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笔者平时喜欢使用M-ATX型号的主板,因为这个型号的主板适用的机箱范围比较广,同时还能满足普通家用或商用的需求。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在机箱方面,笔者喜欢中塔式机箱,机箱空间大了好干活,以前用了一个支持ATX主板的机箱,又因为没有使用显卡的缘故,里面看起来空荡荡的,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其实M-ATX的主板使用MINI型的中塔式机箱正好,同时也能向下兼容ITX主板。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最近机箱市场上不知怎么了,忽然刮起了MINI型的中塔机箱风,都在进军M-ATX和ITX领域,TT这个品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旗下产品质量口碑不错,并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最近TT推出了一款新式机箱启航者A1,一起来看看怎么样。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这款机箱的大小定位就是MINI型的中塔式机箱,长406mm宽220mm高440m,兼容M-ATX和ITX两种类型主板,PCI插槽设计为4口,并支持安装双显卡。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这款机箱共有两种颜色款式:钛灰银、樱花粉,身为男士,笔者当然喜欢钛灰银了。这款钛灰银机箱整体的外观样式设计的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感觉与其他机箱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实际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合页开合的磁吸侧透玻璃等。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一般普通品牌机箱的前置面板都是采用塑料材质设计,而这款机箱的前置面板则是采用金属材质设计,非常结实,面板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冲孔筛网,方便机箱内的前置风扇将冷空气吸入,更换内部热空气,实现降温散热的目的。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机箱后部的设计布局同大部分机箱一样,下部为电源位,往上为PCI插槽位,再往上为机箱风扇位和I/O挡板位,目前大部分机箱的分区布局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只是细节有些不同罢了。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拆开机箱的背板机箱盖,这一面用于安装硬盘和电源,目前这款机箱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其支持2.5英寸硬盘2个+3.5英寸硬盘1个或2.5英寸固态硬盘3个,每一个硬盘位都有相应的硬盘支架来固定硬盘。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上图两个小的为2.5英寸固态硬盘支架,材质为金属材质,大的为3.5英寸机械硬盘支架,同时也可以为其安装2.5英寸的固态硬盘,材质为塑料材质,这两种硬盘支架安装硬盘都非常方便。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机箱的控制面板设计了麦克风*1、耳机*1、USB2.0*2、USB3.0*1、重启按键、LED显示灯以及电源按键,所以相对应的主板插线头还是非常齐全的,上面分别标注了英文字母,然后去主板上找相对应的插座即可。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这款电脑机箱上的机械硬盘位可以更换位置,通过机箱底部的固定螺丝来实现硬盘位的挪移,默认采用远离电源仓的方式。机箱底部电源位设计有可随意拆卸的防尘网,细密的防尘网能够有效的阻止灰尘的进入。另外机箱底部采用四脚设计,并设有防滑垫,防止机箱随意滑动。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笔者另外看上了TT的一款500W的铜牌电源,这个功率对我自己来说使用已经足矣,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大功率的电源。这款电源采用了全模组设计,机线分离,想用哪种线就用那种线。包装盒采用透明的塑料包装设计,相比普通的纸盒包装,更加大气,同时也可以作为家庭收纳箱使用。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铜牌电源的转换率虽然比不上金牌电源,但是转换率并不低,并且价格在那里摆着呢,才三百多元,相比六七百的金牌电源,还是极具性价比的。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这款电源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采用栅格化冲孔筛网设计,在电源风扇的作用下,实现内部空气的对流,快速散发电源内产生的热量。另外这款电源还自带了红色开关,为主机断电,只需一个开关便可实现,而无需拔掉电源连接线。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笔者原来都是使用一体化的电源,这次是头一次使用模组化电源,这款模组电源为用户提供了1根20+4针的主电源线、2根4+4针的12V CPU线、6根4针的SATA 线、2根6+2针的PCI-E线以及3根4针的外部设备连接线。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为了防止用户插反模组线,厂家在每一根线的两端都注明了相应的字母,带有GB字母标志的一端为连接模组电源端,找到对应的模块安装上即可,比较简单。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启航者A1的电源仓位四角分别设计了防滑缓冲垫,避免机箱电源和机箱内部铁磨铁,同时还能够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3.5英寸的硬盘支架为塑料材质,安装机械硬盘的时候,轻轻向外掰支架,然后放入机械硬盘,直到支架上的卡扣卡入机械硬盘的螺丝孔位中,另外这款硬盘支架还支持安装2.5英寸的固态硬盘,需要使用螺丝在底部进行固定。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机箱电源、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安装就绪后,并且各种线材理顺后,通过绑丝或扎带将线材固定,机箱背板一侧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笔者装机喜欢将大部分的SATA线、电源线、控制面板线都留在机箱的背板一侧,毕竟那一侧线材再乱,盖上机箱盖也看不到,这样在侧透一侧,机箱内便显的非常干净整洁,另外在电源仓侧透一侧还开有小窗口,可以清晰的看清电源的品牌、型号及功率,一目了然。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笔者使用的风冷散热器,所以上部空间约5公分高度的水冷排位置就闲置起来了,等以后上一款水冷排散热器,也来体验一把水冷散热的效果。目前机箱顶部支持2个120mm风扇位/2个140mm风扇位/1个200mm风扇位,机箱后部支持1个120mm风扇位,机箱前部支持3个120mm风扇位/2个140mm风扇位/2个200mm风扇位,支持光污染发烧友们进行各种散热发烧。

磁吸玻璃侧透,精装合页掀盖,让装机更简单,TT启航者A1机箱体验

这款机箱采用合页开合的磁吸掀盖设计的侧透面板,让开盖更加简单,轻轻一掀,便可快速打开侧透机箱盖进行装机。在安装方面,比较简单,同时也比较顺利,没有那种先来后到硬件安装设计,避免了返工,缩短了安装时间。机箱的侧板、框架、前置面板、钢化玻璃机箱盖质量也都是不错的,为了防止玻璃机箱盖的磕碰,在掀盖一侧采用了圆角设计,同时还搭配了防碰缓冲垫,TT在机箱细节上做的挺到位。本次装机体验不错,挺满意这款机箱的,喜欢的朋友不妨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冲孔   机箱   合页   水冷   固态   模组   支架   风扇   材质   笔者   主板   面板   电源   硬盘   玻璃   简单   喜欢   机械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