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C人才缺口32万的背景下,作为IC应届毕业生,设计还是验证?

这篇文章是本是我一个悟空问答的答案,但是阅读人数很多,加上最近报道,中国IC人才缺口32万,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再稍微深入探讨一下,希望能为刚毕业的IC专业毕业生提供一点帮助。

国内IC人才缺口32万的背景下,作为IC应届毕业生,设计还是验证?

IC专业应届毕业生,工作方向基本分为两大类:数字方向和模拟方向(模拟方向暂不讨论)。那么作为数字电路的应届毕业生,该怎么去做岗位的选择,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岗位需求数量对比

一般正规的IC公司,设计和验证的人员分配,大概是1:3,即一个设计,三个验证人员。

当前不管是SOC还是ASIC设计流程,因为芯片复杂度越来越高,验证周期占整个项目周期比例越来越大,所以验证人员配置会越来越多。

岗位职责对比

(1)设计工程师:主要根据SPEC,完成功能RTL实现,Design compiler预综合,timing分析,并且完成模块的单元测试验证,保证模块的功能正确。

(2)验证工程师:根据设计规范,负责验证计划和验证目标定义,测试平台开发(建模,断言,回归,覆盖),测试用例开发和集成,检查模块级和芯片级的设计功能,作为前端和后端工程师的接口,优化或审查设计架构和实现。

技能要求对比

(1)设计工程师:掌握Verilog或System Verilog语言,具有逻辑设计、RTL 编码、验证等经验;掌握C/C++语言,熟悉一种以上脚本(TCLPerlShellPython)语言,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国内IC人才缺口32万的背景下,作为IC应届毕业生,设计还是验证?

(2)验证工程师:具有验证语言的经验(SPECMAN / E-language,System-Verilog,Vera);具有RTL编码和模拟器的经验(Modelsim,NC-sim);脚本语言的基本知识(TCLPerlShellPython、C语言等),了解随机验证方法(VMM,OVM,UVM,eRM),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国内IC人才缺口32万的背景下,作为IC应届毕业生,设计还是验证?

发展前景对比

两个岗位不是竞争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伙伴关系,且两个岗位都有很清楚的发展路径。

设计工程师可以向架构设计、系统设计等方向进阶,验证工程师可以向系统验证、验证方法学等方向进阶。

应届生入门难易程度对比

目前国内学校的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成长路线是:RTL实现-->EDA仿真-->FPGA验证。

设计方向,很少有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设计流片的机会(因为流片成本昂贵,且风险极大),所以设计方向的同学,对Design CompilerPrime Time、CDC这类很重要的工具了解很少。

验证方向,很少有专门的针对验证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机会,缺少验证方法学、大型验证平台搭建的经验。

总的来讲,对应届毕业生来讲,设计方向易上手,但是进阶较难;验证方向上手较难,但是进阶较易。

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

因为一颗芯片从项目立项到最终芯片量产上市,中间包括设计、验证、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对工程师的要求不尽相同,高校根本无力承担巨大的教学成本,去教授各个环节的内容,所以目前的现状是IC人才缺口达32万之多,而应届毕业生基本上不能完全匹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虽然之前有很多校企联合的培养办法,但是现实情况是,因为技术涉密等原因,一般在企业实习的在校生,基本不会真正的参与到芯片的研发过程中,所以效果不佳。如何破局,是需要国家、高校和企业共同需要去思考的。

国内IC人才缺口32万的背景下,作为IC应届毕业生,设计还是验证?

设计还是验证?

个人建议,若编程能力较强,且对数字电路有一定理解,可选择设计方向,反之,可选择验证方向。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根据项目的需要,设计人员和验证人员的工作职责会相互渗透,这种情况在一些小型IC设计公司,比较常见,所以平时一定不要自我设限,要保持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展的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进阶   缺口   模块   芯片   环节   岗位   方向   工程师   能力   语言   经验   人员   功能   测试   学校   国内   人才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