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文案写好没人点击、不知道如何激发用户兴趣、用户看完没有转化、不知道如何通过文案影响用户......

这是很多人心底难言的伤,每天写,每天隐隐作痛!

文案不像机械生产加工,不像计算机编程,它没有固定的标准,没什么放之天下皆准的通用模板。

不过,每个领域总会有一些实用的技巧,文案也不例外。好的技巧能够让文案事半功倍,产生不错的效果。

这里,老贼给大家梳理出了一份写文案时可以随时查阅的参考清单。

01、用好你的“第一句话”

约瑟夫·休格曼著作的《文案训练手册》中有一个核心观点:

一则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读者开始阅读文案的第一句话,仅此而已。

那么第一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去阅读第二句话。那第二句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对,让读者阅读第三句话......第八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已经很明显。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神经,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却很有意思,能做好更是了不得,每一句话都是“第一句话”,不是吗?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02、制造悬念

悬疑电影一直是全世界都非常热衷的一种电影类型,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不得不说总是最容易吸引观众眼球,并且丝毫不敢放松。

30岁的人看《名侦探柯南》,都是目不转睛,时刻保持注意力。这就是悬念的力量。

写文案,同样可以一开始制造悬念、塑造反差、形成冲突等等,激发读者好奇心。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多的开头形式了。

比如,一个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表达,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从而引发用户好奇,借此有效的激发用户兴趣。

而且,这种兴趣他去不看,就不爽!



03、与“我”相关

想象一下,你走在一条嘈杂的街道上,别人怎样才能迅速获得你的注意力?

我想,大喊一声你的名字,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即使是在嘈杂的街道上,一旦叫出你的名字,你的注意力就会被迅速吸引。

每个人都更关心与他相关的信息,同理,要想你的文字马上吸引人,“与我相关”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们永远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但是你讲的其他内容可就未必了。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比如很多文案会刻意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或者讲一个与目标人群类似的主角的故事,让读者看着看着就觉得 “这说的不就是说的我吗?” 结果就是高度卷入

还有人会在文案中明确描述对应人群所在的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等等,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这条信息于 “我” 有用。

如 “还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注意了,这篇文章你不能错过!”

04、 逆向思维

熟知的事、你天天都看到的事、你总是在听说的事......总是没多少吸引力,反常才是吸引点。

而所谓逆向思维,就是要打破常态,打破用户熟悉的声音,提出反向的观点。

比如,“年薪30万,我是如何从员工做到被开除的?”,“天天喝水也可能中毒”,“好身材大多都是吃出来的”。

05、锁定精准目标人群

写文案时,不仅卖点容易散,人群也容易散。

文案这事,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对的方式向对的人讲对的话。

很显然,再好的内容,对象错了就容易对牛弹琴。再者,如果针对的人群多了,那也很难讲出大家都觉得对的话。

所以,文案需要锁定精准目标人群,哪怕是说出只有他们听得懂的话也没关系。如果你有很多话要给不同的人说,那就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话来讲。

06、 关联熟悉事物

人类大脑都是会关联记忆的,而且还特别擅长关联记忆。比如我说 “水果”,你脑袋里面可能已经马上出现了几种水果。

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更习惯于用固有的认知去解释和理解新事物。

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相关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性语言让人完全抓不到头脑,而利用对方已经理解的事物,再在这个事物上进行关联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减少认知障碍的一种有效法门。

一个非常好用的文案绝招就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熟知事物,来解释目前还未知事物。

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没有直接说这个未知概念——“智能手机”,而是说“1个大屏iPod +1个手机+ 1个上网浏览器”,一目了然。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大家在写文案的时候,不妨也想想自己要描述的东西和用户熟知的东西有哪些关联,绝对好用。

这种利用对方已有的认知基模这种创作技巧,能够让用户短时间理解各种未知事物、未知产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并产生具象的画面,百试不爽。

07、简单的产品复杂说

当你销售一种非常简单、消费者非常熟悉的产品时,你应该使用一种更为复杂的描述方法。

因为产品本身简单,如果描述也简单,很容易就降低了消费者对于产品价值的感知,担心不值得。

这个时候,你应该选择复杂化的说明,比如更多篇幅的讲产品的理念、产品的精神映射、产品的故事、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产品的产地、产品背后的人物故事、产品的某个技术板块等等。

不仅能让消费者对这个简单产品有更多维度的了解,还有助于打造产品的差异化。更重要的是,在认知上消费者的产品价值感知会更强。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08、用好参照物

人在判断价值、认知事物的时候都喜欢对比,而这个 “对比”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决策。

一个好的参照物,能让用户很快就了解产品核心特点,评估出其价值,这就是参照效应的利用,文案同理。

之前南孚出了一个迷你充电宝,这个充电宝相对于之前充电宝更加小巧轻便,方便携带。为了突出这个卖点,他们就选择了利用参照物。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把充电宝和一个口红进行对比,非常直观形象,看的人都知道了这个迷你充电宝好小啊,竟然和口红差不多大小。

文案利用参照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你要表现的目标项,让用户立马就能获得最简单直观的信息。

这比大量的形容词、数据、理论等都要更加实用。

09、 多用动词、数字和具体名词

这个技巧应该来说是贯穿整个文案的。

动词是最容易让用户在脑海里浮现画面的,名词也是,不过要用具体的名词。但是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词,特别是那种笼统的形容词,很难产生具体画面。

比如我说:“那个女生非常漂亮”。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画面产生?

