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5G+助推海量物联网未来

目前,我国5G发展已进入全面深入落实阶段,5G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需要深入到行业现场、到工业产线、到企业园区。在此背景下,紫光展锐不断技术升级不过推动中国5G建设。其R16为5G+物联网能力增强版本,相较5G R15标准版本,做了很多增强。在5G扬帆起航的初期,远程控制和配电自动化两大行业应用有望率先突破,实现商用落地及规模化复制。

远程控制是5G+工业互联网服务于生产核心环节中的典型场景,也是工业生产中保障人员安全、提升生产效能、实现生产单元协助的必要手段。当前工业上大多数远程控制还是基于有线网络,虽然有线网络稳定,但也限制了生产的灵活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过程的控制范围。在工业生产中某些高温、高空、环境指标差等不适宜人工作业的场合,比如在某些厂区进行喷漆作业,需要远程控制机器人将人从有毒有害环境中解放出来。还有一些工作人工无法完成,比如工厂内大件货物或港口集装箱的装卸,都需要远程控制机械来实现。在远程控制场景中,一方面可以利用eMBB的高速率满足高清视频回传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使用uRLLC+IIoT满足远程控制对低时延和高可靠的要求。

紫光展锐5G R16平台V516支持eMBB+uRLLC+IIoT,助力搭建园区5G虚拟专网,构建5G LAN产线内网,提供低时延高可靠无线网络连接,全方位提升自动化生产能力,打造真正的5G全连接工厂。

另一个典型场景是5G+智能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通过5G低时延、高可靠、高精度授时特性保障差动保护业务信号的传输,从而实现配电网络的差动保护控制。差动保护控制可以通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检测配电线路或设备状态信息,快速实现配电网线路区段或配网设备的故障判断及准确定位,快速隔离配网线路故障区段或故障设备,并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紫光展锐在2020年基于5G R15现网环境下,与合作伙伴验证了微秒级的高精度授时功能,将供电恢复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紫光展锐5G R16平台V516将时钟同步时间从微秒级进一步提升到纳秒级,有望进一步提升故障隔离时间,大幅降低供电恢复时间, 实现停电零感知。

未来,海量物联网爆发将是5G发展的必然阶段。产业中有观点认为mMTC会先于uRLLC实现商用。实际上早在2020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已经宣布认可NB-IoT可满足IMT 2020 5G技术标准中mMTC的指标要求。所以NB-IoT已经晋级为5G标准用于实现mMTC海量物联场景。

紫光展锐在2020年发布了业界首款5G R16 NB-IoT芯片平台V8811,可以与5G NR网络共存并接入5G核心网。让NB-IoT终端产品从传统的静态应用向动态应用升级,进而将最终将低功耗窄带物联网产品带入5G新纪元,更好的满足mTMC场景需求。在3GPP R17定义Redcap轻量版5G讨论中,展锐积极推动20MHz带宽能力,最终获3GPP投票通过,未来将进一步推动5G从网关级向控制末梢渗透,实现海量物联网应用与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紫光   海量   微秒   区段   作业   工业生产   故障   场景   典型   未来   环境   时间   工业   数码   设备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