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不得不知的摄影简史(中)


摄影师不得不知的摄影简史(中)

上周分享了上篇,反响不是很好,继续分享中篇,有始有终。

1902年,斯蒂格利茨创办了“摄影分离派”,强调摄影要跟绘画分开。提出“现时摄影”,并让作品有了“象征”意味,为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摄影的出现做了铺垫。斯蒂格利茨因此被称为“现代摄影之父”。

1904年,美国社会纪实摄影师刘易斯·威克斯·海因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拍摄的《送报男孩》等作品充满了温情。

1907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跟以往的肖像摄影不同,柯蒂斯的肖像照拍出了民俗风情,被称为“民俗摄影大师”,著名的作品有《马洛克·亨利的妻子》。

1919年,包豪斯学派在德国魏玛建立,这里成为欧洲各个艺术领域最主要的实验中心,一些重要的结构主义艺术家都在这里任教,对后来的结构主义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0年,法国都市摄影师尤金·阿杰特向国家历史资料管理处出售了250张旧巴黎照片,展现了旧巴黎的纪念碑,古教堂即将拆毁的贫民住宅,殡葬马车等。

1924年,美国的浪漫主义摄影师克拉伦斯·辛克莱·布尔成为好莱坞米高梅剧照部门的负责人,此后为葛丽泰·嘉宝等明星拍摄了大量照片。

1928年,新客观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卡尔·布劳斯·菲尔德发表《马兜铃》。他喜欢通过突出自然的物体的局部细节来拍摄静物。

1929年,出生于匈牙利的摄影师安德鲁·柯特兹发表《埃菲尔铁塔的脚下》,试图通过强调特殊的角度和特写,找到表现现实的新方法。

1930年,超现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曼雷拍摄了《泪珠》,他还拍摄了一些“物影照片”,颠覆了传统的拍照方式。

整理不易,下次分享下篇,最终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米高梅   埃菲尔铁塔   克莱   摄影师   洛克   爱德华   客观主义   匈牙利   结构主义   超现实主义   巴黎   简史   美国   肖像   照片   作品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