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修谱:家谱能够保存至今的家族,更应该好好传承

名门修谱:家谱能够保存至今的家族,更应该好好传承

家谱

“家谱”一词,50、60后的人都很熟悉,但对于70、80后来说,就显得有些陌生,而90甚至00后,很多连“家谱”为何物都不太了解。这就是家谱的现状,说严重一点,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重要文化根基,如果家谱文化没有了传承,这也将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憾。

家谱作为家族信息历史的载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经历过一次重大的“灾难”,一度差点“消失”。家谱文化能够在这次“浩劫”中保留下来,还是多亏了很多认同家族观念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家族的文明和历史。

名门修谱:家谱能够保存至今的家族,更应该好好传承

互联网家谱

现在能够拿得出家谱的家族,都是难能可贵的。在历史的岁月中,家谱里记录的信息,能够承受住考验,所以到了今天我们更不应该让这些信息出现遗漏。互联网家谱的问世,开启了家谱数字化的新时代,同时也让家谱做到真正的流芳百世。

以前修谱,大多数还是家族中的长辈居多,毕竟在长辈的眼里,小辈不懂家族文化,也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所以修谱班子的组建,基本还是以长辈为主。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部分家族还是以宗亲族老为主,但更多的家族修谱人却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家族中的长辈,因为年事已高,对旧谱中一些可能有误的信息并不能有所查证,反倒这些工作在年轻人的手中,可以通过很多工具,轻而易举的完成。包括传统的修谱,都是走家串户的拜访,而现在互联网家谱只需要一个微信消息,就能够轻松地把身处异地的族人信息收集完成。所有的家谱信息,也及时储存在数据云端,不必再担心搬迁、战乱导致家谱信息遗失等问题。

名门修谱:家谱能够保存至今的家族,更应该好好传承

破损家谱

想要修好一本完整的家谱,除了有老谱的辅助,更多的还需要一些国学、史学等资料的佐证。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能够利用工作来修谱,才是对家谱文化最好的一种传承。真正一本有据可循的家谱,才是一个家族中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了解更多姓氏文化,欢迎关注“名门修谱”。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转发和分享!

该文章来源“名门修谱”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保留追究其侵权法律责任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家谱   名门   家族   流芳百世   年事已高   宗亲   中保   长辈   更多   时代   数据   文化   历史   工作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