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10月19日,大陆集团在重庆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对研发中心的战略布局和大陆集团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做出了详细讲解。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7月9日,科技公司大陆集团宣布在重庆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旨在培养和提升本地卓越的软件和系统的能力,以及提高软件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专业性和产出。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电气化”、“智能化”的变革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生水起,更是将智联网汽车推向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口。大陆集团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将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开发,并进一步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集成式架构的转变。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先生表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出行的发展,以智领科技驱动中国美好出行,正是大陆集团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成立的目标之一。”

作为一家有着150年历史的企业,大陆集团的实力十分深厚,公司在全球拥有20000名软件与信息技术专家,以及一家软件学院,据目前数据统计,有超过10亿辆汽车配置了大陆集团软件和信息技术专家开发的各类功能。

目前,大陆集团的汽车业务目前主要实行“4+2”战略行动布局,如PPT所展示的一样,整体为“四纵两横”的构架。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兼创新与技术中国区负责人Karl Fuchs博士表示:“四纵”分别为一、自动驾驶,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高级辅助驾驶领域。二、智慧出行,将在中国搭建更多基础设施达成车路协同智慧出行。三、用户体验,包括更好的显示屏以及在驾驶舱内更加人性化的功能设置。四、安全领域,包括了智能刹车技术、安全气囊等安全及动态产品。

“两横”分别指大陆集团在软件及系统领域具备深厚的能力,以及先进的架构和车联网技术。比如涉及到电子电气架构,从原来分布式架构直步转变为支撑式的电子电气架构,这也意味着在高新领域计算以及联网技术方面不断从5G迈向6G,甚至是6G+的技术。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而软件正在成为汽车工业的决定性力量,大家对于软件定义汽车已经非常熟悉,今后种种功能都可以通过云端实现下载。软件及系统正是撑起“四纵”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发展,创造出更为人熟知的产品,大陆集团制定了三大行动:一、通过开发本地解决方案,去制订更多能更好助力中国业务发展的方案。这部分也涉及到了三个领域的技术,即智能网联汽车、集中式高性能控制单元和基于服务的架构,以及个边缘计算和云计算。

二、集团高度重视中国的研发,特别是在软件及系统工程方面的,这也能大幅度提升中国的研发能力。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三、通过大陆集团中国软件及系统研发中心的建设使得我们在工程师团队规模上能够继续攀升,计划组建一个多达500人左右的团队。

同时:大陆集团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负责人谢超介绍,“本着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理念,将会对中国本地客户研发更为迅速的反应速度,同时也会更加灵活的紧密围绕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基于核心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掌握最高水平的系统以及软件服务。”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在未来,大陆集团中国软件及系统研发中心将针对两个方面展开研发:第一,在应用场景开发方向上,与集团内部事业群紧密合作,打造高性能域服务器、区域控制器、边缘计算、云计算等产品;第二,与集体侧重于前瞻性技术开发相关研发部门合作,打造适合中国及本地软件系统平台的解决方案。

大陆集团在中国市场有着26年的发展历史,在全国分布着21个研发中心,41个产品研发实验室,4个产品性能测试中心。与许多车企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向大家熟知的大众品牌旗下的ID3、ID4系列,其搭载的高性能车载服务器均为大陆集团与大众合作开发。

大陆集团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制定“四横两纵”转型战略

在未来,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将进一步培养本土人才,积累软件和系统开发实力,为未来智慧出行带来更智能化、多样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中国   大陆   集团   系统   信息技术   软件   大众   架构   电气   智慧   领域   战略   智能   汽车   产品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