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总理被西方媒体揪字眼,这些路数是不是有点眼熟?

埃塞俄比亚总理被西方媒体揪字眼,这些路数是不是有点眼熟?

刚刚,也就是埃塞俄比亚本地时间10月20日的上午9时,埃塞俄比亚事实核查小组发布了一份致《每日电讯报》的公开函件,10月18日威尔·布朗的最近一篇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的题为埃塞俄比亚总理威胁要阻止粮食援助进入该国的文章中误导读者。

埃塞俄比亚总理被西方媒体揪字眼,这些路数是不是有点眼熟?

这份函件中称,作者威尔·布朗公然错误地引用了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的话,以支持一种注定要诋毁埃塞俄比亚的说法。

据《每日电讯报》上此文写道,埃塞俄比亚总理表示,“如果我们确保小麦(粮食援助)不进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70%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函件称,这段翻译自阿姆哈拉语的引文,是对总理最初用阿姆哈拉语发表的话的粗暴篡改。事实上,总理表示,他希望看到“埃塞俄比亚实现粮食自给,减少对国外粮食援助的依赖”,这是埃塞俄比亚公众普遍认同的一个崇高目标。

函件还称,如果把阿姆哈拉语翻译成英语特别困难,他们应该在误导读者之前寻求帮助,因为读者有权知道这些事实。《每日电讯报》在这篇文章中所做的不仅仅是断章取义或曲解总理的话,这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而完全歪曲事实的报道。

每日电讯报是在英国具有影响的全国性报纸。1855年6月29日创刊,1937年与英格兰地区的《晨邮报》合并,称《每日电讯和晨邮报》,后改为现名。该报注重国际新闻报道,社址在伦敦,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

埃塞俄比亚总理被西方媒体揪字眼,这些路数是不是有点眼熟?

今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头版头条辟谣

在传播工具上,例如美国冷战期间利用长波广播,实施舆论战效果显著。现在信息时代,美国几大科技企业几乎控制了全球的网络平台发声。就连曾经一向以Twitter治国闻名的特朗普在抨击选举中有舞弊现象时,也遭受了科技平台的限流和舆情控制。


西方媒体这些标榜“客观”“公正”的媒体,其实对“说真话”并不积极,而是将执掌舆论话语权摆在首位。想必这也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了。


这些套路无非就是,首先,由社交媒体造势,不断散布真真假假的关于当局的“丑闻”;而后,在线下制造爆点事件,媒体迅速跟进引爆舆情;最终,或是大打出手、或是直接支持,为西方的干涉行为寻找道义借口,以实现其政治目的和战略意图。


埃塞俄比亚阿比政府在面对美西方强大的媒体和舆论攻势下,显然有点力不从心,一直以来不停的发表各种声明应对舆论战提人阵则利用近三十年以来同西方媒体建立起来的关系在各个以西方为主导的社交媒体上与阿比政府主导的埃塞俄比亚官方媒体“战”的火热。


也难怪阿比政府近期也宣布将建立自己的社交平台用以替代包括脸书、推特等一系列的社交媒体。


阅读相关文章:《埃塞俄比亚宣布将替代一系列社交媒体,包括脸书、推特……》


埃塞俄比亚总理被西方媒体揪字眼,这些路数是不是有点眼熟?


埃塞俄比亚本地漫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埃塞俄比亚   布朗   总理   舆情   媒体   函件   路数   邮报   眼熟   美国   字眼   社交   舆论   粮食   事实   读者   每日电讯   政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