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高同庆:构建智慧赋能新范式,共筑数智经济新未来

9月27日,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在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分论坛作了“构建智慧赋能新范式 共筑数智经济新未来”的发言。回顾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也跃然眼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智化进程,数智经济时代的大幕已全面开启。

中国移动高同庆:构建智慧赋能新范式,共筑数智经济新未来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智经济已经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我国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布局,以“新基建”加速数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移动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主力军,积极推进“新基建”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基建”正在通过构建新型生产力深刻重塑生产关系。5G通过高速泛在连接解决了链接、交换数智经济生产要素的基础问题,是新基建打下的第一根桩,是新基建之“首”;云计算提供算力资源及服务,汇聚数据和应用,为数智经济生产要素提供了坚实承载,是新基建之“基”;人工智能为数智经济全面注智赋能,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是新基建之“智”;算力,是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动力源泉,可以说是新基建之“心”;智能终端,是信息感知触点、业务服务载体、数据要素第一界面,是新基建之“眼”。通过“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创新水平的整体跃升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面对数智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移动正在加快构筑“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我们发挥自身在资源规模、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带动作用等方面的禀赋优势,从三方面构筑数智经济赋能体系:

一是建设新型数智化基础设施,构筑数智经济新基石。网络、云是实现数智化生产力的基础性要素。中国移动通过“5G+云”双引擎驱动,夯实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底座。

5G方面,中国移动积极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全球最大5G精品网络。截至目前,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50万座,占我国5G基站规模的50%以上,全球每3个基站就有一个是中国移动的;发展5G套餐用户超2.8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的5G商用;为行业提供专网服务,面向18个细分行业,打造超200个龙头示范项目和超4000个商用案例。同时,中国移动引领5G技术创新,在3GPP/ITU等国际标准组织累计牵头122个标准项目,主导R17关键领域标准制定;累计申请5G专利超3300件,专利储备量位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云计算方面,以“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四融发展理念,构筑差异化领先优势。网络云方面,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云化基础设施,核心网络云化比例超过70%;移动云方面,已形成N+31+X的资源布局,在全国已部署25个资源池近450万核vCPU;基于十四年自主研发积累,推出超200款产品,累计申请专利700余件,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近20项。

二是构筑智慧中台赋能基座,打造数智经济新引擎。以丰富的数智化产品服务产业、以优质的数智化能力赋能产业,是加速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中国移动构建了具有运营商特色、中国移动特点的“业务+数据+技术”智慧中台AaaS能力服务体系,汇聚多年沉淀出来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统一能力视图,能力上台数已超200项,能力月度调用量近百亿次,推动实现了生产过程、服务过程、业务过程的数智化,赋能全社会数智化发展。

人工智能板块是智慧中台的先导区,以中国移动自主打造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作为核心引擎,依托14000+ GPU卡的超大规模算力资源,每天4800TB采集量的庞大数据资源、丰富的场景、优秀的研发团队,提供从AI基础设施到AI能力、解决方案的开放服务。平台作为“基础软件”于今年5月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围绕“九天”平台,中国移动现已形成全面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包括深度学习平台、能力平台等7个平台型产品,机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百余项AI能力,百余项智能化应用,服务用户超10亿。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通信网络中,提出终端智能、网元智能、运营智能、服务智能四个层次的网络智能化体系架构。在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优化、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引入智能化,挖掘出百余个可应用人工智能的环节,打造了网络智能投诉处理、基站智能节能、电费智能稽核等20余个重要应用。网络智能化相关产品在5月份获得工信部首批人工智能揭榜优胜成果。

三是全面推进服务融智创新,建设数智经济新示范。中国移动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既支撑自身在网络、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也为教育、医疗、政务、工业等垂直行业领域提供新型智慧服务。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丰富的智慧信息服务,我们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服务客户环节,打造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智能客服系统,服务9.5亿用户,月交互量达到2.1亿次,相当于替代2000多人的传统人工客服工作量;采用垃圾短信自动识别算法,自动判定平均耗时仅为0.07毫秒,月均为客户减少垃圾短信约8500万条。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数字内容服务。通过魔百和大屏数字内容推荐系统,对用户观看喜好进行智能分析,提供“一人一面”的精准内容推荐,已为3000万家庭带来贴心的收视体验;打造全球第一个商用的AI视频剪辑平台,在世界杯、欧洲杯等千场赛事、演唱会直播中,通过咪咕视频为用户“秒级”推送万条智能剪辑的精彩片段,剪辑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在咪咕视频中使用智能内容生产功能,在60秒内处理效果即可呈现在用户眼前,全网最快。

在行业领域,打造智慧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千行百业。在厦门远海码头落地5G智能集卡项目,实现集装箱卡车的自动驾驶和智能调度,有效解决港口司机短缺、疲劳驾驶等问题,降低了生产安全风险;OnePower工业质检平台,可提升光伏电池片质检效率70%以上,日均检测能力达百万个,显著提升生产效能、降低劳动者工作负荷。“九天﹒毕昇平台”,为26所大学、高职、中学提供AI教学、实验、科研全场景云端解决方案,为国内AI人才培养添薪续力。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向创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目标持续迈进,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多种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也希望携手产业共同做好三方面工作,促进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注智赋能

一是打造算力网络,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算法的“泛在化”、“通用化”、“可信化”需要充沛和高效的算力作为坚实基础,中国移动正在通过融合“网、云、数、智、边、端、链”等多要素,构建算力网络,打造新型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为人工智能的新突破、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深耕关键技术攻关,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至关重要,中国移动将在智能计算、人机交互、数据智能、网络智能化、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加强研发布局与技术攻关,特别在网络和AI技术深度融合方面,着重解决体系架构、数据、算法、试验环境与方法等诸多难题。为此,中国移动将在强化自研的基础上,通过做强高校联合载体、部委基金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与学术界、企业界的联合研发,共同解决前沿理论、基础算法、芯片、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短板和瓶颈,也将充分发挥今年六月份发布的“智慧网络”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作用、与产业一道加快网络智能化领域的的技术创新。

三是建立新型合作生态,加速数智化转型发展。围绕经济社会数智化发展需求,业界应携手互促共进、各展所长,促进全社会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高效流通。中国移动将不断完善智慧中台运营体系,全面发挥中台的注智赋能作用:一方面,依托 “云上移动”“九天揽月”“梧桐引凤”等合作计划,引入合作伙伴优质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台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向产业开放更丰富的中台优质能力,共同挖掘商业化应用新场景,共同培育各领域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中国移动还将发挥资本的力量,通过投资与产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让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支持科技飞的更快更远助力数智经济繁荣发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局之年,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发展时不我待,中国移动愿与业界一道,紧抓历史发展机遇期,共同构筑数智经济的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中国移动   智慧   经济   范式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基建   经济社会   领域   能力   未来   智能   产业   数据   全球   平台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