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由于平时工作和爱好的关系,家中的移动存储设备入了一大堆,U盘、固态U盘、移动硬盘、SSD移动硬盘,用来用去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U盘内存小,速度太慢;固态U盘速度稍微上去了,但是那个发热让人用起来有点慌;移动硬盘空间足够了,速度也是个问题;SSD移动硬盘基本问题都解决了,但是我想要个更快的。于是我最近又开始琢磨着自己弄了个M.2移动固态看看这个能否满足我的绝大多数预期效果,毕竟从性能上来说,速度、空间以及体积都够了,就是价格也会跟着上去了。

最后看来看去选了两款ORICO的产品,分别是ORICO 迅龙V500 256G M.2固态硬盘(以下简称迅龙V500)以及奥睿科(ORICO)m.2 nvme固态硬盘盒M2PV-C3(以下简称硬盘盒)。迅龙V500系列固态硬盘上市应该有两年多了,从评价来看,这绝对是一款口碑非常不错的产品,固态硬盘盒方面,我人性的选择了同品牌的产品,毕竟兼容性会更加出色。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拆开包装,除了螺丝刀、螺丝、背胶和数据线外,我觉得就这三个值得拿出来说到说到,分别是散热片,可以较好的提升固态硬盘的散热性能,这个基本是装机使用了,在固态硬盘盒基本没地方放。中间是M.2固态硬盘了,这一组产品的核心了,下面是固态硬盘盒,条状的散热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ORICO固态硬盘盒采用了非常硬朗的设计风,铝合金的材质非常轻,鳍片式设计也有利于快速散热,总体来说除了需要随身携带一根数据线外,这尺寸比普通U盘也大不了多少。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总体固态硬盘的安装也不复杂,就随机附送的螺丝刀就能轻松搞定,一插,一拧就完事了,不要以为跟数码产品安装有关的都是技术活,说通俗点点,这跟换个电池没啥区别。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接着来看下迅龙V500 M.2固态硬盘,这是一个标准的M.2 NVMe SSD,标准的 22mm宽*80mm尺寸,支持PCI-e x4,带宽自然也比起SATA通道所能提供的6Gb/s要高得多,上速度,这个一会试试就知道了。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主控方面,迅龙V500固态硬盘搭载了慧荣科技的SM2263XT主控,仔细了解我们会发现,ORICO以及很多国产的存储产品都会选择这块主控,这块主控支持NVMe 1.3接口协议、LDPC ECC纠错以及HMB缓冲技术等,其也被认为是性能稳定、能耗控制优秀,并且性价比非常出色的产品之一。

迅龙V500采用了PCIE 3.0x4通路NVMe 1.3控制器,支持主要闪存制造商的最新3D NAND,从官方数据来看,最高读取速度可达2400MB/S,最高写入输入达1700MB/S,值得提到的是,HMB缓冲技术的加入以及不同设备性能对速度的影响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读写效果。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ORICO迅龙V500采用是Intel原厂3D NAND TLC颗粒,由两颗128G的内存颗粒组成,写入量最高可以达到100TBW,可以在0到70℃的环境下工作,性能和稳定性都很不错。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除了鳍片式设计加上金属外壳增强散热外,主板上的大面积的双面铜条设计也降低热量对数据读取的影响,并且有效提升内存颗粒的使用寿命。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安装完成后,电脑基本能够轻松识别读取,通过设备管理器分配好硬盘后,就可以马上上手使用了,硬件安装以及软件操作上基本没有难度。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先用CrystalDiskInfo看下迅龙V500信息,固件、序列号、接口标准等都能正确识别,右侧显示通电次数以及部分读写信息,ORICO的这块硬盘官方提供有五年质保或100TBW总写入字节,用着还是比较安心。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测试的话,我这里选择了CrystalDiskMark,可以看到ORICO迅龙V500固态硬盘在1GB文件下,顺序读写速度可达1044.62MB/s、935MB/s,4K随机读写则达到了22.98MB/s、45.70MB/s,这样的速度表现与官方的读写数据明显有了很大的差距,不过由于电脑硬件以及硬盘盒的限制,迅龙V500的读写速度出现这样的差距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这样秒传1G的速度,我想大多数人基本已经无欲无求了。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再来看看TxBENCH读速1027.813MB/s,写速912MB/s,两款软件的测试速度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从实测拷贝文件来看,ORICO迅龙V500固态硬盘在传输峰值是能够达到1.2GB/S,而稳定传输速度基本能够保持在660 MB/s上下,这样的实测表现也非常符合我的预期。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接着,我再来对比下U盘(闪迪欣享)、固态U盘(爱国者U391)、移动硬盘(东芝小黑盘)、移动SSD固态硬盘(斐数黑武士)以及移动M.2固态硬盘(迅龙V500)这五款产品在文件传输上的表现。在测试文件的选择上,我考虑的几点分别是超大文件传输、一般文件传输以及零散文件传输上的成绩,所以我找到了《Toy.Story》蓝光版(9.26GB)、《人之怒》HD版(2.00GB)以及我个人的工作文件夹(886个文件),那么我们五款存储设备的表现如何。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从个人测试的情况、数据表现上来看,迅龙V500的表现应该说全面占优,而固态U盘与固态SSD移动硬盘的设计表现上应该差距不算很大,不过在尺寸以及发热上,两款产品的对比就比较明显了,再有普通U盘作为平时日常文件传输来说,这个还是足够了。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ORICO迅龙V500作为国产M.2 SSD固态硬盘来说,凭借其传输快、速稳定、性能强劲,而且工作静音、发热量低等优势,加上一块尺寸迷你的硬盘盒,相信很多人也想跟我一样来试试这款产品的不一样的体验了吧,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留言。

预算足够就上M.2移动固态,迷你身材+大传输速度,谁能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固态   螺丝刀   硬盘盒   移动硬盘   颗粒   预算   差距   尺寸   身材   性能   速度   硬盘   文件   测试   数据   工作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