好吧,我换一种说法,比如说 “那个女生长得超像刘亦菲,简直一个模子出来的” 。

这样相信你的认知就清晰多了,画面也出来了。

不管你觉得刘亦菲不漂亮,这个老贼不讨论。我想说的是当用 “非常”、“漂亮”来形容那个女生的时候,你无法感知漂亮程度,而用 “长得超像刘亦菲” 时,至少你能对那个女生样貌有了具体判断。

另外,用户在具体数字这种名词的接受程度上,远远高于我们用文字性的描述,数字能够带来更清晰具体的描述。

你说 “这个人很高” 和 “这个人有1.95M” ,认知上完全不一样。

10、打造认知缺口

欲要卖米饭,先制造饥饿感。

在文案创作中,你想让用户对你的内容感兴趣。那首先就需要引起他的兴趣。让用户好奇你要说什么,也就会产生继续的欲望。

如果你一句话把什么都说完了,用户也都知道了你将要表达的内容,那然后呢?

估计就是关闭,换下一条了。

用户没了读下去的动力和兴趣,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制造用户不知道却又想要知道的东西,这就是认知缺口。

最好,在告诉用户一个很吸引人的东西或概念时,一步步说出它究竟是什么,慢慢道来。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1、持续保持读者好奇心

有一个让用户在阅读时保持好奇心的简单方式,就是在一个段落结尾,用非常短的句子,诱导他继续读下去。

比如:“请听我往下解释。” 、“下面更精彩”、“我将在结尾解释”。

这样的一些悬念会促使用户下意识地继续阅读,即使是你的文章比较长,这样的技巧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文章多向读者提问。这样可以调动用户思考,和你互动。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2、直接告诉用户利益而非描述产品

如果是一篇产品营销文案,不要过多的描述产品,因为你描述产品特色的时候,更像是站在自己角度在做产品展示。

但用户只对这个产品带来的好处感兴趣,或者他只会为产品利益买单,我们应该在文案中给到用户更加直接的利益表达,让他们直观感受到。

最可怕的是,你说了半天的产品功能和特色,用户却都不知道该用在哪种场景,用完好有啥好处。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3、讲好精彩故事

文案的本质也可以说是沟通,而讲故事是一种很高明的沟通策略。

特别是在这个年代,故事以一种更巧妙地方式吸引眼球,走进用户心智。并且有更大的几率引发用户情绪,促使用户行动。

给大家分享几个在文案中讲故事的注意项:

第一,好故事需要有一定穿透力,能让人有心理起伏,不痛不痒的东西叫事实,那不叫故事。

第二,好故事往往都是情绪诱饵,它更容易激起用户的情绪。怎么做到击中用户情绪呢?还是要真实。

第三,讲故事要多描述细节,充满细节的故事才是好的,才能做到上面说的真实感。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4、复杂的产品简单说

产品本身都很复杂了,消费者很难去理解,你再去更复杂的解释,那不是添乱吗?

要知道,消费者对陌生的东西是天生没有安全感并抵触的,别去制造认知阻碍,这样会造成距离感,没办法吸引兴趣。

对于复杂产品,如果想让消费者快速理解、产生兴趣,就可以选择简单化的说明。比如把复杂的东西高度概括和提炼,或者把复杂的东西场景化、情感化、形象化、人格化、熟悉化。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5、强化喜爱


如果我们完成某个行为后,能得到自己一直喜爱的东西,那我们就更愿意行动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趋利是人最原始的天性。

所以,如果你的文案告诉他,按要求完成某个行为后,刚好就能获得自己一直喜爱的场景、事物或行为,那么你可以去文案强化并放大完成这行为后能获得的“喜爱”,通过趋利心理激发用户向往。

比如法国眼镜品牌Keloptic以梵高自画像、巴黎圣母院等印象派画为背景,制作了一系列有趣的广告,不断强化消费者追求眼镜清晰度的这个喜爱点:

从模糊的印象派到清晰的写实派,就只差一个Keloptic眼镜而已。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16、陈述惊人产品事实

文案大神奥格威的劳斯莱斯汽车广告是他创作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这辆时速60英里的劳斯莱斯里,最大的噪音是它的电子钟。

短短一句话,将产品事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更厉害的,通过陈述一些超常规方法让产品事实得到让人惊叹的展现。消费者能做的就是选择、选择、再选择,没必要选其他了。

