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设立第三专利诉讼审判庭

BREAKING: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设立第三专利诉讼审判庭

作者:黄莺



2021年6月28日晚消息,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院长(首席法官)安德烈·施密特(Andrea Schmidt)博士宣布,在现有第7庭和第21庭审理专利诉讼之外,新设立一个44庭的民事法庭来处理专利诉讼的案件,目前并不是一个全职处理专利案件的法庭,而是一半职能用来处理专利案件,该法庭将于2021年8月16日开始工作。

两家德国专利专业媒体对这一消息不约而同的冠以“BREAKING:Munich…… ”,足见这起事件对德国专利界的重要性程度,不在新修改的德国专利法之下。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尤其是在上周五德国联邦议会最终通过了备受争议的德国新专利法,只待最后总统签署成为正式法律的情况下,给刚刚看到曙光的被许可方(类似于像戴姆勒和大陆等相关车企)在德国的利益又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这一决定预示着德国作为专利权人最佳的诉讼首选地的位置,可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法院扩大专利诉讼庭数量的举动,意味着至少从德国法官角度来看,未来在德国的专利诉讼数量一定还是会持续增长的。

在德国三大专利诉讼“圣地”——慕尼黑、曼海姆和杜塞尔多夫中,慕尼黑地方法院近年来受理案件逐渐增多,在2019-2020年接连超过曼海姆的受理量。目前杜塞尔多夫有三个专利法庭,曼海姆有两个。

据知名评论家Mueller认为,很多专利权人认为慕尼黑地方法院是提出专利侵权诉讼的首选地。

这与慕尼黑地方法院近年来在处理一些重要性专利案件的表现有关,充分发挥了德国专利制度中自动禁令的快速审判的特点,所以备受专利权人青睐。

从刚刚和解的戴姆勒与诺基亚的纠纷中(《快讯!诺基亚与戴姆勒达成全球和解协议!整车专利收费模式或又进一步》),慕尼黑地方法院作为诺基亚选择的三个法院之一,就做出了对戴姆勒不利的禁令裁决。

在此之前,备受关注的中国企业小米与美国Interdigital的专利纠纷,慕尼黑地方法院也是首开德国在反反诉禁令(AAAASI)上的先河,裁定小米不得在德国执行武汉取得的反诉禁令(《德国慕尼黑法院确认:小米在武汉取得的反诉禁令在德国无效》)。

在今年初诺基亚与联想长达数年的专利之争和解之前,慕尼黑地方法院在去年9月就裁定联想侵犯了诺基亚的一件专利,并发布了禁令,召回零售商的产品。德国上诉法院在去年11月维持了这项命令。

几年前,在高通和苹果的专利纠纷中,慕尼黑地方法院在2018年12月做出苹果侵犯高通部分专利的裁决,同意高通提出的禁售请求,要求苹果公司停止销售和进口侵权iPhone

据悉,乔治·沃纳(Georg Werner)将主持新的民事庭。他目前负责商法部门的工作。据Juve Patent报道,他在解决专利纠纷方面又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在英美烟草公司与菲利普·莫里斯之间有关电子烟的专利诉讼。

BREAKING: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设立第三专利诉讼审判庭

Georg Werner 来源:Juve Patent


德国专利界近来的变动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

上周德国专利界两大事件,一个是联邦议院最终通过了德国专利法修改方案,只等待最后总统签署,另一个就是慕尼黑地方法院增设专利庭。

两起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同一个问题:德国作为专利权人青睐的诉讼优选地的角色,是否会因为新专利法实施而有所改变?因为这涉及到广大被许可人的利益,尤其是中国企业常常在德国作为被告。

以戴姆勒一方为推动的主张修改专利法,对德国专利法的自动禁令采取相称性检验,从而降低Patent Troll对企业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且从德国立法上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处于被许可人角色企业的一种支持。

但是这种支持能否在实践中予以实施,以及如何实施,审判标准该如何把握,才是未来专利权人和被许可人在法庭争辩的焦点,也就是只有通过诉讼和判例,才能知道德国新专利法的执行尺度。

不过,目前从Mueller等人从德国法官对新专利法的态度来看,似乎并不认同在执行层面上,会削弱德国在专利侵权后颁发禁令的行为,也就是对专利权人的限制似乎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而这也是能够继续保持德国作为全球专利诉讼优选地的根本(《全球专利诉讼优选地争夺战》)。

所以,对中国在欧洲有业务的企业来说,德国新专利法还不能算作是一种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的保护伞,实际上还是要时刻警惕德国专利侵权后的禁令问题。

同样,对广大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而言,也是一样,情况并如预想的乐观,还需要看后续大陆集团与诺基亚以及其他的诉讼判决尺度,才清楚德国修改专利法是真要限制Patent Troll,还是只装装样子。

德国的这一最新动向,对于中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有充分借鉴意义:如何加大侵犯知识产权审判力度,切实保护创新,使得专利权人的利益真正能够得到维护,形成创新到效益的良性循环,才能成为全球专利诉讼最优地的硬件指标。

实际上,中国一些法院已经在开始局部探索了(《天地对决:“武汉中院 VS 德州东区法院,中美标准必要专利治理权争夺战拉开序幕”》),但是这一步伐还需要加大、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慕尼黑   地方法院   德国   专利权人   专利   审判庭   专利法   诺基亚   中国企业   武汉   禁令   中国   法庭   案件   纠纷   法院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