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在家用音响领域,我记得最早的自动音场校正是Pioneer引进英国AIR Studios录音室专业系统校正程序开发的MCACC,在此之后,各大厂家陆续跟上,使环绕放大器具备自动音响校正成为常态。然而从严格的角度看,多数自动音场校正的主要功能是“懒人设定”:至少不必像1990年代中期之前环绕放大器作初期系统设定需要拿卷尺量每支喇叭与座位的距离、用音压表测试每个声道的音压做“全手动”设定。自动音场校正固然有数码等化,但因为受限于随机附赠测试麦克风的素质,以致于等化校正的主要作用频段落在63Hz至10kHz之间,受到Room Mode影响“很需要校正”的63Hz以下频段,不是没有作用就是改善有限。


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长期以来自动音场校正主要都是应用在多声道领域、但也有例外:我记得大约是在15年前我测试过一组探用Dirac作测试校正的USB喇叭,当年这对喇叭应该算是小型的实验性作品,带宽有限且因为技术尚不成熟称不上好声,但是我觉得能达到那么平坦的响应真的很不简单!


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大概从2018年开始日系大厂Yamaha与Pioneer尝试把自动音场校正应用在二声道领域,其中探取64 bit高精度YPAO处理的Yamaha R-N803获得了EISA 2018-2019年度大奖,它代表的意义是随着数字音频处理电路的进化、探取更高精度的处理能大幅降低数字等化的音质损失,烬管音质与动态难免受到些许影响,但与完全没有数字等化校正频率智应不均衡造成的声音扭曲相比仍是利大于弊。


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次年内建Dirac Live音场校正的NAD M10综合扩大机拿下EISA 2019-2020年度大奖,愈来愈多玩家开始注意到: Dirac连大型落地喇叭与超低音喇叭的“极低频响应”都有能力校正、还能看见在聆听位置各声道的频率响应与瞬时响应曲线,近几年我接触Dirac相关的裂品,我渐渐觉得数字等化对音质的负面影响愈来愈轻微,它能帮玩家有效解决空间响应的诸多问题,让音响系统低频响应的正确性几乎有如“戴着高阶耳机听”一般。 今年又有两部内建Dirac Live的综合放大器Arcam SA30与NAD M33获得EISA 2020-2021年度大奖,大家别误会这个奖很好拿,今年全世界总共只有三部综合放大器获奖、Dirac机种就占了两部,很奇妙的是前者的功放电路为G类放大、后者是D类放大,全都不是传统的AB类,两者有共同的特点是失真很低、信噪比高。


除了家庭影院,Hi-Fi也需要自动音场校正技术

我想现在的玩家已经愈来愈务实:与其相信权威、人云亦云,不如“拿证据给我看”,讲到这里,我认为现在已经很风光的Dirac Live还有改良空间,我希望在实测响应、设定月标曲线、计算Filter并上传放大器之后,再加上“跟进测试”,让玩家能更容易看到Dirac Live校正后“实际的”响应状况,而不是只有比较“原响应”与设好Target Curve的“模拟响应曲线”, 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比高   频段   放大器   家庭影院   愈来愈   音质   声道   喇叭   曲线   电路   频率   大奖   领域   年度   数字   测试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