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高安凤仪书院位于江西高安,明正德八年(1513)瑞州府知府邝璠创建宋县学。嘉靖二十六年(1547)推官潘仲骖改名“尊道”,清康熙十年(1671),知府刘登科建,复名“筠阳”。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杨仲兴迁建城北,改名“凤仪”。咸丰年间被毁,同治庚午年太守黄廷金率属捐修。1948年创建省立高安师范学校时,当时的领导批示凤仪书院归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使用,直至现在。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清同治年间黄廷金太守题写的“凤仪书院”石牌匾

游谟烈与凤仪书院

游谟烈,讳衍,字旦成,是高安市黄沙岗镇湖田村石泉游村人。史料记载,游谟烈身材魁伟,文武双全。游谟烈在年轻的时候臂力很大,雍正癸卯年的时候,他弃文学武,练弓箭,技艺娴熟,童试前茅。“甲辰年春入第三。之后两年再试,获冠军武库生”。由于他的文采也很好,当时的游氏会馆推荐他,他又弃武从文,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全才。

清乾隆丁巳科于文宗首出益者三友九章题,游谟烈“旦成线索在手,如满盘散钱穿成一串”,“抑置邑庠第二”。“己未年补增广科,屡考优等”。“辛酉、丁卯两科,荐卷已入彀”,但由于“表文抬头违式,遂置之”,“主司极为惋惜”。

虽然他的运气不是很好,但是他没有气馁,落榜后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学尊孔孟,理探程朱,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圣圣相传之道,均悉会于心,阐为文章,深入浅出,声价重若连城,鸿才大约,名噪城乡。”说的是游谟烈学习孔孟之道,探究程朱理学,学习很有心得,也能够深入浅出地给学子讲课,在当时有很大的名气。

他时常与当时的儒家大师、名流交往,学习,瑞州府的办学的大事他都积极参与,可以说是领头人。清乾隆庚辰年奉府宪杨仲兴命,创建凤仪书院,“办公踊跃,不日造成告竣”。“壬午年又奉府宪卢公命,重修试院考棚,又踊跃向前,迅速落成,受到隆礼奖功”,称他是“建凤仪书院,修试院考棚皆卓卓可称者”。

凤仪书院建成后,成了当时全县14所书院之佼佼者,游谟烈请名家讲学,一时名声大振,学子云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凤仪书院有正堂、大门、文化堂、会讲堂、诗经堂、书经堂、周易堂、春秋堂、礼记堂、仪门、正门、书楼、厨房、茶厅、过路亭等,另建有同梦堂,共有31间,颇具规模,可见当时风貌。游谟烈是高安凤仪书院创建与发展的创办人,为高安的文教创造了辉煌,是科举落榜生的榜样,平民百姓的楷模。

清同治年间瑞州府黄廷金太守题写的“凤仪书院”石牌匾被江西省师范学校的字幕替代,石牌匾被搁置在教学楼后面的花园。“凤丹羽秀书儒诗染,仪正行端院萃菁”是为凤仪。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凤丹羽秀书儒诗染 仪正行端院萃菁

现在的江西省高安中学、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最初的学校雏形都是在凤仪书院。2018年3月27日,艳阳高照,春意盎然,去凤仪书院走了走。现在看的书院应该是建国初期的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旧貌。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学校入口雕塑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学校旧貌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操场一角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操场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教学楼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校园一角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教学楼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教学楼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教学楼楼梯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教学楼楼道

宜春幼专的前身:凤仪书院-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校园一角

现在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的旧址仍在碧落路原址,已经荒废不用。高安师范学校先被纳入宜春学院高安校区,后经宜春市政府改革发展成为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高安   宜春   江西省   师范学校   文宗   高安市   正行   太守   书院   试院   旧貌   知府   深入浅出   教学楼   前身   年间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