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人地位极其特殊,评价极其极端化。

敬他的人,说他是近乎圣人的大儒,以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

恨他的人,说他是卖国贼、刽子手,是腐朽晚晴朝衙的守墓人。

他曾因讨剿农民起义的太平军而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近几年又因严于律己的家训和日记被翻案热捧,争相解读。

有些真爱可能已经猜到小编说的是谁了——

一代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很多人对于曾国藩的印象可能都是扁平的、脸谱化的。小编以前也是如此。

但最近小编用一周的业余时间,仔细拜读了唐浩明版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成为了曾国藩的拥趸。

因为和天才相比,他的成功之路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借鉴和复制的!


《曾国藩》

唐浩明 著

读懂中国式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政商必读!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唐浩明版《曾国藩》,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第一部《血祭》主要写曾国藩的湘军起兵之初的大事小情;

第二部《野焚》还原了湘军战胜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

第三部《黑雨》主要写战后曾国藩的官场生涯。

书中囊括了曾国藩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也有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

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熊猫君看到了曾国藩身上最值得我们借鉴的闪光点!


修身:魔鬼式训练自己,flag一立绝不会倒

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成大事,就要先修身。

而曾国藩正是一个将修身贯彻到极致的人。

他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

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

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他还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制定的规矩贯彻下去

不管是早睡早起,还是读书写字,每一条都坚持做到,绝不偷懒。


曾国藩早年修身十三条

1.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2.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5. 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 谨言:刻刻留心。

7.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9. 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10. 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1.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2. 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13.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读书:用最“笨”的方法,读成最聪明的人

曾国藩的天资并不聪颖。14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前后考了7次。23岁才中秀才,成绩还是倒数第二。

据说,他少时家里进贼,小偷躲在床下想等他睡着之后行窃。没想到曾国藩睡前复习功课,一篇不长的文章怎么也背不下来。

小偷在床下躲了大半夜,终于忍不住,爬出来吼道:“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在床底下都听会了!”说完背了一遍,扬长而去。

虽然“生性愚钝”,但曾国藩并没有放弃读书,仍每天手不释卷。

他曾在训诫儿子的时候说,自己每天不管多忙,都会坚持读史书十页。

他有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虽然读的书很繁杂,但态度却很专一。一本书不读完,就坚决不读下一本。

而且很细致,一定要理解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一句不理解,也坚决不看下一句。

教育:亲自制定计划表,「军训式」治家

曾国藩在教育后代方面很有一套。

他写了大量的家书和家训,正是这些经验之谈,让曾氏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他的弟弟曾国荃是晚清有名的将军、外交大臣、一等伯爵。

儿子曾纪泽是著名的外交大臣。1878年,与俄国谈判夺回我国伊犁等地,1884年与英国抗争,使英国每年多给清政府200多万两关税。

他另一个儿子曾纪鸿是著名的数学家,著有《对数详解》等书,还计算出一百位的圆周率。

曾国藩认为,家业之兴与败,全在勤、敬二字上

他还亲手为儿侄们、女儿媳妇们制定功课内容,男女各有不同,细化到每天的不同时间段。

怕自己离家后孩子们不能按时执行,还“请夫人督促,亲自验工”。定时检查,等自己回家后再做总检。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既勤且健,永不贫贱。”

时至今日,还有无数人研究他的家书家训,从中学到治家良方。


识人:相处之道,贵在知人善用、实心实德

曾国藩善于识人用人。

“晚清四大名臣”中,他为首,另外三位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中李鸿章、左宗棠都是曾国藩的门人。

他单枪匹马自创湘军,靠的就是广揽贤才。

他知道怎样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也知道如何把人才聚集在一起,慢慢培养。

除了才能,曾国藩还特别注重“德”,他认为有德之人才能办大事。

关于如何识人用人,他有一套很完善的理论: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尚在次之。


以实心办事最为重要。实心,就是真心实肠,朴实稳当,这是第一义。


德才兼备最好,二者不可兼得,宁可用才低点而德好的人,决不可用才高德薄之人。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如今研究曾国藩的学者极多,但唐浩明可以称得上“曾国藩研究第一人”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他写的曾国藩是最早、最权威的,研究曾国藩超过30年

他从曾府百年老档中整理出约百万字的曾氏家书,完成了30大册、1千5百万字的曾氏全集,发表了8篇研究曾氏的学术论文。

40岁那年,他兴起了为曾国藩作传的念头。

花费了八年苦功,终于打造出这部讲述曾国藩传奇一生的传世经典《曾国藩》。

作家二月河曾高赞唐浩明的小说“几乎可以当作正史来读”。

唐浩明对此笑说:“正史不敢,可以当作正史的辅助读物吧”。

他所著《曾国藩》以史料为主、杜撰极少,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小说的易读性。

作为了解曾国藩的入门书,再合适不过!

唐浩明与曾国藩不仅“神交已久”,更有着千丝万缕奇妙的联系。

唐浩明老家与曾国藩的家乡相距只有15里地。曾国藩年轻时正是在唐家的私塾读书。后来唐家修族谱,还请曾国藩撰序。

150多年后,唐家后代唐浩明,用了几十年研究曾国藩。又用8年时间,为他编纂全集,铸成120万字的历史长篇《曾国藩》。

一直以来,这版《曾国藩》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解曾国藩最经典、好看、畅销的读本。

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新版修订老版讹误106处,由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

曾国藩:从“笨人”到“完人”,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读完《曾国藩》,小编觉得才算真正认识了这位“千古完人”。

他不仅仅是个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在人际关系中八面玲珑的“人精”。

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他展现出一个传统中国文人近乎典范式的人生选择

他的智慧不只是处事的圆滑和严苛的自律。他涉世极深,但仍然愿意将内心深处的喜乐与困苦、疑惑与领悟、弱点甚至丑恶,向他人、向后代做最真诚的剖露。

我们无法复制天才,但像曾国藩这样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勤勉、韧性和意志力而成就自我一番伟业,对于普通人的借鉴价值才更大。

如果你想了解最贴近真实的曾国藩、想获得最符合中国思维的处世智慧,

那么,一定要读读这套唐浩明版的《曾国藩》!

曾国藩 唐浩明 血祭 野焚 黑雨 曾国藩传 ¥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太平军   大儒   黑雨   家训   湘军   笨人   正史   晚清   实心   英国   家书   完人   后代   功课   儿子   智慧   方法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