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自然养猪法,也被称为发酵床式养猪。自然养猪法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利用酵床发酵的过程,从而引入的自然界中有益的微生物来消化分解最头疼的猪粪以及其他的排泄物。这样就可以减少养猪过程中带来的养猪污染、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在自然养猪法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育肥猪舍,它承担着市场的生猪供应的使命。而我国的地域面积也比较大,尤其是天气结构的因素存在比较大的反差。这就对于自然养猪法中不同区域性的育肥猪舍建设存在核心的设计情况,这一点主要还是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南北地区在设计、建设自然养猪法的育肥猪舍存在差异性,也被称为南北型猪舍。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北方型:自然养猪法猪舍

猪舍设计部分

北方型育肥猪舍

在考虑到设计北方型育肥猪舍设计首要前提就是“冬季寒冷”因素,从这一点考虑就是猪舍的保温性和采暖的问题。另外关于养猪的猪舍还需要考虑一点就是通风、采光的问题,需要保证猪舍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采光性虽然对于养猪而言并不特别重要,但基本的光照进入到猪舍内还是需要满足的,因为猪也是喜欢晒晒太阳的。所有在设计北方的自然养猪法中的育肥猪舍采用的温室大棚结构,不仅有好的保温效果,还有良好的通风设计。而最核心的还是造价低,实施以及普及的情况更容易一些。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北方型猪舍:设计剖面图

①北方育肥猪舍设计结构

简单的从设计结构的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它的整体性也是参考的日光温室。但从中还考虑的养殖与种植的不同性,对于前屋的设计有所减少,这样更有利于保温性能。对于后墙依然保持传统砖墙日光温室的类型,而在前的墙体有所提高。因为需要在前屋面的底部增加通风口,对前屋面的墙体设计需要增高,基本在1-1.5米之间就可以满足。覆盖材料也是分为两种不同的材料,主要分为前屋面和后屋面,前屋面依然采用的塑料薄膜,而后屋面采用的带有100或150MM保温彩钢。这一点选择是因为北方地区也是比较广泛的华北和东北气候相差很大。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北方型猪舍内部情况

②北方型猪舍内部情况

在关于内部的养猪设施而言,采用的依然是专业猪栏进行分栏养猪模式。对于猪栏位置的设计选择是中间位置,在猪栏的周围分别预留1.5米左右走道。这个走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方便观察猪与内部猪栏内猪的活动情况。而在猪舍内部还配置有其他的辅助性设施,比如用于夏季降温的顶喷淋降温设施,相对于的就是冬季采暖设备,一般都是在墙体安装暖气片,相对东北地区需要安装,而华北地区一般可以不用安装采暖设施,也可以满足养猪需要的温度。关于投料、饮水设施的自动化,这些是必须的设计,我也就不在做过得的介绍。


南方型育肥猪舍

对于南方的气候因素基本可以定义为高温、多雨、潮湿为主,这样对于育肥猪舍的设计而言。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做到通风、降温、排湿,对于这几点也做出相应的调查。在对于我们选择的是自然养猪法而言,主要的中心还是以节能、环保为主。根据现代设计思路减少相应电气化设备的投入,在设计之处,选择尽量以自然的方式解决高温、多雨、潮湿的问题。在经过多次当地环境的因素的考虑,选择无墙体凉棚式的结构,四周选择卷帘方式,顶部为固定覆盖材料。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南方育肥猪舍:设计剖面图

①南方型猪舍设计结构

对于这样的结构设计,称之为无墙式凉棚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四周没有任何墙体,取而代之的则是卷帘设计,这样更有利于通风降温的效果。这一点的设计因素,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的气候因为影响,比较常年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在冬季的时候虽然会降温,但温度还是在零上,基本不用考虑保温的设计。整个凉棚采用的以轻钢结构为主,可以保证整个猪舍的稳定性,也保证猪舍内部可以有充足的养猪空间。而对于顶部设计为三角型结构,并且顶尖的位置还留有通风口,在卷帘下放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整体的通风效果。覆盖材料一般选择带有保温层的彩钢板,可以防止阳光照射的高温传入到猪舍内部。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南方猪舍

②南方型猪舍实际建设情况

从设计的剖面结构图与这个实际的建设情况对比,基本是一样的结构形式。也可以了解到南方的猪舍设计和建设相比北方型还是简单了不少,因为南方的猪舍整体结构分为两部分:凉棚结构和覆盖材料,对于这凉棚结构采用的钢柱和行架就可以基本完成。而对这个覆盖材料而言,对于安装之类也是比较简单的,都是属于类似大平面,不过安装的时候可能涉及吊车进行辅助。相对复杂的就是顶部的通风开窗,一般为电动模式,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更人性化一些,也减少了劳动作业的强度。


小结:以上是对于南方采用自然养猪法过程中对于常用的育肥猪舍进行有特点的设计,这些设计也是秉着实用性强、造价低为原则。它的设计原则性也是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的生猪养殖市场,减少养猪户在设施建设的基本投资情况,把钱花更需要的位置,增加出栏的规模和数量。也是为整个养猪行业尽一点微薄之力。


猪舍发酵床部分


对于发酵床而言,不管是北方型猪舍还是南方型猪舍。发酵床式养猪也就是自然养猪法的核心,这一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已经明确。而对于发酵床的设计建设情况也基本类似,但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尽量采用当地有的原材料,这样就会减少发酵床添加料的基本费用。


①发酵床的基本结构

对于这个发酵床一般指的就是猪栏内部的养殖区域,对于发酵床的长、宽没有具体的要求,一般肯定猪舍建设的情况决定,在这里只是对于发酵床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90公分左右,但不能低于50公分。这个深度主要是决定发酵床的使用时间,一般在1-2年就会更换一次。整个发酵床都是采用砖混结构和水泥抹面,而在底部需要设置一个漏液的位置,对于酵床的整体发酵还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自然养猪法”之育肥猪舍,气候因素,导致南北方设计存在差异性

发酵床基本结构

②发酵床的填充物

对于不同地区的而言,这个养猪的发酵床内的填充物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基本原则就是以就近的原材料为主,比如常用的原材料有 锯末、秸秆粉末、稻糠、蔗糖渣等这些都是用于发酵床填充物最后的原材料,由于这些原材料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于实际选用原材料的情况下,就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仅仅是节约运费的问题。然而对于发酵床的制作过程还是非常讲究,并且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对于这一点而言。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找专门发酵床人员上门指导,不然发酵床发挥不了它的基本作业,也就无法实现自然养猪法,也就无法实现分解猪粪的目的。而在这里我就不介绍整个发酵床填充物、菌种的培养问题,这些单靠文字就能实现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希望各位网友的理解。


总结:对于自然养猪法中育肥猪而言,它采用的猪舍建设与发酵床设计是整体的核心。而猪舍的设计、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的就是投资的问题以及它的受众范围,而我本着服务大众都适合的养猪设施,所以它在设计实用性与投资情况做出了一种优质的选择,采用南北方的不同设计不仅是因为气候的因素,还有把好的设施分享给更多投身养猪事业的人群,减少他们的投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猪舍   多雨   气候   猪栏   因素   自然   凉棚   这一点   屋面   差异性   墙体   原材料   设施   结构   情况   材料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