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上次写雅马哈耳机还是在上一次~


哈哈,倒也没隔多久,雅马哈YH-L700A的评测是8月份发出来的,反响比较强烈。主要是那款耳机真的很能让人一眼记住,样子佩戴都很好,降噪通话不错,音质尤其有意思,你非要挑缺点呢,那就是它的售价真心不算很便宜,3480元,属于又一眼喜欢又不计较这点票子的朋友才会去剁的型号。


那时候我就猜到雅马哈一定是留了后手的,毕竟是个很成熟的商业品牌嘛,对于产品线肯定是很老练很讲究的,所以当这款售价不到2000元的YH-E700A出现在我眼前时,我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惊讶,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两千元档,一直都是主动降噪便携头戴耳机厮杀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里索尼Bose两强并立,飞机上高铁站的存在感可谓分庭抗礼。不过现今的消费者们毕竟是很多元化的,所以B&O、B&W、包括苹果Airpods Max这些头戴耳机,如果在大街上忽然出现倒也一点都不值得奇怪,那么既然如此,若有天看到戴雅马哈YH-E700A的人与你擦肩而过,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呢——毕竟这是一款集成了优秀音质+不错降噪+Nice外观的成熟产品,售价不贵之余还有不少小亮点。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一、音质:


E700A的声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比较直白,属于那种“我的确不想提供什么染色,我就是想在我雅马哈的理解范围内把声音给做出尽量正确的还原”的调调,这使得它的声底之干净,在竞品里甚为罕见,因为索尼的主动降噪头戴相对来说大多会比较偏流行味儿,而Bose的类似产品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均衡之余偏温柔的表达,或者说相对温吞水一些,B&O和B&W这些更是会尽量附带一些富有品牌风格的渲染。


可是E700A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它的低频比较铿锵坚决,收放都比较利索,泛音风格在松软和硬朗这之间无疑是倾向后者的,使得它的氛围感听上去显然会没那么流行,好处则是信息的呈现会更加明晰,分离度也更突出,下潜和速度感方面的优势使得它应付更密集的鼓点与贝斯时也能不糊不乱;中频亦是清晰明朗得很,与温吞水三个字彻底划清界限,人声位置略靠前,具备尚可的厚度和分明的口型表达;高频亮度和细节展现能力在同等定位的耳机里都属于高分选手,绝对不会刻意给高频做什么挑亮或者油光化的处理,而是尽可能的展现录音本来的样子那种。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E700A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光三频宽度大,声场也够好,它的声场似乎是那种奔着HiFi耳机的设定去的,明明是封闭式但边际效应却不明显,左右跨度在同类产品里无疑是偏大的,且场内很重视定位感和层次感,加上之前说的这耳机声底比较干净,就真的会给人一种在听监听耳机的感觉——当然是监听耳机里没那么干冷硬的流派,声音的厚度和饱满度还是会比那种东西更丰厚的,听流行也不会觉得违和,只是它身上“柔、润、松软”这些成分真的比较少,更突出的是在较大声场下将各种乐器干净利索的予以还原和呈现。


与此同时,这副耳机除了最基础的SBC和AAC以外,还支持aptX Adaptive(比aptX要更实用更稳定,赞!);此外它还装配了雅马哈的两个独门技术,一个是“护耳式质响平衡”(利用过去5秒的数据,每0.7ms计算一次平均音量水平,根据周围环境和当前音乐进行音量自适应调整),对于培养更好的听音习惯以及保护听力都是有帮助的;另一个是“智能识耳音质优化”,每20秒会主动测一次耳朵形状和密封及漏音情况,以对声音进行针对性修正,有针对性的优化音质。这两种算法在使用的时候都是毫无突兀而极难察觉,却又有其自身效果的,基本上属于雅马哈这种乐器大厂在算法上的炫技演出。


等于说,跟定位更高、售价更贵的L700A比起来,在音质的加料方面,也就是少了个3D 音场(3D Sound Field)功能而已了,就好像买车的时候中配和高配比起来通常会有些功能差异,而若你觉得高配多出的那个功能仔细想想你好像不大感兴趣,中配却能实惠不少的话,也是人之常情对吧?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二、降噪&环境音&通话质量:


