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公众号:诺好杂谈

关注了解人生百态


近几天,豆瓣著名的“女抠神”王神爱,因为毕业9年“抠”出2套房的话题而登上了热搜。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她有多能“抠”呢?


日用品基本不花钱,交通费全靠薅羊毛领各种优惠券。每年买衣服的费用不超过100元,顶多买点内衣内裤,大部分衣服都是捡朋友穿过的。


靠着极致的“抠”,王神爱每个月90%的工资都被自己存了下来。


在网友眼中这种显得有点极端的生活方式,而王神爱却觉得只是一种降低物欲、低损耗的极简生活。


比起买买买带来的幸福感,王神爱更在意存钱带来的安全感,尤其是买房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大学没毕业,王神爱就通过勤工俭学和自己极致的省钱方式在家附近购买了一套房,32岁时又和老公在南京贷款买入第二套房。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王神爱的生活方式确实有一点极端,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她自己的人生,轮不到旁人指指点点。


但令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热搜之后,王神爱却遭到了大量网友的质疑和抨击。


有人说:


勤俭节约是美德,但“抠”并不是一件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


抠门吝啬如此,生活还有什么质量。


这样活一辈子是为了啥?为了穿破烂?为了省钱死后带不走?


甚至有些人毫不客气地评论道:


如果活成这样,我宁愿早点死。


一句句评论,针针见血,王神爱看完气得在豆瓣发文说:第一次被人骂得手脚冰凉。


01

在“抠”门,也在认真生活


王神爱并不是孤独的个体,与她一样“抠”的大有人在,他们以“抠”为话题,交流各种省钱的方式,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豆瓣衍生的抠门小组就有十多个,小组人数更是接近百万。


他们的介绍也非常的有趣:


“不管我们穷不穷,我们就是抠。”

“共同谴责挥霍浪费的同性和异性伴侣。”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不仅仅是中国,在日本综艺《幸福穷女孩》里,也有一个很“抠”的女孩,她对金钱有着非常严苛的态度,严格控制日常开销,精确到每1日元(人民币不到1毛钱)。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彻头彻尾的节俭到底。在周围人的眼中,她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女生,既不舍得吃,也不会买漂亮的衣服,不懂得对自己好一些。


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在最好的年华里,白活了!


她为了省钱,商品只买打折的,打开冰箱全是最便宜的食物。对吃的没啥要求,认为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过着50日元每顿的乌冬生活。


她以1日元为单位进行金钱管理,坚持记账15年,和别人AA的1日元都要记上去。


她把自己的长发卖了3100日元,因为可以省洗发水。


废弃品也从不浪费,妈妈那里收到的鞋子,去二手店卖了4日元。


包里只要有零钱,她会立马到银行存起来,因为怕自己乱花。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电视台从她27岁就开始跟拍,持续到33岁,这期间的每一天,她依然记着账、精打细算着每一笔开销。


对于她的种种“抠”门行为,以及世俗眼中“不体面的”的生活方式,让采访的主持人都有些困惑:这样生活会不会太累?


但这个女生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她对于物质并没有太多的欲望。周围人所追求的物欲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她有着自己坚定的计划:省吃俭用,努力赚钱,买房,开一家喵咖店。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1000日元约等于56元人民币)


这么一个“抠”门的女生,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结果:在许多同龄人还沉迷在吃吃喝喝,抱怨房东又涨价的时候,她凭借着这股狠劲,在33岁时买下3套房,开了一个猫咪咖啡店,完成多年的计划和梦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每一个人,每一种生活,都有他的来处。


正如王思爱在豆瓣里的留言:


我不想当那种人人都夸、人人都觉得很美丽、但是要花很大心思去呵护的花朵,我选择的是一种适合自己的,像野草一样活下去的人生。


抠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也有在认真生活着。


02

比“抠门”更可怕,是失控的欲望


在视频里王神爱说,她之所以这么“抠”,除了家庭因素的影响外,也与之前的工作有关。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时候,她目睹了品牌和商家通过促销、洗脑、煽动情绪、制造焦虑,让大家在无形中购买许多不需要的东西。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盘点了现代社会消费活动中的种种"陷阱"。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看似在帮你解决焦虑,其实又把你代入了一个新的焦虑中。”


王神爱不想被消费主义所裹挟,所以坚持着“非必要不购买”的人间清醒原则。


之前看到一条报道,被里面的数据吓到。有机构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全国有1.75亿名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坚守内心的人实在太少了。


很多人陷入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陷阱之中,拿着5千的工资,过着5万的奢靡生活,购买新款数码产品、用昂贵的化妆品、入住高档酒店,即使入不敷出,欠款累累,还安慰自己:趁着年轻,要对自己好一点。


面临还款的时候便只能借网贷、刷爆信用卡,恶性循环,在失控的欲望之中,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有句话说得好:

控制不住欲望的人,终会被欲望反噬。


深以为然。


打开微博、小红书、豆瓣小组,许多因为欲望放纵而面临债务崩溃的人比比皆是,许多人想起的时候担忧,忘记的时候又在挥霍。


曾经的一个同事,因为过剩的消费欲和虚荣,无节制地超前消费,虽然表面光鲜亮丽,背地却欠下巨额的信用卡债务,每月产生的利息就是工资的5倍多,让他痛不欲生。


甚至看过一则新闻,一女大学生因为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为了满足虚荣心,网贷购买一部手机,但自己并没有偿还能力,后面利滚利高达20多万,母亲承受不住压力喝下农药,家破人亡。


所以说,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抠门不会发大财,但一定程度上,会让生活变得有规划,这些“抠门”的人,往往更能懂得适当地约束自己。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03

抠门,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在视频里,主持人在与王神爱交谈之后,听说了她的种种攒钱小技巧,惊讶地感叹到:感觉自己浪费了一个亿。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感受,工资不低,开销也不大,但是总不知道钱都跑哪里去了!


在金融学领域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词——拿铁因子。什么意思呢?


它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


拿铁因子的说法来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对咖啡特别的痴迷,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来一杯。因为是一笔很小的开支,所以两人也并没有太在意,但30年的习惯下来,两人在咖啡上的花费金额竟然高达70万元。


虽然拿铁因子主要强调习惯性小支出带来的影响,但延伸一下,也可以理解为定期将小钱攒起来,慢慢积累成一笔积蓄。


她被网友骂到手脚冰凉:比“抠门”更可怕的,是失控的欲望


在这些抠门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懂得记账。日本女孩15年如一日,坚持记下每一笔开支,最终积累到人生第一桶金,实现自己的梦想。


养成学会记账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拿铁因子”,不仅可以让我们丢掉冲动消费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也会让我们养成慢慢攒钱的习惯。


赚钱是本事,攒钱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呢?


哪一个普通人的钱不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虽然“抠门一族“的生活方式可能略显极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但相比放纵物欲、陷入消费主义陷阱、透支信用卡带来的奢靡生活,他们自律、抵抗物欲诱惑、极简生活的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活没有正确的答案,遵循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而活,就是人生的赢家。


End

作者:诺好杂谈

写暖心文字 过精彩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抠门   欲望   生活方式   物欲   开销   日元   因子   套房   豆瓣   开支   信用卡   手脚   焦虑   冰凉   工资   习惯   网友   人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