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认识王一博?

你看过王一博的节目吗?

你是怎么追星的?

为什么每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

大白本期话题,为什么我不认识王一博?


一、你知道王一博是谁吗?


这里是大白商业评论,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自己的偶像吧!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早上我赖床翻着手机,发现一张明星图片,据说特别红但不知道是谁。后来问了年轻人才知道,原来他是王一博。


为什么我不认识王一博?


首先请摩托姐姐原谅大白叔叔的无知!只能说我老了,来,把这句话刷在评论里。据说王一博的粉丝很年轻,很多是00后,甚至05后,有一些95后也不认识他,更别说我这种80后的大爷,想搞清状况,确实有点难度。后来有人告诉我,王一博在顶流艺人的地位,就好比科技圈的雷军,我又去网上搜索了一下,OMG!原来他有这么多成绩!


他是一名歌手、演员、舞者、机车赛车手,是男子演唱组合UNIQ成员,13岁就去韩国学习,他自己说每天跳舞20个小时,后来就在《创造101》做了舞蹈导师。他到《天天向上》做主持人,还出演过《陈情令》《人间至味是清欢》等电视剧。他也爱玩,玩个机车,就玩成了职业摩托车联赛车手,而且还上了今年春晚。听到这,他的粉丝们一定感到骄傲了,他确实是一个能干上进的大男孩。那么,屏幕前的你粉不粉王一博呢,喜欢的回复“偶像”,不知道的回复“路过”。


为什么我不认识王一博?


通过锦鲤我认识了杨超越,通过自嗨锅认识了虞书欣,通过荣耀手机我认识了李现,以为自己终于跟上节奏了,还是被新爱豆难倒了。所以,我脑海里出现一个大大问号,自认为对互联网熟悉的我,为什么对王一博毫无认知,哪怕一丁点儿的片段,都没有印象。后来,我想明白了,这真的是代际差异。让80后的我知道王一博,就像让60年代的我爸听周杰伦一样的啊。随着受众的年龄变化,明星不断迭代,不同年龄的人认知的明星也不一样。那么问题又来了,其实互联网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你认识的,我也应该认识,但又好像有一堵年龄的墙,平行时空把我们隔绝开了,这堵墙到底是什么呢?


二、为什么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

为了避免博粉误会,事先声明,这篇视频不是介绍王一博的,更不是黑人家的,而是为了搞清楚每一代人的偶像是怎么产生的。


1989年,小虎队在中国台湾地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环岛巡演。随着演出推进,疯狂的粉丝自发组成了自行车队,一路尾随追踪,“追星”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用现在的话就叫饭圈。


其实当年80、90后追星的方式,也很上头。8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这代人追星的主要方式就是购买明星们的唱片磁带,有个walkman就了不得了。有钱的还会去支持演唱会门票,穷一点的就抄写歌词、床头贴明星海报。周杰伦、孙燕姿,他们出道时正值大白的叛逆青春。后来有了超女,很多人拿家长的手机给李宇春短信投票,2005年李宇春一共获得352万票,这是我们这代人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90后的独生子女们喜欢凡事亲自判断,爱憎分明。其实你们也喜欢周董,但听歌主要通过mp3和手机,步步高和vivo这些品牌就是伴随着你们成长起来的。你们会喜欢日韩偶像团体,也会喜欢鹿晗和TF男孩。当然也有人喜欢张国荣,只是哥哥出事的时候你们还小。Questmobile有一组90 后使用互联网的数据,在线视频、短视频和在线音乐是你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这说明更多的90后还是在消费内容本身,而不是偶像本身。当然,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工作了,放松身心应该是第一需求,毕竟都长大了嘛!


为什么我不认识王一博?

00后则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你们追星显然更高级,因为你们开始“养”星了。明星不再是简单的偶像,而是被赋予了哥哥、弟弟、爱人、家人等多重角色。微博上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打榜、电子唱片、VIP会员付费、相关的周边产品。为了迎合Z时代年轻人,娱乐行业有了更多花样变现,你们也更有钱出来消费了。


我们常说新世代,表面上看起来,809000后每代人追星的方式差别很大,骑着自行车追星这种事00后肯定干不出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彼此不同而绝缘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每代人接触媒介环境的差异,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触媒习惯。比如在微博上,90后00后用户占比接近80%,你们在上边追星,而我们那时刷微博主要为了看新闻,其实我已经很久不看微博了。


不同的媒介形式,造成了我们接受信息和偶像的不同。其实是媒介塑造了每代明星,还有喜欢他们的年轻人。明星要唱歌、演绎还是上综艺,根本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只有登上年轻人聚集的舞台,才能成为流量之王。所以,80后和00后在生而为人这件事上没有根本区别,我们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只不过时代不同,本质上是我们接触到的媒介不一样。如果大白是出生在00年代,我也会狂追王一博的。



三、80后和00后有什么不一样?


2019年,周杰伦和蔡徐坤之间的微博超话争斗,硝烟弥漫、风起云涌,也成为两个时代不同代际粉丝团的PK。


一句“周杰伦数据不好,但是演唱会门票却难抢”的评论被杰迷听到后,开始了这场争斗。周杰伦粉丝团非常给力为偶像打投,这波三十多岁的“夕阳红粉丝团”终于把孩子哄睡了,拍着自己的啤酒肚,强忍疲惫泡上一保温杯枸杞,边学习微博、边给周杰伦刷数据,是的,这说的就是我。毕竟曾经半夜起床偷菜抢车位的80后,怎么能在这件事情上轻易认输呢?最终,这场争斗以周杰伦超话破亿、登榜第一收官,夕阳红粉丝团功成身退,“杰迷团建,下周不见。我们,真的累了!”在此之前,蔡徐坤蝉联了一年零四个月的话题冠军。


#周杰伦超话第一#,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80后普遍没有看微博的习惯啊!我把它叫做“媒介墙”,每代人都被触媒习惯无意识的隔离到平行世界了。你有没有发现,不管偶像今天多红,他终归只是一代人的偶像,很难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喜欢同一个人。


记得大学时出去实习,碰到一个50多岁的摄影师,他为了能跟儿子有共同话题,每天听周杰伦。这位爸爸倾听儿子心里的声音,让人感动,但他肯定不会是周董的真粉。你有你的爱豆,我也有我的枸杞。


所以,8090和00后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偶像只能属于一代人?归根到底,是我们所处的年龄。人不可能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年轻人荷尔蒙上头,总会喜欢最先锋的东西。


你有没有觉得周杰伦早期的歌有一种少年感,他写的分明就是一个18岁少年对青春的懵懂,但今天周董的歌,不好意思,少年感真的没了,我们都变成了油腻大叔。


结论就是,不论哪代人和他们的偶像,没有优劣。所谓代际冲突,只不过是技术媒介不同,年龄段不同。我必然不认识你的偶像,我们都有无法逃脱的时间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夕阳红   触媒   周杰伦   大白   枸杞   年龄段   争斗   媒介   偶像   年龄   年轻人   方式   明星   喜欢   数码   手机   王一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