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美国又出招了,再延长华为90天临时许可,却是另一次的变相施压,限制华为采用美国技术、软件、设备进行芯片生产,有120天的缓冲期。


其实,华为目前的弱点早就被暴露,为何米国1年多前使出“致命锁喉功”?原因有亮点——

1、避免美国供应华为的产业链有太大冲击。


2、米国也观察束手束脚后华为的表现。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今天,华叔就跟一位小伙伴聊了华为的命脉,美国认为华为无法从海外进口美国技术含量高于25%的产品。


目前华为的芯片有多少是可以自主的?


1、华为的海思半导体,从英国剑桥ARM购买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使用许可,使用ARM指令集下的授权架构,开发64位CPU架构。


2、有指令集后,使用购买自美国Synopsis、Cadence和Xilinx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华为就能定制设计自己的CPU内核、加速器、IP组件。


这过程华叔就不再多解释,之前华叔就聊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国内研发一颗芯片到底要多少钱?

华叔Tips:英国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 [1] 。ARM设计了大量高性价比、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3、从德国徕卡购买相机镜头设计IP和控制系统,从美国安森美半导体购买相机自动对焦、图像稳定的硬件解决方案,从日本索尼获取高清视频芯片许可,从美国思华科技买入数字图像处理专利,从美国威讯联合半导体购入射频通信电路专利等等。


为何华为手机拍照进步神速,其实不是买个徕卡认证镜头就能完事,这里花了很多功夫。


4、并将上述所有指令集架构、内核、组件、专利算法,统一集成到麒麟“系统级芯片”中,交给台积电进行流片、封装。


5、台积电芯片封装,还需要依赖荷兰ASML进口的掩码对齐系统,从日本进口的新型Etsu,从德国进口的Siltronic AG等等。

荷兰ASML专门生产光刻机及相关服务,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无疑就只有荷兰ASML能提供。英特尔、三星、海力士、台积电、中芯国际都采用ASML的光刻机等。

通过以上过程,华为麒麟芯片才生产出来,并交给富士康组装到手机、平板等设备上。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台积电拿下了全球一半的封装市场份额,把控的话语权,之前米国的打压最多把25%的产品含美比例,缩减到10%。(台积电到底有强大,可点击:这位世界巨人刚拯救了华为,又遭遇三星穷追猛打、这位中国老板跺跺脚,全球科技公司都会小地震)


米国的最新施压“言下之意”就是,台积电在芯片封装中,采用美国相关技术、设备、知识产权方案,都需要米国的许可。


而且,台积电之前就说不会将工厂搬去米国,但最近也只能低头,米国这招全方面掐脖子真人无路可退。


从目前技术来说,中芯国际只能实现14nm封装工艺量产,台积电今年将推出5nm,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我们真的无计可施?目前我们可能缺技术,却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最多就互相伤害,苹果、高通、特斯拉、波音、思科等美国巨头可能受到反制裁。


大家都知道苹果和中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无论设计、方案、知识产权、原材料、测试、组装等一系列产业链都离不开中国。


特斯拉刚在上海美滋滋的建厂,并在扩建中,产量不断提升,尤其是特斯拉在中国国内销售量一直提升,如果受到制裁无疑被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制裁高通,可能对国产手机厂商伤害挺大的,毕竟小米、OV、一加、realme等在国外销量都不错,如果制裁高通可能伤害极大。


不买波音可以买空客,这个影响不会太大。


其实,这次更多是米国想拿更多的谈判筹码,也并非没谈判余地。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但对于中国半导体供应链来说,这次制裁会加速国产化进程,美国厂商占半导体设备市场约40%份额。


沉积、刻蚀、离子注入、CMP、清洗、检测等关键工艺方面,应用材料、泛林、科天等美国厂商具有领先工艺技术优势和稳定性,经过了长期量产检验,因此短期内难以替代。


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半导体板块发展,包括:中芯国际、睿创微纳、北方华创、华峰测控、沪硅产业、 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澜起科技、圣邦股份、闻泰科技、北京君正、紫光国微等相关企业。


华为基站端核心芯片去 A 化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华为手机端核心芯片去 A 化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之前华叔也写过芯片相关供应链企业和产业链名单——


新材料:

光刻胶产业链|靶材产业链|氮化镓供应链企业名单|石英产业链|PI膜产业链|新宙邦|恩捷股份|璞泰来|


半导体、芯片:

芯片产业链|半导体材料产业链|铜箔产业链|芯片产业链|闻泰科技|中芯国际|圣邦股份|汇顶科技|中微公司|长电科技|北方华创|深康佳A|MLCC产业链|卓胜微|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真空绝热板-赛特新材|


芯片产业链全名单

华为,这次还有招反击吗?


……………………


1、欧洲车市一季度销量遭腰斩,电动汽车销量增57%。今年第一季度,尽管欧洲乘用车整体销量下降了52.9%,但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了57.4%,占该地区汽车注册总量的4.3%。零排放汽车需求激增的原因是欧洲正在施行更严格排放法规。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整体需求下降的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展厅被关闭,汽车销量也因此大幅下降。分析人士表示,在车辆选择方面,经济衰退和消费者信心骤降可能使车主更难接受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三星   华为   波音   特斯拉   光刻   荷兰   欧洲   销量   美国   产业链   半导体   中国   架构   芯片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