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是真的“穷”么?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哭穷”?

摘要:近期,肆掠全国的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不仅照出人间百态、让许多妖魔鬼怪现身,也在经济领域折射出某些企业的行径,有的低调捐赠,有的高调哭穷,让人唏嘘。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西贝“哭穷”一事。

我在上一篇文章谈到过,武汉疫情确实对多个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需要线下聚集人气”的行业,例如餐饮、旅游、娱乐等,所以西贝等企业自然首当其冲,受到直接影响,春节前后这几个月的损失在所难免。于是,西贝负责人贾国龙就开始“哭穷”,现金支撑不到3个月,需要贷款输血才能活下去,7天之后浦发银行的1.2亿到账。

问题来了,西贝是真的“穷”吗?它为什么“哭穷”?

西贝是真的“穷”么?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哭穷”?


西贝负责人所言是餐饮业的普遍难题,但西贝不是“最穷”的

当然,西贝负责人所言的现金撑不过3个月,应该是实情。

网上也有不少网友帮西贝算过账,“西贝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30%,人工综合成本占30%,房租占10%,还有税收成本大概占6-8%。”这里面,原材料的损失大概不超过1个月(假设餐饮提前备货1个月,这部分食材可能会损失掉大部分),主要就是人工成本与房租的损失。事实上,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是如此,眉州东坡、海底捞等大企业也是如此,那些街边餐饮小店也是差不多的。但西贝是这里面“最穷”的吗?

肯定不是。相同情况下,眉州东坡、海底捞等同级别企业,难道就能比西贝支撑得更久吗?那些小餐饮店就能支撑更久吗?

我们通过企业的生命周期看看,就明白哪些企业是“最穷”的了。

西贝是真的“穷”么?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哭穷”?

由上图可知:

1)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它们是最困难的,它们需要大投入,虽然增长也比较快,但实际上手里的现金是不会很多的,甚至都是举债经营,一旦出现武汉疫情这类天灾,就是致命性的打击,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就意味着死亡,至少元气大伤。

2)而处于成熟期的西贝等企业。实际上它们不是最难的,它们此前有稳定的营收,投入也不需要像创业期、成长期一样大手笔。只要不是乱搞,现金流实际上是相对充沛的。

3)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当然,它们也是困难的,但已经处于“收割期”,投入实际上是比较小的,武汉疫情这场天灾,只是加速了其死亡的速度而已。

可见,西贝不是“最穷”的,那些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餐饮企业,才是真正的“穷”,相当一部分都属于“裸奔”状态,能坚持多久不可而知。



西贝是真的“穷”么?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哭穷”?

为什么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没有“哭穷”,而西贝“哭穷”?

这个问题,答案很现实: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哭穷也没用,没人可怜。

我们知道,无论银行家、资本家,都是唯利是图,基本上不会考虑社会责任感。而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它们面临的风险是比较高的。一旦资本投入或贷款进来,就可能背负高风险,哪个银行、哪个资本会冒风险投入?所以,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只能“欲哭无泪”,自生自灭。我本人也是经营中小企业,虽不是餐饮行业,目前也遇到类似问题。

而西贝等企业处于成熟期,风险是可以预期的,银行、资本所冒的风险会小很多,自然愿意把钱给这类企业。所以,西贝“哭穷”是有效果的。

但,正是这大量的创业期、成长期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等问题。

如果大面积倒闭,将会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在此,我只能呼吁银行和资本,加强风险控制,对优质的创业企业、成长企业,给予支持,协助其度过难关,而不应完完全全的“唯利是图”,只考虑自身的投资利益。



西贝是真的“穷”么?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哭穷”?

为什么眉州东坡、海底捞没“哭穷”,而西贝“哭穷”?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营销公关行为”?

西贝哭穷,已经达到目的,获得贷款。

我们是否可以再延伸一下,多做一些思考:为什么同级别的眉州东坡、海底捞没哭穷?而西贝哭穷,这个行为是否有“营销公关”之嫌疑?

可能大多数人不会往这个方面去想。但是作为营销人,我还是习惯性地往这个方面做一些思考,理由如下:1)哭穷的时间点把握很好,疫情期间大家都在捐款捐物,这个时间西贝反其道而行之——“哭穷”,虽说可能引起争议、甚至让人反感,但反差效果最大,这是营销公关所需要的效果;2)哭穷的方式,西贝通过其负责人贾国龙发声,大声“哭穷”,把“哭穷”的音量放到最大;3)眉州东坡、海底捞等企业都没邮哭穷,而西贝哭穷,这属于营销行为的“差异化”,容易引起关注——要不然,西贝完全可以直接找银行贷款就是了,没必要通过全网传播其“哭穷”的行为。

当然,以上分析不见得是西贝贾国龙先生的本意,但其“哭穷”在网络上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完全达到了“营销公关”之奇效。那些捐款1亿、10亿的企业,都没有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倒是这哭穷、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还获得了最大的网络声量。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西贝哭穷,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是在大家捐款捐物、抵抗疫情的关键时刻,搞这么大的网络声量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我个人的观点是,就算你“穷”,也没必要在这个时间点在全网发声,悄悄咪咪地去贷款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东坡   唯利是图   成熟期   天灾   现金流   武汉   疫情   海底   公关   贷款   成长期   负责人   损失   资本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