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腾百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核心阅读】笔者在审视这次事件时发现,“看衰”飞凡的内容里面,都称呼飞凡为飞凡网。这个称谓挺有意思,接触飞凡两年多,从没听说飞凡对外称呼又叫飞凡网。

“真相只有一个”!腾百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正文】跟了万达旗下飞凡电商的新闻两年有余,对于近日舆论出现“腾百万散伙”的说法,有些不敢苟同。

新闻学中,有一个词叫本质真实,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场景,某某明星与另一明星在一起,恰好搂着,你成文时只描述这一幕,就足以让受众得出结论:这二人有绯闻。但事实是,有可能当天,某明星身体状况不好,另一明星搀扶着,而你只看到了搀着的现象……所以,对于媒体人来说,为了探索真相,必须在讲述来龙去脉中还原整个事件,只有梳理清楚诸多的线索,才能够让描述的事实接近真相。

本着这个原则,现在来还原一下腾百万和飞凡。

1.“腾百万”最初到底想做什么样的O2O

“腾百万”这个词出现在2014年的8月,当时发布会的消息是万达、百度和腾讯三家宣布成立一家“O2O电商商务模式的企业”,共同投资50亿,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占股15%。

这三家巨头当时能走到一起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对抗阿里巴巴,所以马云知道这件事后,第一时间的回应是“这是一场闹剧”。的确,如果“腾百万”的电商只是定位于复制一个阿里,靠着三巨头的巨大影响力和实力,仅仅要在传统电商领域后来居上,马云当年的回应和媒体今天的质疑也许就是真相。可惜,并不是。

事实追溯到2012年,万达开始试水电商,彼时的思路是“借助万达优势的商业地产项目,将线下业务打包上线”;2013年12月,万达的“万汇网”上线,定位是从“PC端到APP端提供包括招商资讯、广告活动、商品导购、打折优惠等服务。”当时的王健林已经逐渐意识到万达要做的电商,“绝对不会是淘宝,也不会是京东,而是完全结合自身特点的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O2O电商模式。”

为了更好探索一条有万达特色的O2O模式,2014年,腾讯、百度、万达走到一起,组成一只上通互联网(覆盖社交和搜索引擎)、下通实体(覆盖广大城市的实体商业)的O2O“航母”。因为当时流行的O2O模式,往往是电商打造线下据点的路子,因此,“腾百万”打造的飞凡电商模式,一直让人琢磨不透。“万达的网上商城”是当时业内猜测最有共识的结论。这也是今日仍有许多不明真相(或假装不明真相)的人,吐槽飞凡常用的梗。

其实随着万达电商更名飞凡,飞凡的定位就已经很清晰,是基于实体“互联网+”转型的开放平台模式,规划的产品包括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院线、智慧酒店、智慧乐园、智慧亲子等,以及通用类诸如支付、会员、积分、金融等,业务板块多达十余个,只不过,这种O2O模式既无法用传统O2O,也无法用电商的套路去理解,“场景服务运营商”的定位更是抽象。

2.“腾百万”最初到底是如何在合作

腾讯、百度和万达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不仅是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更重要的原因是三方的优势可以有机互补,融合的好,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将改变整个实体和电商。

据笔者所知,飞凡在打造大会员、大数据以及室内地图导航等方面,的确与百度开展了深入合作,双方均贡献了彼此的一部分技术与资源。如今,全国已有3000多个商业项目与飞凡达成战略合作,飞凡商业联盟拥有40000+商户,他们可以共享飞凡包括大会员、大数据、积分等在内的全套智慧解决方案。

万达与腾讯的合作,则更多在于社交体验上。2015年双旦期间,全国百城200+购物中心参与的飞凡圣诞狂欢节,几千万消费者追捧的飞凡“摇一摇”,就有双方合作的功劳。当时,不到24小时,飞凡“摇一摇”次数就突破了1亿次。

这次飞凡就“腾百万散伙”言论发表的声明中,也清楚的解释了三方的合作:

“腾讯、百度、万达三家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并计划成立合资公司三年时间拟投入50亿元到后期的项目合作中。但实际上由于综合因素影响,三方并未实现投资性合作,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完全由万达出资,腾讯和百度并未实际投入任何资金”。声明强调了三方只是战略合作,并非投资合作。

3.为什么容易“误读”飞凡

笔者在审视这次事件时发现,“看衰”飞凡的内容里面,都称呼飞凡为飞凡网。这个称谓挺有意思,接触飞凡两年多,从没听说飞凡对外称呼又叫飞凡网。

比如,这次某媒体《腾百万50亿砸出来的“飞凡”竟如此平凡,马化腾李彦宏看了会开心吗?》一文,作者始终在强调飞凡网,并贴出很多“飞凡网”的照片,吐槽网站内容稀薄,商品不够丰富、合作商也少等。用厚黑学角度看,拿飞凡PC端的网站与淘宝网、京东的网站做对比,有点故意误导和黑飞凡的意思。只要打开飞凡网站就可以看到,它并不是商品售卖平台,而是一个官网:

“真相只有一个”!腾百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另外,笔者也发现,飞凡的官网跟此前媒体曝光的网站图片大相径庭。媒体利用人们对电商的习惯性思维,成功借助“飞凡网”以及之前网站的图片,误导了大多数人对飞凡的理解。难道飞凡与该媒体有什么仇什么怨?

事实上,飞凡一直对外描述的是“实体+互联网”场景服务运营商、“实体+互联网”开放平台。从网站里的呈现内容来看,飞凡的功能定位更多面向的是实体企业,而真实情况也是如此。飞凡的业务板块按大的来说,有两个,一个是针对实体转型不断研发推出更多智慧化转型解决方案,一个是为线下消费者提供基于智慧化产品的更好体验。这两个业务板块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这么描述,是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飞凡。

作为仅仅上线一年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我们不应该用挑剔的严词、不实的推论打压飞凡的发展,毕竟,它又不是在干什么坏事。正如声明上说,飞凡选择的“实体+互联网”这条路,尽管前途无量,但过程必然坎坷,一来是因为前无古人的经验,二来是要推动实体这个重量级的行业实现转型,并快速取得效果,很难实现。好在有万达的全力投入,以及众多实体企业的认可,包括未来更多“腾讯、百度”一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支持,飞凡应该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此前有媒体说万达电商烧光50亿,要黄了,着实让人吓一跳,据笔者所知,8月初,飞凡才刚刚在智慧停车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月底,飞凡商业联盟又要联合万达集团举办飞凡商业博览会,吸引1000多个商业项目, 8000余个知名品牌,3000多位全国及区域代理商报名参会,预计参会的专业人士超过5万人。飞凡在展会上也会展出包括智慧停车、智慧电影、智慧购物、智慧酒店、智慧电影、智慧医疗等实体智慧化转型解决方案。

貌似没有要“黄了”的迹象。

这件事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作为新闻工作者,客观调查、深入验证,冷静判断才能为大家带来真实的信息,这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让这场别有用心的闹剧,就这么收场吧。

(本文作者郭娟,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入住今日头条、百度百家、腾讯企鹅号、搜狐科技等,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商观察,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真相   腾讯   实体   板块   笔者   上线   智慧   模式   关系   业务   媒体   明星   内容   商业   科技   企业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