下降幅度最大,将达到9%;其次是煤炭,下降幅度8%;天然气下降幅度5%,核能下降幅度2.5%。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值得关注的是,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本年度唯一实现需求增长的能源。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有更多的该类项目上线,各国法规与政策的推动,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在6周内突破3000万人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6日9时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365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超120万例。

疫情导致经济停滞,各行业企业的停工则直接推动了美国失业率的持续上升。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截至4月25日当周,又有380万美国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在过去六周内,申请失业救济的美国人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全球创新观察》研究报告4月刊下发布

但从近四周的统计数据来看,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正在呈现下降趋势,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然而这些数字可能并不能代表美国真实的失业情况。

据悉,美国劳工统计局仅仅把下岗后正在寻找工作的美国人归为失业者,而很多已下岗的工人因疫情无法出去寻找工作。此外,穆迪分析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因审核工作积压,有些失业者的救济申请还没有得到审核处理。因此,这些人员并没有计算在失业救济申请数量中。

4月末,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Kevin Hassett)更是表示,美国4月份的失业率可能达到16%,甚至更高。这将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高的失业率(1933年美国失业率高达25%)。

美国就业市场只是全球疫情肆虐下的一个缩影。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间比危机爆发前减少10.5%,相当于减少3.0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约有16亿从事非正规工作的人面临收入减少的风险,占全球近半数劳动人口。此外,全球约有4.36亿家企业面临经营中断风险。

如需报告全文,欢迎订阅《全球创新观察》系列研究报告。

我们期望通过本报告

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和把握技术与产业的演进动向、判断自身优势和差距、识别产业机会、优化产业布局、规避产业风险、提升对科技产业的决策、管理与服务水平;帮助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前瞻性地洞察行业机会与风险,优化战略、研发与投资布局,在技术和产业的演进过程中持续保持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亚洲地区   读者文摘   全球   区块   美国   疫情   月刊   中国   机器人   支出   美元   数字   报告   数据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