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技前进放缓,无限接近停滞?

20××年,太平洋的人工岛上耸立着高层建筑,汽车和电车穿行其间。即使不是玄幻小说和漫画爱好者,也有很多人对未来技术心驰神往。但在最近20年,很多分析结果显示,专家对未来的预测竟然屡屡落空。从大热门商品的消失中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已然放缓。我们是否还能将梦想寄托在对未来的预测之上呢?

人类科技前进放缓,无限接近停滞?


  23%(1971年)、17%(1977年)、17%(1982年)、14%(1987年)、8%(199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自1971年起、每隔大约5年对未来科学技术会进行一次展望,但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的调查,关于20年后最终实现的科学技术比例,专家预测落空的比率正在逐渐增加。

人类科技前进放缓,无限接近停滞?

  对8147项技术变成为现实的比例进行分析后发现,预测的准确率一直在下降。10月底的报告显示,实现的比例目前已经下滑到了1位数。

  在1971年的第1次调查中,在人们认为有望实现的技术中,“能让发电效率提高2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使用人造卫星的世界气象观测系统”等23%的技术完全成为了现实。而未能实现的技术包括“精神病的预防成为可能”等,占47%。

  但在1992年的第5次调查中,完全实现的技术只有“3D电视”和“含有油分的岩石(页岩油)的开采”等,仅占8%。虽然“弄清癌化机制”、“预测雪崩的发生”等52%的技术部分实现,但未能实现的技术仍然占40%。

  在上世纪70年代,预测未来应该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到90年代后,为什么预测变得如此不准确了呢?

人类科技前进放缓,无限接近停滞?


  对1971年的预测结果落空的原因加以分析后可以发现,“社会需求较小”、“社会性问题”和“成本偏高”等原因加在一起占50%。社会方面的问题占比较大,超过了“在技术上非常困难”(41%)。预测不准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未能成功预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当时,提出了“软件的大部分将嵌入硬件”等等缺乏必要性的目标,结果导致了预测失败。

  而在1992年的调查中,预测失败则主要是“在技术上非常困难”占65%。“防止癌细胞转移”等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次是“需求较少”,占10%。我们能够感觉到研究人员的焦虑:明明知道社会需要这种技术,但目前的技术实力却力有未逮。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否已经达到极限?这种担忧时常掠过笔者的脑海。

  针对未来的社会,1971年的调查使用了“工厂”、“设备”等让人联想到批量生产的表述,这符合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在1987年到1992年的调查中,则大量使用了“智能”、“生理”等表述,这让人联想到对人类和生物机能的分析和应用。要开拓未来,将面临更加困难的课题。

人类科技前进放缓,无限接近停滞?

    有观点认为,未来预测能够让众多民众对未来抱有期待,并以社会整体推动研究。未来预测将成为在发展中国家寻找下一个潜力市场的宝贵依据。如果未来预测屡屡落空,调查的意义就将随之降低。

  在如今的时代,每个人描绘的未来已经不再相同。今后的课题是,在确定技术发展方向时,要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同时,创造未来技术的研究人员的崛起也不可或缺。这需要研究人员随时关注研究的进展和市场需求,并勇于中断和改变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文部   日本   研究人员   科学技术   课题   比例   困难   人类   现实   年代   需求   原因   未来   梦想   社会   数码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