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十大战争(二)——无产阶级的曙光

对苏干涉战争

沙皇俄国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中屡战屡败,给俄国民众带来了严重的战争负担。国内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列宁几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政府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20世纪十大战争(二)——无产阶级的曙光

3月6日,协约国借故进行武装干涉。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日、英、美干涉军在海参崴登陆。与此同时德国和土耳其也违反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外高加索。

1918年夏季,苏维埃俄国丧失四分之三领土,从而陷入四面包围的险境。

列宁不得不颁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苏维埃政权。并取得一系列胜利。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红军解放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在南线保卫了察里津;在北线粉碎了英、美干涉军;在西线收复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又策划俄国反革命武装发动3次大规模进攻,均被红军粉碎。

自此对苏干涉战争基本结束。

这场战争历时近三年,以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失败告终。

20世纪十大战争(二)——无产阶级的曙光

这一时期苏俄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战略进攻和反攻、战略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善于选择主要战线并在主突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利用骑兵集团军实施快速机动作战;重视组建战略预备队和适时使用预备队于重要方向;正规军和游击队密切配合。

对苏干涉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第一次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撼动了整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伏尔加河   乌拉尔   海参崴   苏俄   波罗的海   苏维埃   俄国   协约国   战争   曙光   反革命   和约   预备队   作战   无产阶级   列宁   战略   世纪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