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拥有神级预测能力的预言家,

前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他在国力鼎盛之际,

规劝吴王夫差:“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后有足不出户的诸葛孔明,作出《隆中对》,准确预测天下局势;

而晚清幕僚赵烈文,则当着曾国藩的面直言:

“清朝颠仆,殆不出五十年。”

在中国当代,也有一位神一般的预言家,

他在五十年间作出过六项预言,

其中的五项,都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得到验证,

剩下的一项,距离实现,也计日成功。

这位预言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

毛主席的这些预言都是在何种环境下得出的,

他的预测又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起到何种影响,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1916年7月25日,当时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

和箫子升、蔡和森一起,拜在杨昌济门下,

因为三人志趣相投,故又有外号“湘江三友”,

他们经常互通书信,讨论国际时局,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担忧。

在和箫子升的通信过程中,毛泽东敏锐地抓住了国际局势,

将日本列为侵略中国的头号劲敌,他在信中如是写道:

“思之思之,日人称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

而在1916年,袁世凯因病逝世,各路军阀疯狂内耗,

忙着在华夏大地上划分势力范围,充实个人腰包,

生活于此种环境下的群众,也都未开民智,浑噩度日。

毛泽东的此番发言,正是为了警醒那些被关在“铁屋子”里的人,

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当时的日本,其妄图打造“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已经显现,

但为了掩盖真相,缓和局势,便在国际上打着“和平外交”的旗帜。

这一招的确有效,上至军阀政府,下到平民百姓,

都相信了日本政府的把戏,而头脑清醒,眼光长远的毛泽东,

却将披在日本外表上的羊皮,一把掀开,露出其向外侵略的内里。

果然,在十五年后,日本再也按捺不住,

于1931年7月在中国东北发动“万宝山事件”,

一个月后,“中村事件”爆发。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在当年的9月18日,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柳条湖铁路,

将其栽赃嫁祸到中国军队头上,

至此,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正式开始。

而在十五年前就对此做出准确判断的毛泽东,

当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其年纪也不过二十三岁。

第二个预言也是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判断。

1919年,虽然中国国内已经爆发五四革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但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未好转,社会仍然处于混乱之中。

在一篇校刊文章中,毛泽东又一次做出预测:

德国和日本将会结盟,做出危害世界的举动。

当时的人们对此消息嗤之以鼻: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刚结束,

德国遭受严重打击,而日本作为发展前进期的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又是一战战胜国,没必要和德国结盟,祸国殃民。

可事实却在十七年后,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结为政治同盟;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三国公约》,

邪恶的轴心国集团就此形成。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其实德国和日本的结盟并不奇怪,

一方面,两国都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急需划分势力范围,

获取发展资本,而另一方面,一战后,

德国对严苛的《凡尔赛和约》心怀怨恨,

日本作为战胜国,也并未获得实质性好处,

反而深陷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能自拔,

不仅暴露出自身的结构性弊端,国内经济也濒临崩溃,民众大量失业,

为转嫁矛盾,祸水外引,再加上军国主义思想在两国抬头,

同为国际弃儿,又有战争诉求的德日两国一拍即合,联手发动战争。

其实早在《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现场,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

就做过预测: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毛主席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提前十几年做出预判,

呼吁大家做好应对准备,但无奈当时人微言轻,

这次的预测也和1916年的一样,石沉大海。

第三次预言是在1936年,当时正值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

毛主席却高瞻远瞩,对战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模式做出预测,

他在一片迷雾中拨云见日,未来的曙光也穿越而来。

在对我国现有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进行评估后,

毛主席坦言,在中国独立后,将会大规模引进外资。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自从清朝末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中国便开始逐步落后于世界,

而这背后的代价,正是1840年至1945年间,来自西方列强的凌辱。

接受中国不再是世界中心的观念,适时吸纳其他国家的技术和资金,

也是一种积极寻求进步和发展的态度。

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和低息贷款,

根据中国网提供的数据可知,

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999.8亿人民币,

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大幅上升。

伟人的第四次预言是在1953年春节前后,他在视察长江时说:

长江中上游地区一定会建立一座大型水利枢纽。

那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饱经战乱的华夏大地,一片疮痍,

频繁发作的洪涝、失之淤塞的河道、残破不堪的堤防,

都让劳作于此的农民苦不堪言,这让毛主席生出“兴修水利”的念头。

在和“水利泰斗”林一山一起,对长江水利工程进行考察时,

在海军的“长江舰”上,林一山提出,可以在长江各支流上,

建立多个水库,进行防洪发电,而毛主席则反问道:

“支流的水库,会比直接在三峡上建立大水库,效果更好吗?”

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毛主席大手一挥,三峡工程就此开始。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在五年内,毛主席先后召见了林一山六次,

在1956年7月再次视察长江期间,还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

最终,在我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

长江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修建完成。

毛主席虽然没有看到这一伟大工程竣工,但在他决定建造大坝

的那一刻起,其大致轮廓就已经了然于胸了。

第五个预言是在1958年,毛主席用平和但极具说服力的语气说道: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内完全有可能。”

中国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抗日战争中的胜利者,

但国际地位不高,甚至有人将胜利归结于美国投下的原子弹。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更是时刻生活于

在核国家的威慑之下,为了打破核垄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毛主席一生留下六大预言,有五个已经实现,第六个即将完成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主席也提到,

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邓稼先、钱三强、孙家栋、于敏、钱学森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

两年后,导弹核弹头试爆成功;

1967年6月,氢弹也在中国西部上空试爆成功。

而第六个预言是在1962年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为:

中国要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赶超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乍一听,和“两个百年目标”有些接近。

放眼世界,中国已经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农村贫困人口也实现了全面脱贫,

第六个预言的实现,指日可待。

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

谨在此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有如此奇迹般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凡尔赛   中国共产党   战胜国   氢弹   预言家   和约   长江   德国   军阀   日本   原子弹   世界大战   中国   战争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