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亚马逊云15周年: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秘钥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顾海

假如你是一家美国的跨国企业,到中国开设了分公司和研发中心,但你需要保持业务和IT系统架构的连续性,又要适应中国本土化的规则和市场特点;

假如你是一家中国的游戏公司,想去海外开拓新业务,但你不了解如何选择IT基础架构,也不了解国际化市场运作的规则和合规化需求;

又假如,你是一家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考虑如何接入云计算和云服务以获取业务增长和降低成本,同时与全球客户保持业务的一致性。

那么,这几个现实需求,都有一个交汇的契合点,那就是亚马逊云科技。

无处不在的全球化布局

亚马逊云科技自诞生起便具有全球化基因。2006年,Andy Jassy带领57人的团队创立了亚马逊云科技,并担任CEO。如今,Andy Jassy已成为新任亚马逊公司CEO,领导着全球130万员工。而这15年来,正是云计算发展日新月异,并得以广泛普及,成为新时代IT基础设施的15年。

评论丨亚马逊云15周年: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秘钥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上云已经是企业普遍的共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已经深刻感知到云计算所带来的益处。以亚马逊云科技为例,有报告显示,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相比自建数据中心成本平均降低50%以上,宕机时间降低94%,在发布新应用时,与过去相比可以节省2.5个月时间。

历经15年的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已成为当今全球云计算领域的领跑者。目前,其在全球可用区域、数据中心、边缘网络等均占据主导地位,在IaaS层面始终保持领先。亚马逊云科技还拥有独有的全球骨干网络、超级节点以及近225个边缘节点,服务全球245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引领行业的安全合规理念和实践。过去15年,亚马逊云科技还拥有服务全球数百万客户的实践,以及来自全球超过10万个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其开展全球化业务的关键优势。

评论丨亚马逊云15周年: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秘钥

正如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张文翊在2021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所言,广泛而深入的云服务是亚马逊云的核心优势之一。从广度而言,200多类服务涵盖了计算、存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从深度来看,每一个类别都提供了全面和细致的服务,以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需求。

根植深厚的中国化元素

在“全球优势,植根本地”的战略指引下,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也持续深耕多年,并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共同致力于数字化转型。

通过与西云数据和光环新网的通力合作,亚马逊云科技正在加速把全球领先的服务和功能在中国区域落地。只2020年,就在中国区域落地了超过400项新的服务和功能。未来,亚马逊云科技计划在全球再建7个区域和21个可用区,可以预见,这将可以更好地覆盖中国企业的出海的重点市场。

评论丨亚马逊云15周年: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秘钥

安全合规是企业出海最为关注也最为头疼的难题之一,为此亚马逊云科技定义了云上的责任共担模型:亚马逊云科技负责保护基础设施,定期对几千个全球合规性要求进行第三方验证,客户拥有和控制自己的系统和数据。此外,还提供了230多项安全服务和功能供客户选用。

在中国国内市场,亚马逊云科技选定了金融、汽车、制造、零售与快消等作为10大重点行业,组建专家和专业团队,并通过与客户的团队融合和共同开发,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升级。合作伙伴网络也是亚马逊云科技根植于本地化的关键要素。通过把全球经过验证的合作伙伴赋能计划落地到中国,从而更好地帮助合作伙伴成长。

货真价实的案例分享

2021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与德勤中国携手,结合德勤的战略、业务、技术咨询能力与亚马逊云科技在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物联网和安全等领域的技术与服务,专注于汽车、生命科学、零售快消和金融服务等四大行业,并联手推出六大类解决方案。这也是两大跨国公司共同根植于中国本地的典型范例。

嘉实财富、洛阳钼业、保时捷等诸多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也在本次峰会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以安克创新(Anker)为例,安克创新基于计算、存储、智能湖仓架构以及AI与机器学习等亚马逊云科技的解决方案,快速、稳定地将系统迁移上云,打造了全价值链数智化能力,从而实现了业务高效运营和加速产品创新。

结语

根据2021年Q1收入计算,亚马逊云科技年化收入达到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2%,跻身全球企业级IT公司前五。

全球化优势和本地化的有效融合,为亚马逊云科技赋予了独到价值。无论是根植于本地的中国客户,还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全球客户,抑或是打算出海的中国客户,都能够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服务获益良多。

15年来,亚马逊经历了重塑电商、云服务、供应链等多项业务,并成长为全球领先科技公司。如今,亚马逊云科技正在重塑云计算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亚马逊   计算所   全球   人工智能   中国   基础设施   架构   合作伙伴   周年   优势   区域   客户   业务   数码   行业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