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文/岸青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正生活在充满了监视的环境中,一举一动都被“人”暗中观察。不过并不像《楚门的世界》那样细思极恐,我们背后的监视者是大家最为亲密的伙伴——手机。

不可否认的是,4G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各大APP隐私泄露、后台监听、自动收集用户信息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而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这个问题同样从手机蔓延到了汽车领域。今年四月,“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曝光”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再结合三月马斯卡发表的“车内摄像头可监测车主驾驶注意力”等言论,人们对特斯拉是否通过车内摄像头监视用户产生了怀疑。

据官方回应,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摄像头,但花大价钱买了台智能车,为了保护隐私,还得把智能化设备关掉,这种花钱添堵的做法引起了更多的不满。

卷入风波的不止特斯拉一家,“面部识别、语音输入、身份验证、指纹解锁”,但凡是带有智能化操作的汽车,都因为涉嫌泄露隐私遭到了用户的大量质疑。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而令人震惊的是,在本月于北京召开的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总工程师陈渌萍发布了最新的安全测试结果:11辆做了安全防护的智能汽车,无线网安全问题占73%,车机和移动终端的APP逆向问题占64%,非授权访问敏感数据问题占45%,个人信息未授权访问占18%……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和隐私安全牢牢地挂上了钩。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数据,除了道路信息外,用户的语音、视频、出行轨迹也都包含在内,一但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不少乐观派对智能汽车的数据隐私持肯定态度,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像网上疯传的手机被APP监听一样,其实都是大数据运算下才得到的结果。

虽然“大数据运算”理论听起来极为靠谱。但当笔者无意间说到“好想吃火锅”,没多久就收到APP的火锅推送消息时,还是对“监听派”产生了更多的认可。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做出百分百的保证,收集到的用户信息不会被泄露出去。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享受的各种智能化操作所带来的便利,背后都搭上了用户信息的代价。

独木不成林,车联网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的信息交互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张庞大的数据网,大家如今使用的面部解锁、雷达传感器、道路拥挤提醒等功能,其实都需要采集用户信息。

如今智能汽车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偿的将自己的数据“分享”出去,想要享受到时代的红利,就要先献出自己的数据。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而有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为参考,车企们才能从中得到信息,以此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为下一代系统的升级改造做准备。我们身为第一代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成为了“小白鼠”。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确实是如今的行业大趋势,但在改革进步的同时,不能以用户的个人信息为代价。如今智能汽车的隐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各方都在积极思考解决办法。

唯一令人心安的便是,国家出台了不少法规要求车企依法收集、使用、保护个人信息,不得随意泄露和向境外提供。

智能汽车时代,被透明化的数据信息,用户的隐私还剩多少?

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就以车内摄像头为例,既能给人带来便利,又不免的存在隐私泄露问题。要用户真正的打消顾虑,还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车企进一步规范使用细节,国家出台各种保护措施。

而我们身为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对行业多一些包容,不要“谈智色变”,报以肯定的态度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马斯   独木不成林   特斯拉   隐私   智能   数据   用户   汽车   信息   安全问题   用户信息   面部   摄像头   便利   时代   手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