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这货最近热度很高,昨天发了一个优先评测的投票,Dmagic Solo的得票数碾压了第二名近双倍,也许是真的因为好奇、也许是因为它的争议还不小,总之我在展会上听到它时,HUFI佬立刻就上身了,一首一首地切换了不同的Vocal类歌曲感觉还挺对味,当然现场也有人直呼这尼玛居然是qdc调出来的塞子?

根据对前两代千元级产品的印象来说,我原本的期望值是“希望它不要太寡淡”,而实际到手后我的做法是通过换套、搭配前端的方式来适当的把它的味道“往回拉”一些。总之,Dmagic Solo这塞子在设计的时候,我感觉就没指望像海王星或者变色龙V6那样相对讨好大多数人的耳朵,做好了被“秒摘”的准备,同时也是qdc目前在调音方面的一次比较激进的尝试。

老规矩,简单开个箱。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的包装还是值得夸一下的,如果你觉得包装右下角被切了一刀的那种感觉是Over Design的话,打开包装后和腔体面板的呼应会让你打消这个念头。虽然只是个单动圈,但腔体的地方设计的并不算是很小巧,整个内部的声学结构透过腔体是清晰可见的,但大小与否对佩戴关系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Dmagic Solo的腔体并不厚、加上合理的导管深度,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它的佩戴是比海王星还要好不少的,不需要更换第三方耳塞套就可以戴牢。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qdc挑选收纳盒的眼光从来就没有让我失望过,这回的盒子内部空间稍稍冗余了点,放一个私模都绰绰有余了,但是不那么挑耳塞的摆放形状,有植绒保护层,内部设了一个网兜可以来放置其他规格的插头。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的这套可更换插头和魔圈上的并不是同一套,总结一下就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加美观。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当然了,qdc挑选公模样式的审美我也一直都没有失望过,基本上走的都是不那么骚气、但依旧具备辨识度和一定耐看程度的东西,Dmagic Solo的这个面板纹路乍一看让我想起了“茶叶蛋”外观的Fusion,但是色彩的饱和度与黄、蓝的对比色在视觉上会显得更加“跳”一些。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透过腔体虽然能看到一坨一坨的单元外结构,但实际上它是个微动圈耳塞,微动圈的单元我曾经在当年JVC FD8的文章里有提过,从发声原理来说已经有点像是个动铁的意思了,体积很小、单元的振幅冲程小,过去的微动圈往往有声音宽松度、声场、动态方面的短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IE900上7MM的动圈已经能非常好地应对大编制交响乐曲目。

官方使用的Dmagic Turbo双声学腔体这个结构,看起来像是给微动圈单元的后部加了一个气室,这种处理方法在微动圈中并不罕见,FD8甚至是直接把单元塞在了导管中央、整个的后腔体都只作空气结构和调音的处理。厂家对微动圈的调教是殊途同归的,正是因为单元本身的特性比较固定、才需要比较多的技术手法来调教声音的走向,所以Dmagic Solo在听感上并不像常规的微动圈那样线条紧实、偏速度感,是个很典型的厚声韵味型的走向。此外,Dmagic Turbo结构和复合导管可以有效地保证动圈单元的发声一致性,而关于声音一致性的处理,qdc早在Fusion时期就已经花了很大的功夫来研究,他们的做法等于说在单元塞入腔体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调音和匹配的工作、不受壳体大小的限制,而在Dmagic Solo公模身上,这种技术的应用自然已经驾轻就熟。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在发文章预热之前,有烧友留言担心这货不好推,因为阻抗虽然低至18欧,但灵敏度却仅为98dB/mW,不过我在用IQOO Z5的3.5口直推了一下以后觉得推响是很轻松的,只是作为个单动圈嘛,尽可能用你手头劲儿最大的前端来推就对了,最好还是能够上个线条清晰分明一些的小尾巴。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的缺点我先说在前面,解析力、声场、动态等素质的表现和众多国产同价位的内卷怪们不具备正面PK的能力,相对能打的是密度,而且虽然分离度和层次感并不佳,Dmagic Solo的声场边缘处理的还是比较自然,混响会向四周扩散开、至少在听觉上显得不会过于拥挤,而且本身高频的部分虽然素质上无功无过,但是延展度与空气感是相当好的,只是亮度上会明显不如海王星、天王星来的那么足,从而显得声音的能量感主要集中在中下盘的部分。

