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扎堆去卷烟厂干流水线为哪般?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职业错配”

近期,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一则招聘公示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关注的焦点是录用岗位与学历要求之间的巨大反差——河南中烟提供的是“一线生产操作岗位”,说白了就是流水线。该岗位拟录用人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中国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卷烟厂流水线上硕士学历员工超30%#

硕士扎堆去卷烟厂干流水线为哪般?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职业错配”

当然,我并不是说研究生就高人一等,流水线就低三下四。研究生当然也能干流水线,毕竟哈佛学生还能开出租车嘛。(当年哈佛学生开出租车的段子,流传的时间点颇为微妙)

但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当资源的配置出现不合理时,就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种事情能上热搜本身就说明了网友们都觉得其中有不对劲的地方。

所谓不对劲,就是这件事情超出了寻常人的认知。人们会问这两个问题:

1、难道这些名校研究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吗?

2、会不会对学历更低的人造成职业挤压?

硕士扎堆去卷烟厂干流水线为哪般?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职业错配”


第一个问题反应了我国就业观念的变化。

在10年前,那时候年轻的毕业生更喜欢选择一个天花板高的职业,那时候公务员并不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因为公务员是一个有明显天花板的职业。虽然更有托底的保障,但是想要职业发展,向上的路径却极为狭窄。

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其实都喜欢创业,有一股激情,想要去多赚一点钱,开创一番不一样的事业。但是社会发展到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年轻人的职业选择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稳定的公务员行业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比起职业发展来说,年轻人似乎更加关心稳定,中国整体的氛围趋于保守。这对于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用多说。

在经济学当中有一个“个人效益”的概念,个人效益决定了人们的选择。比如我现在买牛奶而不是买啤酒,是因为我觉得牛奶能够给我目前带来更高的个人效益。

同样的道理,这些985和211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选择去卷烟厂流水线上工作,而不是去做一些其他的工作选择,也是觉得这个卷烟厂的职业能够给他们带来更高的个人效益。卷烟厂的特点可谓是众所皆知,效益稳定、不用担心破产、国企、平均收入相对较高……

与其战战兢兢、希望渺茫的创业,不如去效益好的国企,不如去当公务员。对于职业发展更加保守的年轻人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一大痛点。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些年轻人们做的是理性的选择。

硕士扎堆去卷烟厂干流水线为哪般?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职业错配”

第二个问题,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开始向下兼容时,对其他劳动者会不会造成挤压?

当然,研究生要进效益好的国企(卷烟厂),这不算典型的向下兼容,这属于进入一个好的企业,但选择一个相对较差的岗位——类似于高考的时候,进入一个好的大学,但是选择一个烂的专业。

但是并不代表向下兼容就不存在,又回到了上面提出的个人效益和理性选择问题。

因为大学教育提供的都是同质化的人才,这些同质化的人力资源在职场上往往陷入激烈的内卷,逃离这种内卷是理性人个人效率最大化作出的理性选择。

那么如何逃离?要么就进入公务员或者是卷烟厂这种效益好的国企,这种策略叫做避开竞争。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进不去,是他们就开始向下兼容,与一些低学历的劳动者进行竞争。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向下兼容的问题,这是对原来的低学历岗位造成压力,第二就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一切都源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与我国的高等教育所造成的错配。也是现在我国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初衷,但是要改变这种现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卷烟厂   水线   哈佛   干流   职业   职业选择   同质   河南   国企   经济发展   效益   硕士   岗位   公务员   理性   学历   年轻人   研究生   稳定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