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苹果当兄弟,苹果把我当私域

传统广告的理念是「广而告之」,追求的是把关键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典型的是电视广告,收视率越高的节目,广告费就越高。

而数字时代,大家都在讨论精准广告、精准营销,指的是精准覆盖目标用户,避免广告费用流失在非目标用户

4月5日,苹果在开发者网站发布消息表示,将从iOS 14.5,iPadOS 14.5 和 tvOS 14.5 发布以后,开始执行IDFA的新政策。自4月26日后,大家在使用APP的时候也许已经收到了是否允许跟踪在其他APP使用行为的许可弹窗。


01 什么是IDFA?

IDFA的全称是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是在iOS系统上与设备对应的一个唯一ID。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就是个专门为做广告生成的ID。

那么在数字广告中,IDFA都在那些场景发挥作用呢?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叫做——效果归因

以前的广告业,是盲投,就是对所有用户都展示一样的广告,显然这样做的结果很差,那又要如何找到精准人群呢?

有了苹果IDFA之后,情况改变了。IDFA实际上是苹果分配给iOS用户设备的随机设备标识符,它能够使广告商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和跟踪用户行为,以此来衡量广告是否有效,并决定钱应该花在哪里。

苹果IDFA相当于是为每一个iPhone手机做了一个唯一编号,以此来识别不同的用户,从此广告变得更加精准了,厂商的营销费用也得以大幅下降。

再说说效果归因怎么做。搞清楚广告主的每个转化来源于哪个渠道,这是数字时代精准广告的主要目的。怎么做到的呢?

以应用下载为例:当用户A点击广告时,媒体会向归因的监测方发送一条消息,告诉他用户A点击了某客户的广告;当用户A有进一步的转化动作,例如下载或者购买时,经过IDFA,会形成效果报告,指明A喜欢这样的广告。

目前,App上面所投放的精准广告其实都是基于IDFA的,其主要特征是匿名化、去标识化的,也是一种成熟、通用的投放方式,并不会侵犯用户隐私。IDFA过往都是默认能被广告主和平台使用的,但是实行新政后变成了默认关闭,App需要用弹窗提示来征求用户的意见。

显然,在被各种广告包围的消费者看来,IDFA似乎给与他们不被骚扰的屏障。弹窗弹出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的选“否”。

然后,没了IDFA之后,没有办法做效果归因,广告主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点击了投放在这个App的广告而购买了产品,且广告主难以对用户做个性化的区分,广告相关性肯定大大下降,广告主和App就更难算账了。


02 苹果真的是想保护用户隐私么?

从技术上来说,iOS上的品牌广告主不能依靠IDFA精准定位用户,只能依靠媒体。媒体自己尽管也不再拥有IDFA,但至少还有技术上可以依靠的人群定向方法,或者实在不行就基于脱敏信息生成一个假名ID做定向,也能解决问题。

显然,苹果的IDFA新政,加剧了广告主和媒体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广告主的话语权会更少,日子也会更加艰难

同时IDFA被创造出来,本质上就是为了消费者的隐私。因为IDFA是完全随机的符号,完全不可能从中直接读出消费者的实名信息。在很大程度上,IDFA达成了隐私保护和应用消费者匿名的、非敏感数据的平衡。

IDFA消失后导致媒体iOS上的收益直线下降,某些媒体可能会使用邮箱、手机号、加密手机号等非设备信息作为消费者标识符,而这些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比设备信息更隐私,数据安全级别更高的。

此外,为了收集消费者的特征,更多的刺探消费者信息的手段可能会出现,反而会让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暴露在更多的未知风险之下。

可是那么贴心的苹果,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在IDFA新政中,唯一的受益者看起来只有苹果自己,苹果此举意将把iOS用户数据完全变成私域流量。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你把苹果当兄弟,苹果把你当私域?”

总结来说IDFA强制性的取消,苹果至少能够获得如下好处:

第一,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会更加高大,苹果硬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安全性感受”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对卖自己的产品真是绝佳的帮助。

第二,直接地打击了竞争对手,例如对安卓系的打压。此外,对大型广告网络的拥有者,例如谷歌、Facebook等,都有直接伤害。

第三,最能在iOS上做广告生意的现在就是苹果了。因为苹果拥有底层的设备ID,拥有大量消费者的数据,拥有大量的APP开发者。这个赛道,如果苹果玩,别人玩不了。如果苹果不玩,别人还是玩不了。

第四,APP的开发者将比过去更加依赖于苹果。IDFA新政,本质上是“生态排他”的策略。例如,前面已经介绍过,APP开发者对自己推广的归因只能依靠SKAdNetwork。面对苹果,开发者的话语权同样被大幅度压缩。

苹果公司不允许使用开发者获取IDFA,亦不允许开发者通过设备指纹等方案标识用户或设备,如果广告商和App想要进行归因,只能转而使用苹果的SKAdnetwork获取、分析数据。这进一步加深了广告商和广告平台对苹果的依赖。广大的苹果终端数据,将正式成为苹果“自留地”,以每位使用者的行为数据将被苹果完完全全的支配和统治。

用法律工作者廖尔文的话来说,“苹果利用生态的规则制定权构筑了用户数据流通利用的王国规则,IDFA新政施行后,iOS平台上所有的广告归因均需通过苹果提供数据方能进行,而更为精准的用户数据和设备数据将仅由苹果独占独享。”

经统计指出,根据另一广告网络的计算,广告为游戏应用程序提供了63%的收入,为非游戏应用程序提供了66%的收入。如此巨大的数据背后,苹果也想分一杯羹。

原因在于,如果APP通过广告变现,苹果无法对其收取广告佣金。如果打击广告收入,并倒逼APP不得不通过苹果的渠道获得盈利,苹果就能从中抽取15%~30%甚至更多的佣金。

显然,苹果的举措不仅仅是从保护消费者隐私出发的“温情行动”。IDFA的新政,创造了一种“权利上的移动”,苹果向我们展示了它手中握有的更大的权利,并将打造一个更被自己牢牢控制的生态的巨大野心。

据了解,近期中国广告协会发起的CAID方案正在试图绕过苹果的IDFA规则。事实上, CAID方案不是绕开苹果IDFA,而是结合中国互联网产业特点,遵守苹果规则下的一种广告标识方案。

数字时代,数据如何在不同设备、不同厂商、不同国家之间合理、安全的流通,是数字经济能够自由发展的核心课题。如果巨头可以肆意的制定规则,不通过公正、透明的监管手段,利用占有支配地位的能力影响数据流通,圈界数据资产终将影响活跃的市场,也将影响消费者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苹果   新政   精准   开发者   隐私   消费者   规则   兄弟   效果   数字   媒体   数据   广告   用户   设备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