Dmagic Solo的这个低频量感从他们官方给出的曲线图中也能略知一二了,动次打次范儿,而且结像的形体比较肥,能量感会有明显的淤积,并不具备比较清晰的结像和低频细节的纹理感,透明度也不佳。低频部分的蓬松度和下潜表现是很好的,底子非常舒展、舒展到不像qdc家的塞子,要知道即便是qdc家变色龙V6/V14这种低频量感已经蛮多了的产品,去和绝大部分的动圈耳塞来比较的话,也和“舒展”并不沾边,而Dmagic Solo的这种蓬松度与混响的量感是比常规的大尺寸动圈单元还要来的多的,是非常明显的HUFI向,因为动态并不是它的强项,所以Dmagic的低频离“拳拳到肉”还稍有点距离。它透明度问题主要在于当空间混响与鼓声残响达到了一定量感之后自然会在听觉上显得不那么干净,这种表现其实和音源有较大的关系,当本身低频元素不那么多时,下盘的透明度并不会有太明显的问题、也可以体现在人声部分虽然暖却没有给人一种蒙一层纱的感觉。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人声是一个又劝退、又值得安利的点,从素质上来说,它的结像形体会比较肥大、位置贴脸,但头中效应不会劣化的太夸张,齿音削的也很干净,这种对于人声的偏向性也是导致它横向声场拉不开的原因。总之我作为港台流行爱好者来说必然是喜欢Dmagic Solo的人声的,尤其是对于比较早期的录音的那种自带一些高频噪声的氛围感来说,Dmagic Solo还原的很有古早味儿,辛晓琪和张国荣的那种自带混响的嗓音在它的演绎下是很抓耳的、那种颗粒感甚至还有点挠人,同时它不论对于现代还是录音较为久远的欧美流行曲目在氛围的表达上都会给人感觉“这首曲子好像原本就是这么回事儿”。但如果你想要听一点燃曲、萌音,对不起,它不是你的菜~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另外,因为现代录音、后期处理、以及制作人不同而导致的一些不稳定因素,Dmagic Solo拯救了我好多超爱、但是常规入门级HIFI器材“还原”后反而不好听的曲目,比如张敬轩今年发布的《The Brightest Darkness》中霸榜的那首《俏郎君》、和2018年专辑《Senses Inherited》中的《形影不离》,前者的问题是声音太锐、喉音的部分颗粒感粗重,声压开大了会很糙,过于“HIFI”的入门级器材会听着刺耳,而后者的问题主要在于人声的部分发虚、有股子塑料味儿,如果是使用Dmagic Solo来回放的话,就完美符合了我心目中对于理想听感的预期、更加富有感情,《形影不离》末尾处的那个超长转音中的人声细节也更加自然和丰满。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我是在给Dmagic Solo的这种音染和失真洗地,但注意观察我的措辞,前文中我指代的是“入门级”器材,事实上这两首曲子在高级器材的演绎下是不会有太明显的问题的,我并不是想要Diss国产千元价位的高素质器材普遍缺点音乐味儿,但作为一个人声听的巨杂的HUFI佬来说,Dmagic Solo就是那种我一耳朵下去就知道我该去选择什么样的歌手、什么样的歌单的器材。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在搭配层面,我的建议是首先给Dmagic Solo换个套子来解决一下低频部分的能量感淤积和透明度问题,我会推荐一个本身口径稍大一些的型号,比如威泽家的声场套、EarrBOND家的紫套、JVC家的FX9、FX10、以及绝大部分的SF套等,不推荐本身增强低频的哥伦比亚套和Final家导管开口比较窄的E套,会进一步削弱高频延展和声场。搭配方面,Dmagic Solo本身非常不担心数码味的前端,你再怎么数码味都不可能传染给它,入门级的小尾巴里我会推荐海带丝家的S9Pro这种本身偏通透、线条感强的型号,同理还有乐彼W2、THX的Onyx、包括iFi家刚出的Go Blu;播放器的话看了一眼3K档内的那几个,可能都是浓上加浓的效果,海贝家的R3pro和山灵的M3X倒是相对合适一些,至于换线就大可不必了,因为依旧是祖传的反相的插针。

一名HUFI佬对qdc Dmagic Solo的一些主观看法

Dmagic Solo我并不会像推荐宁、水、天、达、飞的千元级型号那样敢把它安利给最为广泛的烧友群体,它的声音路子富有年代感、古早味十足,会让我回想起带我入老塞坑的那副索尼E741,但又有足够的一个素质基底做支撑,用一个形容镜头的概念来描述的话,它的“分辨率”够高、但是“锐度”偏低。对于一个从小对着收音机听周华健和任贤齐长大的、听歌口味不那么像95后的我来说,听Dmagic Solo给我的感觉,就像当初刚接触电台时,那些经过主播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优质曲目是真的很容易让人一耳朵被吸引,足够具备辨识度的单曲在当时才能够冲破周、王、林、陶的统治被大家所记住。

在这个千元价位疯狂内卷、把几年前中高端产品的素质做到入门价位的时代里,我作为一个听不过来的耳塞堆了好几个抽屉的人,Dmagic Solo反而会是一个在此价位愿意被我拿来听歌的塞子,至于听什么?对乐感和音乐性的表达比较适合抒情人声、器乐的话不考虑声场倒是也能过得去,总之我并不建议你拿它去听编曲比较复杂的曲目,Vocal为主、或者轻快一些的小编制、轻音乐都蛮合适,毕竟人家都叫“Solo”了嘛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混响   塞子   声场   海王星   导管   低频   耳塞   透明度   人声   曲目   主观   单元   看法   素质   声音   器材   感觉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