美国Texas Armoring防弹玻璃公司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他们的董事长Trent Kimball让员工把自己公司生产的防弹玻璃放在自己面前,然后让员工手持AK-47对着玻璃直接开枪。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在射击几枪之后,他们玻璃上出现了明显的弹孔,但玻璃没有被打穿。之后这支视频迅速走红互联网,人人都知道了他们家防弹玻璃真的能防弹,靠谱。

而文案要做的只是把这样的产品事实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

17、 巧用损失规避心态

人们在面对损失时产生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收益时获得的快乐感。

换句话说,人们对损失更为敏感,更容易产生规避损失的心态。而这也就是机会。

当用户意识到他有损失的风险的时候,更加愿意去了解或者购买你的产品。所以,在我们的产品介绍或者标题中,除了指明利益点,也可以尝试加入损失項。

经济学人当年通过一则广告,幽默地讽刺那些学者因为不看经济学人而到42岁还在考管理培训生。

结果大量用户为了规避这种可怕的损失而去购买了《经济学人》。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我从来都不看经济学人

——42岁的管理培训生

18、抛出诱饵

人好像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对比,又被对比所影响。这句话我以前不信,现在越来越信。

人们对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诱饵项的加入往往能够让消费者有更直观的对比,能够很快就找到那个自己觉得“很合理”的选项,从而做出决策。

比如那个非常经典的《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广告文案:

①电子订阅:59美元。

②纸质订阅:125美元。

③电子和纸质订阅:125美元。

实验人员给100名麻省理工学生提供了上述价格表,询问他们购买的选择。当上面三个选项都在时,学生选择了混合订阅;

而当去掉125美元的纸质订阅选项时,学生选择了最便宜的选项。

这意味着中间选项不是无效的,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对比,他们通过对比会发现混合订阅非常划算,从而刺激他们花更多的钱订阅杂志。


19、给用户找个借口

对于营销文案,帮助用户购买合理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给用户 “ 再想一下” 的借口。

要知道,每个人买东西,都会有一个心理账户,你要别人买你的东西,其实就是要给他一个购买的理由/借口来满足这个账户。

可以先分析目标用户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帐户,或者需要什么样的购买借口,然后为用户找一个“冠冕堂皇”花钱的理由,减少心理矛盾,促成购买。

例如同样一件标价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给自己买可能觉得贵,舍不得买,但如果是送给心爱人的生日礼物,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了。所以这个借口就是送给心爱的人我才买的。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20、强化厌恶

如果做了某件事,会给自己带来厌恶的结果,我们肯定就不会做这件事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所以,如果用户没完成某个行为(比如使用你的产品),会给他带来自己厌恶的某些结果,那么你可以去强化这种“厌恶”,将厌恶制造成恐惧,让他再也不想不去行动,而是迫切的想要完成你想的行为。

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说明如果未完成某个行为,后果会让人厌恶,而且非常严重。等激发了厌恶心理,要适时的推出靠谱的解决方案,让用户感知到它确实可以解决厌恶,而且行动起来非常容易。

比如杜蕾斯的玩法就相当高明。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杜蕾斯推出一个“3个人的儿童节和2个人的儿童节”海报。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21、打消形象顾虑

很多时候,消费者想买某个产品,但是又担心有损失自己的形象,比如贪便宜、懒。

这个时候,需要打消他们购买时的形象顾虑,消除产品带来的负面形象,提高它的正面形象。

之前日本有一个电饭锅品牌,广告是——做饭更快。很多家庭主妇都想买,但是担心买了后婆婆觉得自己懒,损失了自己的形象。

而之后这个电饭锅公司就把广告改成:给家人更健康的饭。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这个时候这些家庭主妇就纷纷交钱购买了,因为这个时候她们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为家人着想的好媳妇。

22、免费也别忘塑造价值

如果你想为某一项服务或产品提供优惠,用来促进转化。如果你想用免费营销的方法,来为产品带来大量的流量。

老贼有一个建议,就是不管优惠还是免费,一定首先要塑造其价值,并且要让用户get到。

越是价格优势明显的产品,越是不要整天大谈价格实惠,相反,我们更要塑造产品的高价值感。

一定不要因为便宜而便宜,消费者对一个东西感兴趣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便宜,而是看到了它的价值。消费者买的不是便宜,更是要划算。


一份文案进阶实用清单


还有,不要轻易用 “免费” 二字,比如:“免费试用扫地机器人”,这样就弱很多。

但是如果这样呢?“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体验原价 1888 元的扫地机器人 ”。

总之,还是开头时说的,每个领域总会有一些实用的技巧,文案也不例外,好的技巧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写出更好的文案,产生不错的效果。

但仍需谨记:文案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什么放之天下皆准的通用模板。

如果说有,那也一定是自己最终磨出来的!

不依赖于灵感、状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写出像样的文字,是文案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也许能帮到他们。

文 | 木木老贼(公众号ID:mumuseo)

关注木木老贼,新媒体营销运营更轻松。这是一个新鲜、有趣、有料、有货的营销运营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文案   进阶   目的   学人   认知   厌恶   清单   选项   事物   损失   消费者   形象   东西   价值   故事   数码   用户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