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赛道:腾讯被华为反超,阿里继续领跑,百度AI是核心竞争力

文/杨剑勇

自2006年亚马逊推出AWS云服务以来,经过近十年来发展,随着云变得越来越主流,作为基础设施无处不在,并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下,将会进一步市场全球云服务市场。依据IDC分析报告显示,今年新冠加速了全球各界采用云服务,推动以云为中心的IT的更快转换,预计到2024年,全球整体云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支撑云服务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围绕云服务的专业和托管服务机会方面。

云端赛道:腾讯被华为反超,阿里继续领跑,百度AI是核心竞争力

云将变得越来越主流,作为基础设无处不在,带来产业智能化蓬勃发展

根据IDC所发布2021年中国云计算10大预测中谈到,为了获得业务敏捷性,企业将致力于通过使用云原生开发和部署服务。并预测云支出优化,到2022年,企业会意识到他们至少浪费了20%的公有云支出,这将促使其投资于公有云成本管理,目标是将云支出浪费减半。还有,到2024年,超过55%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将用以云为中心的模式代替过时的运营模式,促进组织协作,获得更好的业务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云市场,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在于各界对新技术需求旺盛,而云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输出窗口,由此带动国内云服务市场增速高于全球。结合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支出猛增65%,超50亿美元,相比2019年第三季度增加了近20亿美元。

云端赛道:腾讯被华为反超,阿里继续领跑,百度AI是核心竞争力

国内云服务基础设施支出,占全球支出的14%,且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各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发对云服务的需求剧增。以百度来说,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智能化落地,使得在云服务市场寻求一条差异化竞争。具体来说,以云计算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基于百度大脑等领先AI能力汇聚为“智”,与业内率先提出的AI-Native服务架构打造新一代“云”,“云智一体”成为百度智能云的独特竞争优势。

这一转变使得云+AI融合更加紧密,不仅拉动智能云规模化扩张,并通过各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案例,展现出各行业智能化升级的蓬勃态势。诸如在智慧港口场景,百度智能云与河北港口合作的AI新基建落地的案例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机场进行得到展示。还有与浦发银行合作探索科技服务金融的模式创新,共同打造了行业首个金融数字人等。

在近日2020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智能云展示其所取得的最新成绩和产业智能化实践,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及成功案例,比如百度智能云联合合作伙伴打造的海淀城市大脑,构建新一代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贵阳经开区合作打造AI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相融合的AI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华为云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对腾讯云超越位居国内第二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应用迁移到云端,以及部署物联网,对于云服务厂商来说,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使得华为云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并迅速挤进国内云服务第一阵营,实现了对腾讯云的超越。根据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从第一季度开始,华为云位居国内第二大云厂商。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云凭借16.2%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二。要知道华为云上线时间是2017年,相比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发展云服务,华为云属于后来者。

云端赛道:腾讯被华为反超,阿里继续领跑,百度AI是核心竞争力

根据Canalys报告可以看出在云服务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处在快速发展中。在笔者看来,核心在于庞大的生态以及丰富的云应用,服务涵盖了laaS、PaaS、数据库和物联网等领域,包括在边云协同方面,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数据处理等应用能力下沉边缘,提供边云一致的应用调度、分发、运维以及治理体验。

物联网方向,以NB-IoT为代表的新兴物联网通讯技术可以解决水表、电表、燃气表等远程通讯协议不统一的问题。从智慧水表场景来说,根据用水情况可以对独居老人生活是否发现异常。比如,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慧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水表会自动报给街道,之后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责任科室。而这背后支撑的则是物联网技术加持下的智慧水表,让科技技术温暖起来。

从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来看,目前,华为云与中石油正在尝试通过井震联合来进行油藏的反演,下一步,计划逐步将人工智能应用在石油勘探开发、钻井测井、地震、装备制造等领域。华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贾永利表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围绕企业的生产制造流、产品生命周期流和价值创造流三大业务流,帮助工业企业智能升级。面对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对三大流程的差异化需求,华为云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技术:联接管理能力,应用开发使能,数据使能和AI使能,赋能行业智能升级。”

九牧集团的智能定制业务基于华为云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平台,已经在集团多个产品进行了应用,并在整个定制过程中基本实现1小时设计、24小时制造、全程可视化。此外,华为云在云原生领域深耕多年,华为云原生基础设施打造了云容器引擎、云容器实例、智能边缘平台、多云容器平台等8大核心容器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根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华为云容器软件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一。

阿里云继续领跑,营收规模继续扩大

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高速增长,但这条赛道上主要被阿里云、华为、腾讯、百度四大厂商占据。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上述四大云厂商共占总支出的80%。阿里云以41%的份额领跑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格局,年营收规模已突破400亿大关。结合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的2020年财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400亿元,较上一财年增长62%。最新财报显示,按自然月,今年第三季度阿里云较上年同期增长60%达149亿元,是全球三大云巨头当中增速最高厂商。

云端赛道:腾讯被华为反超,阿里继续领跑,百度AI是核心竞争力

“超百亿规模依旧能保持高速增长,首先在于国内新基建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应用部署在云端,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对此表示。并指出,“云钉一体化”战略落地也是推动阿里云高速增长核心因素。事实上,为了推进云钉一体化战略落地,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并全面与阿里云融合,是云规模日益扩大的密码。

具体来说,基于飞天云平台,结合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所形成的数字原生操作系统的阿里云2.0时代,使得云的基础设施与数字原生操作系统相互协同,让更多组织,不需要看懂代码就能具备云化、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IoT的能力。比较直观的理解,这个系统是个类似于Windows系统,是个窗口式,用户或者开发者非常容易去开发一些新的应用,以此降低企业及用户的用云门槛,让云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普及到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

最后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推进,云计算已成为全球重要基础设施。不过,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其中,丰富的云应用是市场竞争手段,而AI能力是市场竞争核心。IDC早前所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9)》指出,当前领先的云服务厂商大都在公有云上提供了丰富的AI能力。截止到2020年4月,各厂商在公有云上开放AI能力的数量,从统计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开放的能力最为丰富。

需要指出的是,凭借丰富的AI能力,百度智能云在多个细分领域排名第一。并结合Canalys报告指出,百度智能云通过其AI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优质服务,通过其AI PaaS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将进一步加速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百度智能云得到越来越多市场客户的认可,助力全社会智能化转型升级,并收益产业智能化这一波红利,

杨剑勇,福布斯专栏作家,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华为   阿里   腾讯   水表   人工智能   赛道   云端   中国   支出   容器   基础设施   智慧   能力   智能   国内   数码   全球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