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一支镜头能否使用超过10年,对比了两支新旧腾龙90微距,最后得出了老镜头在光学素质确实还不错但其他方面新镜头更好的结论。今天我们请到了两款更加重磅的产品,时间跨度更大,进行一次综合对比,通过对比来告诉大家在这25年间,光学设计究竟进步了多少。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首先来介绍一下两支镜头。首先是徕卡的王牌变焦镜头Vario-Apo-Elmarit-R70-180mm f/ 2.8,诞生于1995年,是徕卡历史上第一支具备APO复消色散技术的变焦镜头。也是曾经哈苏实验室评出的19款满分头之一,所有焦段的画质堪比徕卡定焦。不过由于二手价格(3万5左右)和重量(接近2公斤)都相当夸张,所以是一支口碑极佳但极少见到的镜头。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我们手上这支属于后期的ROM版,实际生产时间应该在1998年之后,德国制造。这支镜头的主人将卡口改成了尼康F口,经过我的多轮测试,它在尼康D850,索尼Alpha 7R IV机身上与目前最新款的其他品牌70-200mm F2.8镜头PK画质均未尝一败。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另一支镜头则是松下的LUMIX S PRO 70-200mm F2.8 O.I.S.,诞生于2019年。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从规划、设计、开发到生产,均符合严格标准。在渲染、虚化和深度方面表现出色,做到了精益求精。由此产生的高性能和高质量通过了徕卡镜头使用的每一个严苛的评估标准。”。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这次选用的机身为松下LUMIX S1R,拥有4730万有效像素,能够尽可能挖掘出这两支镜头的全部画质。其中松下LUMIX S PRO70-200mm F2.8 O.I.S.在搭配LUMIX S1R时更可以实现7档的机身+镜头协同防抖效果。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进入分辨率对比环节。我们这次对比三个焦段,分别是70mm、135mm以及200mm(180mm),对焦距离分别是远景和3米距离。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70mm端测试场景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徕卡全开中央100%截图


即使是全开F2.8光圈,这两支镜头在三个测试焦段的中央画质都做到了几乎完美。即使是高反差的黑白交界处也完全没有色散情况发生。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徕卡全开边缘100%截图


但到了画面边缘,徕卡Vario-Apo-Elmarit-R 70-180mmf/2.8虽然有一定的暗角和轻微色差,但画面细节的丰富度上存在明显领先,并且焦段越长,领先幅度越大。而松下LUMIXS PRO 70-200mm F2.8 O.I.S.在将光圈缩到F5.6时将画质的差距缩小到了几乎不可察的水平。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200mm端测试场景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松下F5.6边缘100%截图


不过我们也能够轻易的发现,徕卡Vario-Apo-Elmarit-R 70-180mmf/2.8有着一定的枕形畸变和焦点偏移情况。在我们的追加测试中发现,徕卡的呼吸效应也非常的夸张,存在严重的近摄“焦距缩水”情况,而在这方面松下几乎是完美的。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200mm端测试场景


远景的分辨率测试中我们依然发现两支镜头在中央画质上没有明显区别。徕卡在135mm和200mm两个焦段的次边缘、边缘画质有着较大幅度的领先,而在70mm的极边缘画质上松下表现的比徕卡要好一些。如果缩小光圈,那么两者差距不大,毕竟远景拍摄一般也不会全开光圈。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老镜头画质反而比新镜头要好呢?我咨询了一位对光学设计有不少研究的朋友后有了一些结论。徕卡Vario-Apo-Elmarit-R 70-180mm f/2.8采用了极少见的“外对焦,内变焦”结构,通过前镜组的移动来进行对焦,这样的对焦方式对于控制色散,提高画质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这样的对焦方式在目前这个时代是无法接受的方案。首先是没有那么大功率的马达来驱动镜组进行自动对焦,其次是镜头的呼吸效应在这个时代也完全无法接受,再加上外对焦会让镜头的三防性能降低。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反观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2.8 O.I.S.在软实力上就非常的强悍。内对焦+内变焦,前镜组和后镜组固定的设计让这支镜头完全无惧任何恶劣环境。双浮动对焦设计既能够保证镜头的对焦速度,也能够完美控制镜头的呼吸效应。再加上光学防抖的加持,让松下这支镜头在易用性和视频拍摄能力方面碾压徕卡。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此外我们还发现,徕卡Vario-Apo-Elmarit-R 70-180mmf/2.8也没有完全控制好镜头的光圈形状,在F4、F5.6几档光圈时并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这会影响焦外光斑的美观程度。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对于光学巨头徕卡来说,1995年就可以设计出这样一款在画质上无可挑剔的镜头真是让人佩服至极,但是夸张的重量与手动对焦的特性让这支镜头在实用性方面大打折扣。而25年后的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2.8 O.I.S.虽然在光学素质上不及前辈那么的完美,但在软实力上与前辈存在明显的代差优势,实用度不是老镜头能比的。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在这两支镜头的使用中我个人认为,对于70-200mm镜头来说,无论是自动对焦还是光学防抖,都让用户能够抓拍到更多精彩的瞬间,如果连拍到都无法满足,那么拍好将无从谈起。


跨越时空的对决,松下S PRO PK徕卡APO变焦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这两支相差了25年之久的镜皇的对比文章了,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松下   尼康   色散   全开   光圈   画质   远景   变焦   截图   机身   光学   边缘   镜头   时空   完美   发现   测试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