雅马哈似乎在降噪上的想法与很多品牌都有不同,其主推的“高清原音主动降噪”旨在尽量不损耗音质的情况下进行降噪处理,这一听就很讲究,然而也一听就知道没法说降得比较狠,故而YH-E700A在降噪能力方面不容易让人一耳朵惊艳,它属于的确有效果有日常使用的意义,而对比之下未必突出的那种,其高清原音主动降噪的优势则是在开启降噪模式时声音不逊色于关闭降噪;环境音方面这款耳机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可以满足开启环境音并不摘耳机的情况下与周围人正常交谈的应用场景,通话质量也不算它的长项,清晰度不够好,好在失真会比较低。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三、功能性:


首先要夸一下这个续航,开了降噪都能撑35个小时也是没谁了,鲁滨逊听了都觉得够用,我甚至觉得这个续航有些大可不必。何况它的充电口还是最常见的Type-C接口,更何况就算没电了它也可以插线作为有线耳机使用,包装里会附送3.5口的线材一根,以及这个收纳包真的是结实又有手感。只不过没查到防水防尘方面的资料,可能限于定位这块儿则没有给?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其APP支持苹果与安卓,等于是个手机都能装,扩展功能都可以用。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四、佩戴:


E700A的重量着实不算轻,325g,比苹果Airpod Max也就是轻了大几十克,不过苹果的设计虽然牛掰,雅马哈也不虚,耳罩不算多软,不过压力分布得非常均匀,也能把耳朵完全的合理的包进耳罩里。这个耳机的佩戴感个人认为肯定是比Airpod Max要强一截的,E700A我戴俩小时歇歇的话,Airpod Max我也就忍得了不到一小时,这差出来的几十克差的是可能就是我忍耐的临界点吧?但依然不是很推荐小姑娘购买,挂脖子上妹子还是会明显觉得沉,大老爷们则应该没啥关系啦。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五、颜值:


这款耳机的颜值跟它的声音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属于那种不玩花活,简约直接的搞法,但是细品下来又觉得这个颜值很耐看很讲究,线条勾勒得柔中带刚,摸上去表面质感一流。要挑毛病也有,就是虽然横梁和表面都颇有档次感,几个控制键看上去却太平凡,按压感也只能说是中等,这应该也跟产品定位是有相关吧?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总结来说,雅马哈YH-E700A这款主动降噪头戴耳机,它不能说是面面俱强的一个选手,诸如降噪、通话这些功能性方面,它的表现跟传统两强对打势必是要稍逊一筹的。但它的优点也很明显,一来它有着好看又有辨识度的颜值(配合雅马哈这个人人认识却在耳机里依然算是小众的LOGO,更容易被路人好奇回头),二来它起码续航又长,各种功能性虽未必突出却不挖坑,佩戴设计得也很合理,绝对是个成熟产品(产品要不成熟那才是最蛋疼的,用户用起来会骂街的吖);三来它这个偏直白偏“监听味儿、素质流”却也不乏应有的厚度和饱满度的声音,真的是在同类产品里十分罕见,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喜欢这样的声音,想要在头戴降噪耳机里找一款这种调调的——拿它听器乐相当合适,不管是钢琴独奏还是小协或者爵士,都会更原汁原味更能把信息尽量直给,甚至我会用它听海贝App里那些高品质的索尼精选古典音源。听流行会素一些,不干巴却也不煽动,听摇滚尤其是金属则相当来劲,密集鼓点之类的可太对口了……


雅马哈竟然在YH-E700A这种头戴降噪耳机上玩起了“监听流”


所以这就是雅马哈嘛,这牌子那可不是一般的妖,它出的产品就是这么奇怪这么有意思,一个头戴便携主动降噪耳机,给了个监听声儿,你还别说,一些千元级的监听头戴拉开阵仗拼音质还真未必拼得过它,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哈哈哈哈哈~~~~


好了,还是老问题,也是唯一需要手机前的你思考的那个问题:这款雅马哈YH-E700A,它,是你的菜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耳机   耳罩   声场   温吞   索尼   鼓点   音质   厚度   售价   主动   成熟   声音   苹果   功能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