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在纪实摄影师的镜头下,无论是华丽的舞台还是寂寥的角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凡的百姓,快乐的、痛苦的、善良的、罪恶的、美与丑都化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战火中的女孩》

-

1972年6月8日,就在越南战争接近尾声之际,美军一架轰炸机在越南市郊区投下数枚凝固汽油弹。9岁的潘金淑(Kim Phuc)挣脱掉已经烧着的衣服,张开手臂撕心裂肺地从爆炸区逃出来。

美联社记者黄功吾用他手中的徕卡M2相机抓拍到了这一触目惊心的瞬间。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有分析认为,正是这张照片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强烈反战情绪促使越南战争提前半年结束。

-


01 纪实摄影的意义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记录社会发展进程,提供历史文献;反映社会真实状态,推动社会变革。人文摄影师不再仅限于接受美丑的审判,真实记录着人类社会每一个瞬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


02 纪实摄影和徕卡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奥斯卡·巴纳克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Ur-Leica

自徕卡诞生以来,那些令人另人惊叹的当代纪实摄影作品,大多是由徕卡相机拍摄的。徕卡改变和塑造着摄影师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久负盛名的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也是为纪实报道摄影而生,从1980年首次颁发以来,徕卡已历经整整40载,聚焦于当下“人与环境”间的现实处境。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LOBA 1980年优胜摄影师:Floris Bergkamp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LOBA 1985和1992年优胜摄影师:Sebastião Salgado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LOBA 2006年优胜摄影师:Tomas Munita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LOBA)是为纪念徕卡相机的发明者——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先生而创立且以他的名字命名,同时,他也是最早记录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摄影师之一,其所拍下发生于1920年威兹勒的洪水事件,被认为是第一幅使用35mm胶片拍摄的纪实报道类作品。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韦茨拉尔洪灾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韦茨拉尔洪灾


03人文纪实摄影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布列松与他的徕卡M6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世界抓拍大师法国摄影家布列松就是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他拥有了胶片机徕卡M6后,仿佛遇到了知己一般,巧妙的运用徕卡与他的“决定性瞬间”,拍摄出了700万张令人叫绝的作品。

现代摄影中,为了抓拍平凡人在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捕捉那短暂的几分之一秒,有非常多的摄影追随者跟着布列松的步伐。


伊恩·贝利

Ian Berry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Ian Berry与他的徕卡相机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1934年出生于英国的摄影师Ian Berry,被认为是人文主义摄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1952年移居南非,随后拍摄大量新闻摄影作品,并开始引起媒体与公众的注意。

Ian Berry在巴黎结识了布列松,并应邀在1967年成为玛格南成员。他的经典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抓拍的那个瞬间,摄影师本人的存在微渺到几乎难以觉察。


尤尔根•施德伯

Jürgen Schadeberg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尤尔根•施德伯和他的徕卡相机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从事摄影事业逾70年,尤尔根•施德伯格入选徕卡名人堂的摄影师。他长期关注种族问题,坚持人文视角的纪实摄影。

他自1950年代开始跟拍曼德拉,拍下曼德拉透过监狱栅栏向外张望的名作;而歌手米里亚姆•马卡巴在麦克风前演唱的照片,展现出女性不被推搡左右的昂扬姿态。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马克·吕布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马克·吕布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1952年成为玛马格南图片社一员。他是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来往中国达20余次,其拍摄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纪实摄影界占据主导位置,产生了恒久而巨大的影响。

马克·吕布的作品很平淡,往往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而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的作品构图精彩,色彩优雅、细微。


徕卡伴随了一代代人文纪实摄影家,鲜活记录下了历史上无数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展现出经典的人文纪实摄影美学。

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曾诞生了一系列跨时代的机型,其中最负盛名、最经典的便是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在单反横行的今天,徕卡M系列仍然是众多摄影者的追求。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徕卡M10-R相机


• 手动对焦可以充分发挥摄影师的主观性和主动性;

• 机身小巧,快门声音轻,并且在”人文焦段”内有突出表现,亦是人文纪实摄影师的最佳选择;

• 最重要的是,在取景的同时,摄影者也能实时关注周围环境,预判“决定性瞬间”的到来。


纪实摄影:摄影师无声的“言语”

其实,无论在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流行的当下,徕卡都始终不忘初心,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追求摄影的本质,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摄影师看待世界的方式。


*内容整理自网络、徕卡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曼德拉   摄影师   纪实   奥斯卡   历史文献   洪灾   摄影家   胶片   马克   言语   人文   瞬间   意义   相机   社会   作品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